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親子天下 | ISBN: | 6930000000061 |
Publisher: | 親子天下 | Publication: | October 1, 2014 |
Imprint: | 親子天下雜誌 | Language: | Chinese |
Author: | 親子天下 |
ISBN: | 6930000000061 |
Publisher: | 親子天下 |
Publication: | October 1, 2014 |
Imprint: | 親子天下雜誌 |
Language: | Chinese |
教養現場
學習習慣
父母給孩子的第一根釣竿
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因能力與發展的不同,需要的是不同的引導,要建立正向、自律的學習能力,父母可以從四個基本要訣先建立觀念,給孩子正確的環境和安排,求學路就會走得更順利。
文∣蘇岱崙 攝影∣張緯宇 插畫∣九子
小偉讀國中時,家庭遭逢變故,由姑姑照顧兄妹兩人。兄妹兩人正值青春期,加上家庭的變化,行為、學習上都出現許多問題。社工介入輔導後,小偉每週定期參加社福團體舉辦的活動,透過活動設計,他逐漸養成了規律、守時等態度,帶領團體的社工大哥哥、大姊姊也彌補了家庭中缺乏的正向大人角色,讓他有了學習的模範。
生活穩定後,小偉的人際、課業都有明顯進步,國中畢業也順利考上了公立高中。
聯合勸募協會服務發展與協作部主任李仰欽指出,聯勸從多年來協助弱勢家庭兒少的經驗中觀察到,影響孩子能否自立的關鍵,在於多元學習能力的養成,而這是弱勢家庭比一般家庭更難提供的資源。若是能有方法教會孩子多元學習的路徑,也就是學會「釣魚的方法」,孩子就能翻轉改變人生。
孩子在學校裡學習,在家庭裡養成習慣。「孩子出現學習問題,通常原因有三。若非學習障礙、環境刺激不足,就是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台北市葫蘆國小特教老師張依婷觀察。
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方法,是家長能給孩子的第一根釣竿。在能力比學歷重要的時代裡,擁有自主終身學習能力,更是關鍵。
今年出版的《學習習慣》(The Learning Habit,暫譯)一書引用數據指出,在美國,有近半數大學生畢不了業,原因是缺乏自信、讀書方法和學習習慣。因此,無法獨立面對大學裡的課業壓力和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該書作者群來自美國的兒童心理學界,執行了一項為期三年、大型的「學習習慣」研究計畫,共調查了五萬個美國中、小學生家庭。研究發現,在學業、情緒和社交層面比較成功的孩子,通常和在家中有培養好習慣有關,例如:準時上床睡覺、均衡的學業與課外活動時間安排等。
六歲起是培養學習習慣黃金期
孩子上小學後,進入正式學習階段,六歲起,就是培養學習習慣的黃金期。雖然坊間有不少探討學習方法的實用書刊,在大型書店裡可以排滿一整個書櫃,不過,多數書籍針對高中以上的成年人。對於小學生的學習方法,探討者卻相對較少。要帶領孩子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得先從認識孩子的學習發展歷程開始。
學齡前的孩子喜歡重複,不怕厭煩,是建立好習慣的關鍵。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柯華葳指出,學齡前孩子的認知發展是單一向度,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於有興趣的事,可以一再重複、毫不厭煩,且很有樂趣。柯華葳說,透過重複操作,可以學好語言,也是建立基本生活習慣的最佳時機。
六歲以後,開始有連結不同情境的能力,進入學科學習的關鍵時期。到了小學階段,孩子的思維發展演進為兩個向度,孩子開始可以連結兩種不同情境的意義,例如從「原有兩顆蘋果、再給你三顆蘋果」當中學會加法的概念,「這是學習正式符號(如文字、數學符號等)、學科語言的關鍵階段,」柯華葳指出。
小學高年級以後的青少年階段,孩子開始有多於兩面向以上的思考,有抽象思考能力,會質疑、批判,受到非知識性因素影響,這時的學習歷程更為複雜。
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對於學習的觀念也不同。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顧問許守仁指出,小學低年級孩子會將努力、學習成績等同於能力,認為只要努力就會聰明、有好成績,但不會對考試失敗感到羞愧。
到了二、三年級左右,後設認知能力逐漸發展,孩子可以評估、檢視自己的行為、努力是否達到效果。這個階段,就可以開始教孩子學習的策略、方法,例如:可以用拆部件方法來認字、透過多寫而熟練等。
而從四、五年級開始,對學習的觀念、動機逐漸開始分化,開始相信努力不等於能力、也無法彌補智力的差距。若此時孩子對於學習成效不佳做出負面歸因,例如「學不會、考不好是因為比別人笨」,就很容易放棄努力,或是不願挑戰較困難的目標。
若孩子面對失敗時出現負面解讀,許守仁建議,此時大人可以引導孩子「其實是方法用錯」,協助他調整策略、方法,達成目標。
教養現場
學習習慣
父母給孩子的第一根釣竿
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因能力與發展的不同,需要的是不同的引導,要建立正向、自律的學習能力,父母可以從四個基本要訣先建立觀念,給孩子正確的環境和安排,求學路就會走得更順利。
文∣蘇岱崙 攝影∣張緯宇 插畫∣九子
小偉讀國中時,家庭遭逢變故,由姑姑照顧兄妹兩人。兄妹兩人正值青春期,加上家庭的變化,行為、學習上都出現許多問題。社工介入輔導後,小偉每週定期參加社福團體舉辦的活動,透過活動設計,他逐漸養成了規律、守時等態度,帶領團體的社工大哥哥、大姊姊也彌補了家庭中缺乏的正向大人角色,讓他有了學習的模範。
生活穩定後,小偉的人際、課業都有明顯進步,國中畢業也順利考上了公立高中。
聯合勸募協會服務發展與協作部主任李仰欽指出,聯勸從多年來協助弱勢家庭兒少的經驗中觀察到,影響孩子能否自立的關鍵,在於多元學習能力的養成,而這是弱勢家庭比一般家庭更難提供的資源。若是能有方法教會孩子多元學習的路徑,也就是學會「釣魚的方法」,孩子就能翻轉改變人生。
孩子在學校裡學習,在家庭裡養成習慣。「孩子出現學習問題,通常原因有三。若非學習障礙、環境刺激不足,就是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台北市葫蘆國小特教老師張依婷觀察。
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方法,是家長能給孩子的第一根釣竿。在能力比學歷重要的時代裡,擁有自主終身學習能力,更是關鍵。
今年出版的《學習習慣》(The Learning Habit,暫譯)一書引用數據指出,在美國,有近半數大學生畢不了業,原因是缺乏自信、讀書方法和學習習慣。因此,無法獨立面對大學裡的課業壓力和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該書作者群來自美國的兒童心理學界,執行了一項為期三年、大型的「學習習慣」研究計畫,共調查了五萬個美國中、小學生家庭。研究發現,在學業、情緒和社交層面比較成功的孩子,通常和在家中有培養好習慣有關,例如:準時上床睡覺、均衡的學業與課外活動時間安排等。
六歲起是培養學習習慣黃金期
孩子上小學後,進入正式學習階段,六歲起,就是培養學習習慣的黃金期。雖然坊間有不少探討學習方法的實用書刊,在大型書店裡可以排滿一整個書櫃,不過,多數書籍針對高中以上的成年人。對於小學生的學習方法,探討者卻相對較少。要帶領孩子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得先從認識孩子的學習發展歷程開始。
學齡前的孩子喜歡重複,不怕厭煩,是建立好習慣的關鍵。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柯華葳指出,學齡前孩子的認知發展是單一向度,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於有興趣的事,可以一再重複、毫不厭煩,且很有樂趣。柯華葳說,透過重複操作,可以學好語言,也是建立基本生活習慣的最佳時機。
六歲以後,開始有連結不同情境的能力,進入學科學習的關鍵時期。到了小學階段,孩子的思維發展演進為兩個向度,孩子開始可以連結兩種不同情境的意義,例如從「原有兩顆蘋果、再給你三顆蘋果」當中學會加法的概念,「這是學習正式符號(如文字、數學符號等)、學科語言的關鍵階段,」柯華葳指出。
小學高年級以後的青少年階段,孩子開始有多於兩面向以上的思考,有抽象思考能力,會質疑、批判,受到非知識性因素影響,這時的學習歷程更為複雜。
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對於學習的觀念也不同。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顧問許守仁指出,小學低年級孩子會將努力、學習成績等同於能力,認為只要努力就會聰明、有好成績,但不會對考試失敗感到羞愧。
到了二、三年級左右,後設認知能力逐漸發展,孩子可以評估、檢視自己的行為、努力是否達到效果。這個階段,就可以開始教孩子學習的策略、方法,例如:可以用拆部件方法來認字、透過多寫而熟練等。
而從四、五年級開始,對學習的觀念、動機逐漸開始分化,開始相信努力不等於能力、也無法彌補智力的差距。若此時孩子對於學習成效不佳做出負面歸因,例如「學不會、考不好是因為比別人笨」,就很容易放棄努力,或是不願挑戰較困難的目標。
若孩子面對失敗時出現負面解讀,許守仁建議,此時大人可以引導孩子「其實是方法用錯」,協助他調整策略、方法,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