中外成功人士的奮鬥

Nonfiction, Reference & Language, Education & Teaching, Counseling & Guidance
Cover of the book 中外成功人士的奮鬥 by 史雲, 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史雲 ISBN: 3460000000063
Publisher: 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December 15, 2009
Imprint: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史雲
ISBN: 3460000000063
Publisher: 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December 15, 2009
Imprint:
Language: Chinese

中文名: 馬雲
座右銘:永不放棄

風雲人物:與新浪王志東、搜狐張朝陽、網易丁磊、8848王峻濤被稱為中國IT五大掌門人

馬雲往事

一個頭腦簡單的孩子

馬雲從小就是一個傻孩子。小時候愛打架,打了無數次的架「沒有一次為自己,全是為了朋友」。「義氣,最講義氣」。打得縫過13針,挨過處分。被迫轉學杭州八中。由於家庭出身不好,家庭壓力大,父親脾氣火爆。馬雲在父親拳腳下長大,呆不住家卻特別愛交朋友。

他說:「我大愚若智,其實很笨,腦子這麼小,只能一個一個想問題,你連提三個問題,我就消化不了。」從小,馬雲功課就不好,數學考過1分。只有英語特別好,原因竟然是:「爸爸罵我,我就用英語還口,他聽不懂,挺過癮,就學上了,越學越帶勁。」從13歲起,馬雲就騎著自行車帶著老外滿杭州跑。

從小到大,馬雲不僅沒有上過一流的大學,而且連小學、中學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兩次。數學31分。高考數學21分。高考失敗,弱小的馬雲做起踩三輪車的工作。

直到有一天在金華火車站撿到—本書,路遙的《人生》,這本書改變了這個傻孩子:「我要上大學。」

1984年馬雲幾番辛苦考入杭州師範大學外語系——是專科分數,離本科差5分,但本科沒招滿人,馬雲幸運地上了本科。

到了大學,因為他的英語太好了,總是班上前五名,顯得沒什麼事可做,馬雲就做學生會主席,廣交朋友。

大學畢業後,馬雲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英語。1991年、馬雲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譯社(HOPE,希望的中文譯音)。結果第一個月收入是600元,房租是1500元。

大家動搖的時候,馬雲一個人背著個大麻袋去義烏,賣小禮品,賣鮮花,賣書,賣衣服,賣手電筒。「喏,看見那個大陶狗嗎?當年我就賣過它。」筆者採訪馬雲時,他指了指吧臺上的小玩意兒這麼說。

兩年馬雲就幹成了這件傻事,不僅養活了翻譯社,組織了杭州第一個英語角,而且他是全院課程最多的老師。如今,海博是杭州最大的翻譯社。「我當時認為一定會有需求,應該能成功。」

擔任職務

阿裏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之一、阿裏巴巴集團主席和首席執行官、阿裏巴巴公司主席和非執行董事、軟銀集團董事、中國雅虎董事局主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下工商諮詢委員會會員、杭州師範大學阿裏巴巴商學院院長、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北京華夏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個人履歷

1988年在杭州師範學院(現杭州師範大學)英語專業畢業,此後任教於杭州電子科技大學。1995年,在出訪美國時首次接觸到網際網路,回國後創辦了網站「中國的黃頁」。1997年,加入了中國外經貿部,負責開發其官方站點及中國產品網上交易市場。

1988年-1995年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英文及國際貿易的講師;

1992年,第一次創業,成立海博翻譯社;

1995年-1997年 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資訊發佈網站「中國黃頁」;

1997年-1999年 加盟外經貿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開發外經貿部官方站點及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

1999年,正式辭去公職,創辦阿裏巴巴網站,開拓電子商務應用,尤其是B2B業務。目前,阿裏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網站之一。阿裏巴巴網站成功,使馬雲多次獲邀到全球著名高等學府講學,當中包括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麻省理工大學、哈佛大學等。

創立阿裏巴巴

1999年至今創立阿裏巴巴集團,並迅速成為全球最大B2B電子商務平臺,集團旗下的淘寶網目前已成亞洲最大個人交易網站;

2000 年 10 月,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 2001 年全球 100 位「未來領袖」之一;

2001年 美國亞洲商業協會評選他為2001年度「商業領袖」;

2002年5月,成為日本最大財經雜誌《日經》的封面人物;《日經》雜誌高度評價阿裏巴巴在中日貿易領域裏的貢獻 :阿裏巴巴已達到收支平衡,成為整個互聯網世界的驕傲。自中國加入以來,日本市場逐漸升溫,大量的日本企業將目光投向阿裏巴巴,並對他寄予了濃厚的興趣和希望。

2003年 創立獨立的第三方電子支付平臺,目前在中國市場位居第一。

2004年12月,榮獲十大年度經濟人物獎。

2005年 和當時全球最大門戶網站雅虎戰略合作,兼併其在華所有資產,阿裏巴巴因此成為中國最大互聯網公司。

2006年至今成為央視二套《贏在中國》最有特色,最具影響力的評委,還用雅虎中國和阿裏巴巴為《贏在中國》官方網站提供平臺。為千百萬創業者提供平臺。

2007年8月推出了以網路廣告為贏收專案

的行銷平臺「阿裏媽媽」,阿裏媽媽以支付的低端門檻吸引了大量的中小站長加入。2008年 阿裏巴巴實行廣告三包政策,再次掀起波浪。

2008年3月,馬雲先生獲選巴隆金融週刊2008年度全球30位最佳運行長。

2008年7月,馬雲先生獲得日本第十屆企業家大獎。該獎項過去只頒發給日本國內的企業家。

2008年9月,馬雲先生獲選美國《商業週刊》評出的25位互聯網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他也是唯一上榜的中國企業家。

2008年10月31日,阿裏巴巴有限公司和杭州師範大學合作共建杭州師範大學阿裏巴巴商學院,任董事會董事長。

資訊活躍

馬雲率領他的阿裏巴巴運營團隊彙聚了來自全球22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萬註冊網商,每天提供超過810萬條商業資訊,成為全球國際貿易領域最大、最活躍的網上市場和商人社區。

2010年3月8日,阿裏巴巴旗下1688批發大市場網站正式上線。未來阿裏巴巴中國站將定位於網上採購批發大市場幫助工廠、品牌商、一級批發商引進大量的買家,包括十萬級的淘寶網店掌櫃、百萬級的線下城市實體店主、千萬級的現有批發市場買家,提供一系列交易工具,打造全球最大的批發大市場。

馬雲創立的阿裏巴巴被國內外媒體、矽谷和國外風險投資家譽為與比肩的五大互聯網商務流派代表之一。它的成立推動了中國商業信用的建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為中小企業創造了無限機會,「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創辦淘寶

馬雲創辦的個人拍賣網站淘寶網,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本土化的獨特道路,從2005年第一季度開始成為亞洲最大的個人拍賣網站。

馬雲是中國大陸第一位登上美國權威財經雜誌《福布斯》封面的企業家

2003年,淘寶網誕生。

這一年在中國歷史上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非典帶來的陰影持續不散,對於很多企業來說,這是最為艱難的時刻。但令人驚喜的是:中國這個龐大的經濟實體,已經具有了強大的抗擊打能力。

國家統計局的資料說,經過了三個月左右的蟄伏期後,中國的投資和消費兩個驅動軸心均有良好的復蘇——體現在實體經濟上,也就是後來被人稱為「宏觀經濟增速不減,而被壓縮的消費欲望持續上升」——對於依賴國內消費和出口貿易雙向拉動的中小企業而言,中國經濟經過20年的積澱開始緩慢發力。

後來的很多宏觀經濟資料證實,這一年非但沒有成為中國經濟面臨嚴重壓力的一年,相反,這是中國新一輪經濟騰飛的沸騰歲月。

2004年,淘寶網在競爭對手的封鎖下獲得突破性增長。

誰也沒有料到,作為新生事物的淘寶網出奇制勝——沒和ebay易趣爭搶既有的存量市場,而是收割瘋狂生長的增量市場;僅僅通過1年時間,這家「倒過來看世界」的互聯網公司,就成了中國網路購物市場的領軍企業。觀察者將之定義為,「本土智慧與美國思維交鋒,極其耐人尋味」。

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幾乎沒有人意識到,位於浙江的淘寶網和位於上海的eBay易趣或者是位於北京的8848等電子商務企業之間,至少有一點脈絡完全不同——淘寶網選擇的業務拓展中心是江浙一帶,這裏中小企業密集,產品的成本壓力和銷售壓力巨大——而電子商務這種新生事物恰到好處的滿足了它的需求。

2005年,淘寶網超越eBay易趣,並且開始把競爭對手們遠遠拋在身後。

這一年的8月,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一個資料,是年7月份的消費增長率為12.7%。中國的消費增長率已經連續16個月增長速度超過12%。在當時很少有人意識到,這個數字的出現意味著什麼。三年之後的2008年,原國家統計局的一位副局長如此形容,「現在看來,中國正式進入消費驅動型經濟架構就是從這個時間點正式得到確立——它意味著中國的消費存在著脫離投資週期而走出獨立向上的穩定增長週期,其結果必然是中國的消費率存在快速提高的可能,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驅動力量將逐漸提高。」

2006年,淘寶網成為亞洲最大購物網站,同年,中國線民突破1億。

就在這一年,淘寶網第一次在中國實現了一個可能——互聯網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應用工具存在,它將最終構成生活的基本要素。

很多都市中的白領,中午、傍晚下班後已經不再去周邊的商廈逛街購物,而是習慣上網「逛街」。調查資料顯示,每天有近900萬人上淘寶網「逛街」。據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的調查,像沃爾瑪、家樂福這種大型大賣場,一個門店一天的平均客流量低於1.5萬人。這意味著,淘寶網一天的客流量相當於近600家沃爾瑪的客流量。同時,人們相信並樂意在網上購買日常生活用品,這些商品已經占到網購總量的30%。越來越多線民通過網路購買服裝、居家日用品、食品保健品、母嬰用品和家用電器。

2007年,淘寶網不再是一家簡單的拍賣網站,而是亞洲最大的網路零售商圈。

這一年,淘寶網全年成交額突破400億,這400多億不是C2C創造的,也不是B2C創造的,而是由很多種零售業態組成在一起創造出來的。就像北京最著名的商圈——王府井,它是由百貨公司、專賣店、雜貨鋪甚至包括地攤等多種零售業態組成的。只有清楚了這一點,你才能理解,為什麼任何一家做C2C或者B2C的網站,都沒有淘寶網這樣的發展速度。

2008年,在一個商務研討會上,一個專家如此說,「如果要定義淘寶網的成功道路的話,那麼只可能是這麼一句話:它終於將一個商業工具轉變為一個生活工具。」

有人如此形容,如果說淘寶網的發展是借助了互聯網的飛速應用和個人消費的強勢興起的話,那麼它的未來只有集中在這樣一個脈絡之中:在個人消費帶動的個人意識回歸前提下,它的每一個拓展步伐都必須立足於「人」這個要素。

這顯然就是淘寶網在從事的工作----在馬雲的每一次公開發言中,他都會強調「網商」這麼一個由淘寶網和阿裏巴巴帶起來的名詞。這麼一群通過互聯網這個便利平臺實現個人抱負的人,終有一天會成為這個社會的商業因數,而在他們的推動下,中國商業社會的重新建構才能夠真正做到讓每一個有夢想的人實現自我價值。

只要你肯動手,隨時都可以在淘寶網上開一家小店。你也不用擔心賠本了怎麼辦,因為開始時幾乎是零成本——目前已經有超過30萬人在淘寶網上成功實現了這個夢想,他們僅僅依靠在淘寶網上開店經營獲得的收入,就足夠過上體面的生活了,這一群體將會像滾雪球一樣壯大。

支付寶事件

2011年6月14日,馬雲緊急召開發佈會,回應稱其轉移股權的決定「不完美」但「正確」。在發佈會上,支付寶CFO(首席財務官)井賢棟稱,將外資股權轉移為「內資」,源於央行的相關要求。馬雲現場反問說,在面臨提交申請支付牌照的情況下,「我能怎麼辦?」

央行要求不存在外資成分

馬雲首先指派支付寶CFO井賢棟介紹支付寶股權轉移的政策背景。

井賢棟稱,2009年4月,央行即要求第三方支付企業備案,支付寶從備案要求中研判出,外資支付企業可能會有麻煩,因此於6月將支付寶70%的所有權轉入內資企業。央行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簡稱二號令)於2010年6月出臺後,支付寶方於8月將剩餘30%所有權全部轉入上述內資企業。

井賢棟稱,雖然二號令中稱外資參與的支付企業另行規定,但「我們非常嚴謹地研究了這份檔,理解到這個外資的另行規定可能會遙遙無期,二號令2005年就有徵求意見稿,差不多五年多才出臺。如果支付寶不能第一批拿到牌照的話,對阿裏巴巴集團價值影響是巨大的。」

井賢棟披露,2011年一季度,央行專門給支付寶發函,要求說明是否存在外資成分和協定控制情況,並書面承諾不存在外資和協定控制情況;而在支付牌照發佈後,央行也曾多次要求支付企業說明股權情況。馬雲亦表示,曾多次與央行溝通,詢問外資是否可以參與支付企業;央行的回復則是不宜進入,如果要進入,就要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稱轉讓不完美但正確

馬雲則針對「董事會是否同意支付寶控制權轉移」這一問題在媒體問答環節多次作出回應。據馬雲表示,阿裏巴巴董事會四名成員楊致遠、孫正義、蔡崇信和他本人在三年前即開始討論支付寶控制權問題。他披露,2008年楊致遠就提到,關於支付寶要早點處理。它每天都在虧損,如果淘寶不需要就關掉它;所以那時他全力支持支付寶獲得牌照。孫正義則對支付寶不感興趣,在每次提到支付寶時都說,我一分鐘後就要走了。

馬雲稱,在這種情況下,董事會在2009年7月24日形成紀要:授權管理層採取措施獲取支付牌照。這方面並沒有正式的董事會決議,「五年來我們都是董事會紀要。成立淘寶也是我跟孫正義的君子協定。成立支付寶、阿裏雲,都是紀要」。

但在具體轉移過程中是否得到董事會許可,馬雲承認:「做出(控制權轉讓)協議的事雅虎董事和軟銀董事都知道。不是說他們不知道,而是沒有達成協定。在沒有達成協定的情況下,第二天就要遞交(支付牌照申請)報告了,我能怎麼辦?」

在評價自己做出的這一決定引起的爭議時,馬雲表示,當董事會、大股東不同意時,他作為CEO必須考慮到國家法律、用戶和阿裏的2.2萬名員工。儘管這個決定不完美,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它是正確的。」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中文名: 馬雲
座右銘:永不放棄

風雲人物:與新浪王志東、搜狐張朝陽、網易丁磊、8848王峻濤被稱為中國IT五大掌門人

馬雲往事

一個頭腦簡單的孩子

馬雲從小就是一個傻孩子。小時候愛打架,打了無數次的架「沒有一次為自己,全是為了朋友」。「義氣,最講義氣」。打得縫過13針,挨過處分。被迫轉學杭州八中。由於家庭出身不好,家庭壓力大,父親脾氣火爆。馬雲在父親拳腳下長大,呆不住家卻特別愛交朋友。

他說:「我大愚若智,其實很笨,腦子這麼小,只能一個一個想問題,你連提三個問題,我就消化不了。」從小,馬雲功課就不好,數學考過1分。只有英語特別好,原因竟然是:「爸爸罵我,我就用英語還口,他聽不懂,挺過癮,就學上了,越學越帶勁。」從13歲起,馬雲就騎著自行車帶著老外滿杭州跑。

從小到大,馬雲不僅沒有上過一流的大學,而且連小學、中學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兩次。數學31分。高考數學21分。高考失敗,弱小的馬雲做起踩三輪車的工作。

直到有一天在金華火車站撿到—本書,路遙的《人生》,這本書改變了這個傻孩子:「我要上大學。」

1984年馬雲幾番辛苦考入杭州師範大學外語系——是專科分數,離本科差5分,但本科沒招滿人,馬雲幸運地上了本科。

到了大學,因為他的英語太好了,總是班上前五名,顯得沒什麼事可做,馬雲就做學生會主席,廣交朋友。

大學畢業後,馬雲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英語。1991年、馬雲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譯社(HOPE,希望的中文譯音)。結果第一個月收入是600元,房租是1500元。

大家動搖的時候,馬雲一個人背著個大麻袋去義烏,賣小禮品,賣鮮花,賣書,賣衣服,賣手電筒。「喏,看見那個大陶狗嗎?當年我就賣過它。」筆者採訪馬雲時,他指了指吧臺上的小玩意兒這麼說。

兩年馬雲就幹成了這件傻事,不僅養活了翻譯社,組織了杭州第一個英語角,而且他是全院課程最多的老師。如今,海博是杭州最大的翻譯社。「我當時認為一定會有需求,應該能成功。」

擔任職務

阿裏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之一、阿裏巴巴集團主席和首席執行官、阿裏巴巴公司主席和非執行董事、軟銀集團董事、中國雅虎董事局主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下工商諮詢委員會會員、杭州師範大學阿裏巴巴商學院院長、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北京華夏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個人履歷

1988年在杭州師範學院(現杭州師範大學)英語專業畢業,此後任教於杭州電子科技大學。1995年,在出訪美國時首次接觸到網際網路,回國後創辦了網站「中國的黃頁」。1997年,加入了中國外經貿部,負責開發其官方站點及中國產品網上交易市場。

1988年-1995年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英文及國際貿易的講師;

1992年,第一次創業,成立海博翻譯社;

1995年-1997年 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資訊發佈網站「中國黃頁」;

1997年-1999年 加盟外經貿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開發外經貿部官方站點及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

1999年,正式辭去公職,創辦阿裏巴巴網站,開拓電子商務應用,尤其是B2B業務。目前,阿裏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網站之一。阿裏巴巴網站成功,使馬雲多次獲邀到全球著名高等學府講學,當中包括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麻省理工大學、哈佛大學等。

創立阿裏巴巴

1999年至今創立阿裏巴巴集團,並迅速成為全球最大B2B電子商務平臺,集團旗下的淘寶網目前已成亞洲最大個人交易網站;

2000 年 10 月,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 2001 年全球 100 位「未來領袖」之一;

2001年 美國亞洲商業協會評選他為2001年度「商業領袖」;

2002年5月,成為日本最大財經雜誌《日經》的封面人物;《日經》雜誌高度評價阿裏巴巴在中日貿易領域裏的貢獻 :阿裏巴巴已達到收支平衡,成為整個互聯網世界的驕傲。自中國加入以來,日本市場逐漸升溫,大量的日本企業將目光投向阿裏巴巴,並對他寄予了濃厚的興趣和希望。

2003年 創立獨立的第三方電子支付平臺,目前在中國市場位居第一。

2004年12月,榮獲十大年度經濟人物獎。

2005年 和當時全球最大門戶網站雅虎戰略合作,兼併其在華所有資產,阿裏巴巴因此成為中國最大互聯網公司。

2006年至今成為央視二套《贏在中國》最有特色,最具影響力的評委,還用雅虎中國和阿裏巴巴為《贏在中國》官方網站提供平臺。為千百萬創業者提供平臺。

2007年8月推出了以網路廣告為贏收專案

的行銷平臺「阿裏媽媽」,阿裏媽媽以支付的低端門檻吸引了大量的中小站長加入。2008年 阿裏巴巴實行廣告三包政策,再次掀起波浪。

2008年3月,馬雲先生獲選巴隆金融週刊2008年度全球30位最佳運行長。

2008年7月,馬雲先生獲得日本第十屆企業家大獎。該獎項過去只頒發給日本國內的企業家。

2008年9月,馬雲先生獲選美國《商業週刊》評出的25位互聯網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他也是唯一上榜的中國企業家。

2008年10月31日,阿裏巴巴有限公司和杭州師範大學合作共建杭州師範大學阿裏巴巴商學院,任董事會董事長。

資訊活躍

馬雲率領他的阿裏巴巴運營團隊彙聚了來自全球22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萬註冊網商,每天提供超過810萬條商業資訊,成為全球國際貿易領域最大、最活躍的網上市場和商人社區。

2010年3月8日,阿裏巴巴旗下1688批發大市場網站正式上線。未來阿裏巴巴中國站將定位於網上採購批發大市場幫助工廠、品牌商、一級批發商引進大量的買家,包括十萬級的淘寶網店掌櫃、百萬級的線下城市實體店主、千萬級的現有批發市場買家,提供一系列交易工具,打造全球最大的批發大市場。

馬雲創立的阿裏巴巴被國內外媒體、矽谷和國外風險投資家譽為與比肩的五大互聯網商務流派代表之一。它的成立推動了中國商業信用的建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為中小企業創造了無限機會,「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創辦淘寶

馬雲創辦的個人拍賣網站淘寶網,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本土化的獨特道路,從2005年第一季度開始成為亞洲最大的個人拍賣網站。

馬雲是中國大陸第一位登上美國權威財經雜誌《福布斯》封面的企業家

2003年,淘寶網誕生。

這一年在中國歷史上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非典帶來的陰影持續不散,對於很多企業來說,這是最為艱難的時刻。但令人驚喜的是:中國這個龐大的經濟實體,已經具有了強大的抗擊打能力。

國家統計局的資料說,經過了三個月左右的蟄伏期後,中國的投資和消費兩個驅動軸心均有良好的復蘇——體現在實體經濟上,也就是後來被人稱為「宏觀經濟增速不減,而被壓縮的消費欲望持續上升」——對於依賴國內消費和出口貿易雙向拉動的中小企業而言,中國經濟經過20年的積澱開始緩慢發力。

後來的很多宏觀經濟資料證實,這一年非但沒有成為中國經濟面臨嚴重壓力的一年,相反,這是中國新一輪經濟騰飛的沸騰歲月。

2004年,淘寶網在競爭對手的封鎖下獲得突破性增長。

誰也沒有料到,作為新生事物的淘寶網出奇制勝——沒和ebay易趣爭搶既有的存量市場,而是收割瘋狂生長的增量市場;僅僅通過1年時間,這家「倒過來看世界」的互聯網公司,就成了中國網路購物市場的領軍企業。觀察者將之定義為,「本土智慧與美國思維交鋒,極其耐人尋味」。

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幾乎沒有人意識到,位於浙江的淘寶網和位於上海的eBay易趣或者是位於北京的8848等電子商務企業之間,至少有一點脈絡完全不同——淘寶網選擇的業務拓展中心是江浙一帶,這裏中小企業密集,產品的成本壓力和銷售壓力巨大——而電子商務這種新生事物恰到好處的滿足了它的需求。

2005年,淘寶網超越eBay易趣,並且開始把競爭對手們遠遠拋在身後。

這一年的8月,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一個資料,是年7月份的消費增長率為12.7%。中國的消費增長率已經連續16個月增長速度超過12%。在當時很少有人意識到,這個數字的出現意味著什麼。三年之後的2008年,原國家統計局的一位副局長如此形容,「現在看來,中國正式進入消費驅動型經濟架構就是從這個時間點正式得到確立——它意味著中國的消費存在著脫離投資週期而走出獨立向上的穩定增長週期,其結果必然是中國的消費率存在快速提高的可能,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驅動力量將逐漸提高。」

2006年,淘寶網成為亞洲最大購物網站,同年,中國線民突破1億。

就在這一年,淘寶網第一次在中國實現了一個可能——互聯網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應用工具存在,它將最終構成生活的基本要素。

很多都市中的白領,中午、傍晚下班後已經不再去周邊的商廈逛街購物,而是習慣上網「逛街」。調查資料顯示,每天有近900萬人上淘寶網「逛街」。據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的調查,像沃爾瑪、家樂福這種大型大賣場,一個門店一天的平均客流量低於1.5萬人。這意味著,淘寶網一天的客流量相當於近600家沃爾瑪的客流量。同時,人們相信並樂意在網上購買日常生活用品,這些商品已經占到網購總量的30%。越來越多線民通過網路購買服裝、居家日用品、食品保健品、母嬰用品和家用電器。

2007年,淘寶網不再是一家簡單的拍賣網站,而是亞洲最大的網路零售商圈。

這一年,淘寶網全年成交額突破400億,這400多億不是C2C創造的,也不是B2C創造的,而是由很多種零售業態組成在一起創造出來的。就像北京最著名的商圈——王府井,它是由百貨公司、專賣店、雜貨鋪甚至包括地攤等多種零售業態組成的。只有清楚了這一點,你才能理解,為什麼任何一家做C2C或者B2C的網站,都沒有淘寶網這樣的發展速度。

2008年,在一個商務研討會上,一個專家如此說,「如果要定義淘寶網的成功道路的話,那麼只可能是這麼一句話:它終於將一個商業工具轉變為一個生活工具。」

有人如此形容,如果說淘寶網的發展是借助了互聯網的飛速應用和個人消費的強勢興起的話,那麼它的未來只有集中在這樣一個脈絡之中:在個人消費帶動的個人意識回歸前提下,它的每一個拓展步伐都必須立足於「人」這個要素。

這顯然就是淘寶網在從事的工作----在馬雲的每一次公開發言中,他都會強調「網商」這麼一個由淘寶網和阿裏巴巴帶起來的名詞。這麼一群通過互聯網這個便利平臺實現個人抱負的人,終有一天會成為這個社會的商業因數,而在他們的推動下,中國商業社會的重新建構才能夠真正做到讓每一個有夢想的人實現自我價值。

只要你肯動手,隨時都可以在淘寶網上開一家小店。你也不用擔心賠本了怎麼辦,因為開始時幾乎是零成本——目前已經有超過30萬人在淘寶網上成功實現了這個夢想,他們僅僅依靠在淘寶網上開店經營獲得的收入,就足夠過上體面的生活了,這一群體將會像滾雪球一樣壯大。

支付寶事件

2011年6月14日,馬雲緊急召開發佈會,回應稱其轉移股權的決定「不完美」但「正確」。在發佈會上,支付寶CFO(首席財務官)井賢棟稱,將外資股權轉移為「內資」,源於央行的相關要求。馬雲現場反問說,在面臨提交申請支付牌照的情況下,「我能怎麼辦?」

央行要求不存在外資成分

馬雲首先指派支付寶CFO井賢棟介紹支付寶股權轉移的政策背景。

井賢棟稱,2009年4月,央行即要求第三方支付企業備案,支付寶從備案要求中研判出,外資支付企業可能會有麻煩,因此於6月將支付寶70%的所有權轉入內資企業。央行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簡稱二號令)於2010年6月出臺後,支付寶方於8月將剩餘30%所有權全部轉入上述內資企業。

井賢棟稱,雖然二號令中稱外資參與的支付企業另行規定,但「我們非常嚴謹地研究了這份檔,理解到這個外資的另行規定可能會遙遙無期,二號令2005年就有徵求意見稿,差不多五年多才出臺。如果支付寶不能第一批拿到牌照的話,對阿裏巴巴集團價值影響是巨大的。」

井賢棟披露,2011年一季度,央行專門給支付寶發函,要求說明是否存在外資成分和協定控制情況,並書面承諾不存在外資和協定控制情況;而在支付牌照發佈後,央行也曾多次要求支付企業說明股權情況。馬雲亦表示,曾多次與央行溝通,詢問外資是否可以參與支付企業;央行的回復則是不宜進入,如果要進入,就要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稱轉讓不完美但正確

馬雲則針對「董事會是否同意支付寶控制權轉移」這一問題在媒體問答環節多次作出回應。據馬雲表示,阿裏巴巴董事會四名成員楊致遠、孫正義、蔡崇信和他本人在三年前即開始討論支付寶控制權問題。他披露,2008年楊致遠就提到,關於支付寶要早點處理。它每天都在虧損,如果淘寶不需要就關掉它;所以那時他全力支持支付寶獲得牌照。孫正義則對支付寶不感興趣,在每次提到支付寶時都說,我一分鐘後就要走了。

馬雲稱,在這種情況下,董事會在2009年7月24日形成紀要:授權管理層採取措施獲取支付牌照。這方面並沒有正式的董事會決議,「五年來我們都是董事會紀要。成立淘寶也是我跟孫正義的君子協定。成立支付寶、阿裏雲,都是紀要」。

但在具體轉移過程中是否得到董事會許可,馬雲承認:「做出(控制權轉讓)協議的事雅虎董事和軟銀董事都知道。不是說他們不知道,而是沒有達成協定。在沒有達成協定的情況下,第二天就要遞交(支付牌照申請)報告了,我能怎麼辦?」

在評價自己做出的這一決定引起的爭議時,馬雲表示,當董事會、大股東不同意時,他作為CEO必須考慮到國家法律、用戶和阿裏的2.2萬名員工。儘管這個決定不完美,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它是正確的。」

More books from Counseling & Guidance

Cover of the book 20 Disciplinary Strategies for Working With Challenging Students by 史雲
Cover of the book At-Risk Students by 史雲
Cover of the book Con amor se enseña mejor by 史雲
Cover of the book The Creative Problem Solver by 史雲
Cover of the book La función de tutoría by 史雲
Cover of the book 人生勝利組的五十個細節 by 史雲
Cover of the book Adolescents at School by 史雲
Cover of the book Beyond Behavior Management by 史雲
Cover of the book Comprendere la volontà di Dio by 史雲
Cover of the book Howard B. Wigglebottom Learns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is Bad by 史雲
Cover of the book Vivre une garde partagée by 史雲
Cover of the book 三十歲的人生計劃書 by 史雲
Cover of the book Surviving Girlhood by 史雲
Cover of the book The Best Book On Investment Management Careers by 史雲
Cover of the book Other Ways to Win by 史雲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