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河哲學咖啡館:康德、黑格爾、馬克思、韋伯、海德格、高達美、鄂蘭……的心靈地圖

Biography & Memoir, Philosophers, Nonfiction, Religion & Spirituality, Philosophy, History, Criticism, & Surveys
Cover of the book 萊茵河哲學咖啡館:康德、黑格爾、馬克思、韋伯、海德格、高達美、鄂蘭……的心靈地圖 by 蔡慶樺,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蔡慶樺 ISBN: 3179570852561
Publisher: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ublication: January 30, 2019
Imprint: 聯經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蔡慶樺
ISBN: 3179570852561
Publisher: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ublication: January 30, 2019
Imprint: 聯經出版
Language: Chinese

那些對話、往來、抗衡、離亂,留下了許多非常不一樣的思想風景,影響了那時代許多哲學家的一生,以及現在的我們……
在德國萊茵河畔的哲學咖啡館,評論作家蔡慶樺為我們推開哲學世界的大門,思考康德、黑格爾、馬克思、韋伯、海德格、高達美、鄂蘭……

馬克思如何以「不在場博士」方式取得學位?又為何說《資本論》是「那個狗屎」?
康德是流浪博士始祖?每天傍晚都和友人聚會對談……
費希特大學都沒讀完,後來卻成為王牌教授!
黑格爾、謝林、荷爾德林這三位室友,最後都拋下神學,追求個人志趣去了……
海德格迷戀鄉村、看似沉靜,卻與學生鄂蘭有一段不平等的感情!
高達美晚年仍好學不倦,週週去旁聽後進教授的冷門課……

哲學時常予人高不可攀之感,尤其德國哲人們,更有玄奧的「美名」,作者蔡慶樺專研歐陸思想(尤其當代德國思想),在德文世界中考掘,推開了世界的界限。他常在臉書、天下獨立評論、香港01哲學等網路發表歐陸哲學家、文人的思想精華,以及社會觀察。《萊茵河哲學咖啡館》即是他閒暇時遍讀群書的創作。
蔡慶樺對思想家、文人的生活和人際脈絡,以及其間的故事、趣事,也非常感興趣,因為生活日常與思想的蘊釀、創作的歷程,環環相扣,更能讓人明白大時代背景與趨勢下的文化發展。華格納、馬克思、費希特、黑格爾、高達美、海德格、鄂蘭……與他們的作品,在他輕鬆的隨筆描摩下,個個都充滿對生命的熱情。透過將思想家的影像立體化,讀者們更能感受到他所見學的理論的生命力,以及德國思想裡最迷人的東西。

本書特色:鑽研到底,哲學終究還是得從自己說起
康德選擇不離開柯尼斯堡,也許是因為他的學究脾氣。他極不喜歡變動,要求一切都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
費希特幾乎一字不差地複述出牧師講道內容,讓父親雇主驚訝於其聰穎,便送他去上學,使他得以脫離一般農村小孩的命運。
黑格爾臨終前在病床上說:「只有一個人理解我。」然而說完這句話後,他又惱怒地接著說:「不,他也不理解我。」
韋伯問有志於進入大學教書的年輕學者:「你真的相信,你能夠年復一年看著平庸之輩一個接一個爬到比你高的位置,而既不憤恨又無挫折感嗎?」
海德格一生都迷戀著鄉間,拒絕了柏林大學的職務,寧願選擇留在黑森林的邊境城市。可是這樣的人卻一直有些激動的質素,擾動著別人、自己也從不安靜下來。
人們會說,就算我插手也改變不了什麼。但是鄂蘭認為,即使改變不了什麼,也不表示我們可以認為那與我們無關;我們有這樣的義務──你必須走向那個施加惡行者,問他:「我看到了這一切,請告訴我,為什麼必須做這些事?」

■作者簡介

作者:蔡慶樺
高雄出生,苗栗、臺南長大,後移居臺東,曾在政大外交學系、政治學系及德國魯爾波鴻大學哲學研究所求學,曾獲政大補助研究生赴國外短期研究、國科會/德國學術交流總署博士生赴德研究進修、國科會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等學術獎助,以研究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政治思想獲政大政治學系博士學位。
現任職外交部,曾派駐德國,對於德國思想、文化、語言、政治、文學、社會議題是著迷的閱讀者及書寫者。作品散見「天下獨立評論」、《天下雜誌》、「報導者」等媒體,曾獲「人權新聞獎」文字及印刷組評論優異獎。
著作有《邪惡的見證者》(電子書、天下雜誌)、《美茵河畔思索德國》(春山)、《萊茵河哲學咖啡館》(聯經)。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那些對話、往來、抗衡、離亂,留下了許多非常不一樣的思想風景,影響了那時代許多哲學家的一生,以及現在的我們……
在德國萊茵河畔的哲學咖啡館,評論作家蔡慶樺為我們推開哲學世界的大門,思考康德、黑格爾、馬克思、韋伯、海德格、高達美、鄂蘭……

馬克思如何以「不在場博士」方式取得學位?又為何說《資本論》是「那個狗屎」?
康德是流浪博士始祖?每天傍晚都和友人聚會對談……
費希特大學都沒讀完,後來卻成為王牌教授!
黑格爾、謝林、荷爾德林這三位室友,最後都拋下神學,追求個人志趣去了……
海德格迷戀鄉村、看似沉靜,卻與學生鄂蘭有一段不平等的感情!
高達美晚年仍好學不倦,週週去旁聽後進教授的冷門課……

哲學時常予人高不可攀之感,尤其德國哲人們,更有玄奧的「美名」,作者蔡慶樺專研歐陸思想(尤其當代德國思想),在德文世界中考掘,推開了世界的界限。他常在臉書、天下獨立評論、香港01哲學等網路發表歐陸哲學家、文人的思想精華,以及社會觀察。《萊茵河哲學咖啡館》即是他閒暇時遍讀群書的創作。
蔡慶樺對思想家、文人的生活和人際脈絡,以及其間的故事、趣事,也非常感興趣,因為生活日常與思想的蘊釀、創作的歷程,環環相扣,更能讓人明白大時代背景與趨勢下的文化發展。華格納、馬克思、費希特、黑格爾、高達美、海德格、鄂蘭……與他們的作品,在他輕鬆的隨筆描摩下,個個都充滿對生命的熱情。透過將思想家的影像立體化,讀者們更能感受到他所見學的理論的生命力,以及德國思想裡最迷人的東西。

本書特色:鑽研到底,哲學終究還是得從自己說起
康德選擇不離開柯尼斯堡,也許是因為他的學究脾氣。他極不喜歡變動,要求一切都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
費希特幾乎一字不差地複述出牧師講道內容,讓父親雇主驚訝於其聰穎,便送他去上學,使他得以脫離一般農村小孩的命運。
黑格爾臨終前在病床上說:「只有一個人理解我。」然而說完這句話後,他又惱怒地接著說:「不,他也不理解我。」
韋伯問有志於進入大學教書的年輕學者:「你真的相信,你能夠年復一年看著平庸之輩一個接一個爬到比你高的位置,而既不憤恨又無挫折感嗎?」
海德格一生都迷戀著鄉間,拒絕了柏林大學的職務,寧願選擇留在黑森林的邊境城市。可是這樣的人卻一直有些激動的質素,擾動著別人、自己也從不安靜下來。
人們會說,就算我插手也改變不了什麼。但是鄂蘭認為,即使改變不了什麼,也不表示我們可以認為那與我們無關;我們有這樣的義務──你必須走向那個施加惡行者,問他:「我看到了這一切,請告訴我,為什麼必須做這些事?」

■作者簡介

作者:蔡慶樺
高雄出生,苗栗、臺南長大,後移居臺東,曾在政大外交學系、政治學系及德國魯爾波鴻大學哲學研究所求學,曾獲政大補助研究生赴國外短期研究、國科會/德國學術交流總署博士生赴德研究進修、國科會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等學術獎助,以研究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政治思想獲政大政治學系博士學位。
現任職外交部,曾派駐德國,對於德國思想、文化、語言、政治、文學、社會議題是著迷的閱讀者及書寫者。作品散見「天下獨立評論」、《天下雜誌》、「報導者」等媒體,曾獲「人權新聞獎」文字及印刷組評論優異獎。
著作有《邪惡的見證者》(電子書、天下雜誌)、《美茵河畔思索德國》(春山)、《萊茵河哲學咖啡館》(聯經)。

More books from & Surveys

Cover of the book Toleration, Respect and Recognition in Education by 蔡慶樺
Cover of the book On Luxury: A Cautionary Tale, A Short History of the Perils of Excess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Modern Era by 蔡慶樺
Cover of the book Kant's Defense of Common Moral Experience by 蔡慶樺
Cover of the book Encyclopaedia of History of World Educational Thought by 蔡慶樺
Cover of the book The Reception of Aristotle's Ethics by 蔡慶樺
Cover of the book A Dissertation on the Passions / Eine Dissertation über die Affekte by 蔡慶樺
Cover of the book Ecce Homo by 蔡慶樺
Cover of the book Geometry of the Passions by 蔡慶樺
Cover of the book Hegel en 90 minutos by 蔡慶樺
Cover of the book Roger Bacon, sa vie son oeuvre by 蔡慶樺
Cover of the book Pensamiento en acción: Cómo la filosofía sirve para comprender los grandes temas de la cultura by 蔡慶樺
Cover of the book John Dewey by 蔡慶樺
Cover of the book The Phenomenal Woman by 蔡慶樺
Cover of the book The Cambridge Descartes Lexicon by 蔡慶樺
Cover of the book Abhandlung über die Methode by 蔡慶樺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