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

Fiction & Literature, Literary Theory & Criticism
Cover of the book 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 by 楊照,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楊照 ISBN: 9789579121248
Publisher: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February 6, 2018
Imprint: 本事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楊照
ISBN: 9789579121248
Publisher: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February 6, 2018
Imprint: 本事出版
Language: Chinese

這本書終於讓我讀懂了《百年孤寂》!

國內專為馬奎斯作品量身打造的解讀專著,

給了我們重讀/初讀《百年孤寂》的理由。

 

《百年孤寂》是一本奇書,裡面有許多美麗卻難懂的隱喻。

閱讀賈西亞‧ 馬奎斯,就像走進一座迷宮,

沿途的路標和風景讓人目眩神迷,大歎滿足,卻往往不知該怎麼出去。

迷宮中有許多讓你停下、轉彎,或者原地打轉的機關,

都是賈西亞‧ 馬奎斯埋下的伏筆與提示。

 

楊照拿著線頭,帶領我們走進馬奎斯團團圍繞的迷宮。

藉著講述南美洲內戰和政治背景、馬奎斯獨特的童年養成,

福克納如何影響了馬奎斯的創作,馬奎斯擔任記者時觀察到的各地荒謬民情……

楊照不厭其煩,將所有繁複的線索一一收集,耙梳,引證,

指出馬奎斯這部悲觀的命運之書,不僅是邦迪亞家族六代的故事,也是一則南美歷史的隱喻。

 

如果說《百年孤寂》是一部奇書,本書便是解讀此書不可或缺的鑰匙。

為《百年孤寂》提供了入口, 深入耙梳了馬奎斯的養成背景,

以及拉丁美洲一世紀的命運,搭起閱讀《百年孤寂》的橋梁。

 

◎ 關於賈西亞‧ 馬奎斯的《百年孤寂》

這塊土地的命運無法改變。這群人的結局已被決定。

但有個小說家寫了這麼一部悲觀的奇書,

為我們在黑暗中開啟了一絲希望。

 

賈西亞‧ 馬奎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他的《百年孤寂》是魔幻寫實主義的最佳代表,

為二十世紀文學投下最強烈震撼的奇書。

 

智利詩人聶魯達盛讚:

《百年孤寂》是「繼賽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之後最偉大的西班牙文作品」。

 

作家莫言、韓少功、平路、李昂、張大春、朱天心、林燿德、郝譽翔、駱以軍等,皆是其熱情的讀者

 

賈西亞‧ 馬奎斯在這部小說中,寫出了一個活人與死人並存的世界,

藉由邦迪亞家族的興衰,反映了哥倫比亞百年以來的紛擾歷史。

誠如他自己所言,他的小說並非完全虛構,一切皆有事實作為基礎,

《百年孤寂》不但是拉丁美洲歷史的縮影,表現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具體處境,

他筆下所描寫的孤寂與徒勞,更深刻地觸及了我們的人生狀態。

** **

** **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並在「98新聞台」及「Bravo 91.3」主持電台節目。

 

  楊照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分子的形象與標竿。

 

著有

 

  長篇小說──

  《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

 

  中短篇小說集──

  《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

 

  散文──

  《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故事效應》、《尋路青春》、《我想遇見你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

 

  文學文化評論集──

  《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 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霧與畫:戰後台 灣文學史散論》、《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想樂》、《想樂2》,與馬家輝和胡洪俠合著《對照記@1963:22個日常生活詞彙》與《忽然懂了:對照記@1963》。

 

   現代經典細讀──

  《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海邊的卡夫卡》、《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推理之門由此進:推理的四門必修課》,以及《在地球物種瀕臨滅絕時,還原達爾文》、《在資本主義帶來浩劫時,聆聽馬克思》、《在進入潛意識夢境前,請問佛洛伊德》,合為<十九世紀三部曲>。

 

 

目次

作者序 多重時間敘述的奇書

第一章 作為一個文化單位的拉丁美洲

第二章 魔幻寫實的文學舞台

第三章 寫實主義、現代主義與福克納

第四章 賈西亞.馬奎斯寫作的三大主題

第五章 線性開展與不斷循環的時間觀

第六章 從上帝之城到人間之城的轉向

第七章 依賴理論與社會的集體記憶

第八章 極度悲觀的絕望之書

第九章 超越科學理性的文學之眼

賈西亞.馬奎斯年表

延伸閱讀書目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這本書終於讓我讀懂了《百年孤寂》!

國內專為馬奎斯作品量身打造的解讀專著,

給了我們重讀/初讀《百年孤寂》的理由。

 

《百年孤寂》是一本奇書,裡面有許多美麗卻難懂的隱喻。

閱讀賈西亞‧ 馬奎斯,就像走進一座迷宮,

沿途的路標和風景讓人目眩神迷,大歎滿足,卻往往不知該怎麼出去。

迷宮中有許多讓你停下、轉彎,或者原地打轉的機關,

都是賈西亞‧ 馬奎斯埋下的伏筆與提示。

 

楊照拿著線頭,帶領我們走進馬奎斯團團圍繞的迷宮。

藉著講述南美洲內戰和政治背景、馬奎斯獨特的童年養成,

福克納如何影響了馬奎斯的創作,馬奎斯擔任記者時觀察到的各地荒謬民情……

楊照不厭其煩,將所有繁複的線索一一收集,耙梳,引證,

指出馬奎斯這部悲觀的命運之書,不僅是邦迪亞家族六代的故事,也是一則南美歷史的隱喻。

 

如果說《百年孤寂》是一部奇書,本書便是解讀此書不可或缺的鑰匙。

為《百年孤寂》提供了入口, 深入耙梳了馬奎斯的養成背景,

以及拉丁美洲一世紀的命運,搭起閱讀《百年孤寂》的橋梁。

 

◎ 關於賈西亞‧ 馬奎斯的《百年孤寂》

這塊土地的命運無法改變。這群人的結局已被決定。

但有個小說家寫了這麼一部悲觀的奇書,

為我們在黑暗中開啟了一絲希望。

 

賈西亞‧ 馬奎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他的《百年孤寂》是魔幻寫實主義的最佳代表,

為二十世紀文學投下最強烈震撼的奇書。

 

智利詩人聶魯達盛讚:

《百年孤寂》是「繼賽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之後最偉大的西班牙文作品」。

 

作家莫言、韓少功、平路、李昂、張大春、朱天心、林燿德、郝譽翔、駱以軍等,皆是其熱情的讀者

 

賈西亞‧ 馬奎斯在這部小說中,寫出了一個活人與死人並存的世界,

藉由邦迪亞家族的興衰,反映了哥倫比亞百年以來的紛擾歷史。

誠如他自己所言,他的小說並非完全虛構,一切皆有事實作為基礎,

《百年孤寂》不但是拉丁美洲歷史的縮影,表現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具體處境,

他筆下所描寫的孤寂與徒勞,更深刻地觸及了我們的人生狀態。

** **

** **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並在「98新聞台」及「Bravo 91.3」主持電台節目。

 

  楊照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分子的形象與標竿。

 

著有

 

  長篇小說──

  《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

 

  中短篇小說集──

  《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

 

  散文──

  《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故事效應》、《尋路青春》、《我想遇見你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

 

  文學文化評論集──

  《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 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霧與畫:戰後台 灣文學史散論》、《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想樂》、《想樂2》,與馬家輝和胡洪俠合著《對照記@1963:22個日常生活詞彙》與《忽然懂了:對照記@1963》。

 

   現代經典細讀──

  《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海邊的卡夫卡》、《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推理之門由此進:推理的四門必修課》,以及《在地球物種瀕臨滅絕時,還原達爾文》、《在資本主義帶來浩劫時,聆聽馬克思》、《在進入潛意識夢境前,請問佛洛伊德》,合為<十九世紀三部曲>。

 

 

目次

作者序 多重時間敘述的奇書

第一章 作為一個文化單位的拉丁美洲

第二章 魔幻寫實的文學舞台

第三章 寫實主義、現代主義與福克納

第四章 賈西亞.馬奎斯寫作的三大主題

第五章 線性開展與不斷循環的時間觀

第六章 從上帝之城到人間之城的轉向

第七章 依賴理論與社會的集體記憶

第八章 極度悲觀的絕望之書

第九章 超越科學理性的文學之眼

賈西亞.馬奎斯年表

延伸閱讀書目

More books from Literary Theory & Criticism

Cover of the book Race, Slavery and Abolitionism in the Romantic Period - William Blake's 'Little Black Boy'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L'incoerenza dell'incoerenza dei filosofi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Shooting an Elephant' of George Orwell - Short Story or Essay on the Essence of Colonialism?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Canti di Castelvecchio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Mistérios da Escrita – Uma Aproximação à Obra de Álvaro Magalhães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Metamorfosi dei topoi nella poesia europea dalla tradizione alla modernità - I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Commodore Hornblower by C. S. Forester Summary & Study Guide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The Turn of the Screw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Chucaro: Wild Pony of the Pampa by Francis Kalnay Summary & Study Guide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Un'etica del lettore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The Mortgaged Heart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Shelley: The Pursuit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The Use and Abuse of Literature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A Brief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Montale by 楊照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