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 ISBN: | 6961813239172 |
Publisher: |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Publication: | March 1, 2019 |
Imprint: | 經理人月刊 | Language: | Chinese |
Author: |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
ISBN: | 6961813239172 |
Publisher: |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Publication: | March 1, 2019 |
Imprint: | 經理人月刊 |
Language: | Chinese |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文長慎入?! 這些年來,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發文者特別註明「文長慎入」這個詞時,有時候會讓我聯想到「內有惡犬」,彷彿是在提醒,長長的文字是駭人的、浪費人時間的,所以預先給個溫馨提醒,讀者自負後果。 長文,真的那麼可怕嗎?在這個分心的時代裡,答案恐怕是肯定的。在手機與Facebook日復一日的訓練之下,我們閱讀的時限早已變成以「彈指」為單位計算,就在手指一滑、滑鼠一點的瞬間,如果沒有一個哏、一個圖、一張照片、一段影片……,也就是一個視覺的落點,讀者的眼球立刻就無情地移開。 就算你還維持著閱讀書、報、雜誌的「古典行為」,你或許不怕長文,但是你大概也很久都讀不完,時時刻刻都會被手機或網路打斷,也許一中斷閱讀,就回不去了。 我無意在此探討人們到底為什麼愈來愈少閱讀、特別是閱讀長文。我反而是在想,如果不管長文、短文的目的,都是在傳遞思想,那麼面對這個「圖勝於文」的現實,是不是有更好的思想傳遞方式,能夠抓住讀者的目光。 2018年,《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做了改版,希望讓這本有百年歷史的媒體品牌,能夠從網站、紙本到App,都有嶄新、一致、有時代感的面貌。 在〈如何重新設計一份175歲的報紙〉(How to redesign a 175-year-old newspaper)這篇文章裡,《經濟學人》圖像主管菲爾‧肯尼(Phil Kenny)提到,他們在網站新增了一個資料欄目「Graphic detail」,希望持續創造優質的視覺化資料主題,甚至沿用到雜誌上。「《經濟學人》一直都有用資料說故事的傳統。但是文字一度戰勝了圖像。……如今它們(圖像)又回來了。」 隨著人們的注意力愈來愈難集中,各式各樣科技設備積累的資料愈來愈多,想讓自己的想法在訊息大戰中被聽見、被看見,具備圖像思考力(graphic thinking),還能將資料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將是突圍而出的關鍵戰力。這兩項能力由來已久、一點都不新;只能說,能夠從龐雜資訊中理出脈絡、提出洞察的能力,將變得愈來愈重要。 資訊圖表的大師級人物愛德華‧塔夫特(Edward Tufte)在《量化資訊的視覺呈現》(The Visual Display of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裡指出,「以清晰(clarity)、精準(precision)與效率(efficiency)的方式,溝通複雜的想法,就是卓越統計圖表的構成要件。」 而要做到清晰、精準、效率,我覺得比起視覺思考、圖像化思維、資料視覺化、資訊圖表這些「英翻中」的字詞,我覺得「圖解」這個翻譯言簡意賅,因為「解」字道出了核心:把事物剖開分解、說清楚講明白,最後提出見解,還能達到讓人理解的目的。 有句話說,「簡約是精細的極致。」(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這應該就是圖解力的最高境界了。
總編輯 齊立文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文長慎入?! 這些年來,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發文者特別註明「文長慎入」這個詞時,有時候會讓我聯想到「內有惡犬」,彷彿是在提醒,長長的文字是駭人的、浪費人時間的,所以預先給個溫馨提醒,讀者自負後果。 長文,真的那麼可怕嗎?在這個分心的時代裡,答案恐怕是肯定的。在手機與Facebook日復一日的訓練之下,我們閱讀的時限早已變成以「彈指」為單位計算,就在手指一滑、滑鼠一點的瞬間,如果沒有一個哏、一個圖、一張照片、一段影片……,也就是一個視覺的落點,讀者的眼球立刻就無情地移開。 就算你還維持著閱讀書、報、雜誌的「古典行為」,你或許不怕長文,但是你大概也很久都讀不完,時時刻刻都會被手機或網路打斷,也許一中斷閱讀,就回不去了。 我無意在此探討人們到底為什麼愈來愈少閱讀、特別是閱讀長文。我反而是在想,如果不管長文、短文的目的,都是在傳遞思想,那麼面對這個「圖勝於文」的現實,是不是有更好的思想傳遞方式,能夠抓住讀者的目光。 2018年,《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做了改版,希望讓這本有百年歷史的媒體品牌,能夠從網站、紙本到App,都有嶄新、一致、有時代感的面貌。 在〈如何重新設計一份175歲的報紙〉(How to redesign a 175-year-old newspaper)這篇文章裡,《經濟學人》圖像主管菲爾‧肯尼(Phil Kenny)提到,他們在網站新增了一個資料欄目「Graphic detail」,希望持續創造優質的視覺化資料主題,甚至沿用到雜誌上。「《經濟學人》一直都有用資料說故事的傳統。但是文字一度戰勝了圖像。……如今它們(圖像)又回來了。」 隨著人們的注意力愈來愈難集中,各式各樣科技設備積累的資料愈來愈多,想讓自己的想法在訊息大戰中被聽見、被看見,具備圖像思考力(graphic thinking),還能將資料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將是突圍而出的關鍵戰力。這兩項能力由來已久、一點都不新;只能說,能夠從龐雜資訊中理出脈絡、提出洞察的能力,將變得愈來愈重要。 資訊圖表的大師級人物愛德華‧塔夫特(Edward Tufte)在《量化資訊的視覺呈現》(The Visual Display of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裡指出,「以清晰(clarity)、精準(precision)與效率(efficiency)的方式,溝通複雜的想法,就是卓越統計圖表的構成要件。」 而要做到清晰、精準、效率,我覺得比起視覺思考、圖像化思維、資料視覺化、資訊圖表這些「英翻中」的字詞,我覺得「圖解」這個翻譯言簡意賅,因為「解」字道出了核心:把事物剖開分解、說清楚講明白,最後提出見解,還能達到讓人理解的目的。 有句話說,「簡約是精細的極致。」(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這應該就是圖解力的最高境界了。
總編輯 齊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