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百句

(日本「俳聖」松尾芭蕉經典名作)

Fiction & Literature, Poetry
Cover of the book 芭蕉百句 by 松尾芭蕉,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松尾芭蕉 ISBN: 3179570849028
Publisher: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ublication: March 24, 2017
Imprint: 聯經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松尾芭蕉
ISBN: 3179570849028
Publisher: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ublication: March 24, 2017
Imprint: 聯經出版
Language: Chinese

**《奧之細道》後,日本「俳聖」松尾芭蕉經典名作
──《芭蕉百句》,中文世界首度譯出
三大名家絕佳組合
作者:松尾芭蕉 日本俳諧大師、世界聞名俳句大家,享有「俳聖」之譽。是「元祿文化」的旗手。在日本文學史上的地位,媲美中國「詩聖」杜甫。
譯注:鄭清茂 美國麻州大學、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日本文學研究專家。
繪圖:莊因 知名作家、書畫家、史丹福大學退休教授

俳句是日本特有的文類,
松尾芭蕉是把俳諧推展到最高峰的中心人物,
在日本文學史上有「俳聖」之稱。
貴族氣的「雅」趣,加上庶民性的「俗」味,
創造了一種雅俗共創共賞的藝術形式。**

俳句興起於16世紀中葉的室町時代末期,盛行於17、18世紀的江戶時代;流傳至今,歷久不衰。甚至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所謂漢俳或歐美haiku的出現。
現在所謂俳句,原稱發句,指俳諧連句之首句,基本上沿襲了和歌連歌的體式。但是在素材、表現理念、審美意識各方面,產生了明顯的質變。就是在不完全放棄貴族氣的「雅」趣之下,積極吸收了庶民性的「俗」味,創造了一種雅俗共創共賞的藝術形式。
俳句的原形為日文「五‧七‧五」三行,共十七音節,稱上五‧中七‧下五。由鄭清茂先生譯注的《芭蕉百句》則一律以漢字「四‧六‧四」十四言譯之;文白不拘,希望能夠表達俳句特有的詼諧輕妙之趣。
松尾芭蕉在日本古典「幽玄」的美學基礎上,廣泛採用漢詩漢文的典故與詞句表現、傳統和歌所不詠的諸多素材、民間生活的俗語俗藝俗習等,而且提出了所謂「佗わび」、「濕しほり」、「寂さび」、「細ほそみ」、「輕かるみ」的俳諧理念,並展開俳諧風雅「不易流傳」之說。而且身體力行,傳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
《芭蕉百句》按年代先後編排,譯成漢語,並附簡單注釋、原文及其漢字漢詞假名注音,以為鑑賞之一助。

作者/譯者/繪者簡介

作者:松尾芭蕉
1644-1694,日本德川時代的俳諧大師,有日本「俳聖」之譽。是日本德川時代燦爛的「元祿文化」的旗手之一。
俳諧是一種最具日本特色、極為重要的文學類型。芭蕉在日本俳諧史上,遠承日本和歌與中國詩文的古典傳統,提出枯淡、閒寂、輕妙等美學概念,融匯人生即旅、諸行無常的存在哲學。所創蕉門蕉風,影響深遠,不僅在日本歷久不衰,至今依然,而且遍及世界各地,仍在擴大中。
芭蕉(Basho)的名字幾乎變成了俳句的同義詞。現在有所謂英俳、漢俳之作,追本溯源,也應與芭蕉的典範不無關係。

譯注者:鄭清茂
台灣嘉義縣人。1933年生。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博士。歷任台灣大學、加州大學、麻州大學、東華大學等校教授。現為東華大學榮譽教授。著有《中國文學在日本》等書。譯有日本漢學著作多種,包括吉川幸次郎《元雜劇研究》、《宋詩概說》、《元明詩概說》,小西甚一《日本文學史》,以及《平家物語》、芭蕉《奧之細道》等日本古典名著。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奧之細道》後,日本「俳聖」松尾芭蕉經典名作
──《芭蕉百句》,中文世界首度譯出
三大名家絕佳組合
作者:松尾芭蕉 日本俳諧大師、世界聞名俳句大家,享有「俳聖」之譽。是「元祿文化」的旗手。在日本文學史上的地位,媲美中國「詩聖」杜甫。
譯注:鄭清茂 美國麻州大學、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日本文學研究專家。
繪圖:莊因 知名作家、書畫家、史丹福大學退休教授

俳句是日本特有的文類,
松尾芭蕉是把俳諧推展到最高峰的中心人物,
在日本文學史上有「俳聖」之稱。
貴族氣的「雅」趣,加上庶民性的「俗」味,
創造了一種雅俗共創共賞的藝術形式。**

俳句興起於16世紀中葉的室町時代末期,盛行於17、18世紀的江戶時代;流傳至今,歷久不衰。甚至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所謂漢俳或歐美haiku的出現。
現在所謂俳句,原稱發句,指俳諧連句之首句,基本上沿襲了和歌連歌的體式。但是在素材、表現理念、審美意識各方面,產生了明顯的質變。就是在不完全放棄貴族氣的「雅」趣之下,積極吸收了庶民性的「俗」味,創造了一種雅俗共創共賞的藝術形式。
俳句的原形為日文「五‧七‧五」三行,共十七音節,稱上五‧中七‧下五。由鄭清茂先生譯注的《芭蕉百句》則一律以漢字「四‧六‧四」十四言譯之;文白不拘,希望能夠表達俳句特有的詼諧輕妙之趣。
松尾芭蕉在日本古典「幽玄」的美學基礎上,廣泛採用漢詩漢文的典故與詞句表現、傳統和歌所不詠的諸多素材、民間生活的俗語俗藝俗習等,而且提出了所謂「佗わび」、「濕しほり」、「寂さび」、「細ほそみ」、「輕かるみ」的俳諧理念,並展開俳諧風雅「不易流傳」之說。而且身體力行,傳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
《芭蕉百句》按年代先後編排,譯成漢語,並附簡單注釋、原文及其漢字漢詞假名注音,以為鑑賞之一助。

作者/譯者/繪者簡介

作者:松尾芭蕉
1644-1694,日本德川時代的俳諧大師,有日本「俳聖」之譽。是日本德川時代燦爛的「元祿文化」的旗手之一。
俳諧是一種最具日本特色、極為重要的文學類型。芭蕉在日本俳諧史上,遠承日本和歌與中國詩文的古典傳統,提出枯淡、閒寂、輕妙等美學概念,融匯人生即旅、諸行無常的存在哲學。所創蕉門蕉風,影響深遠,不僅在日本歷久不衰,至今依然,而且遍及世界各地,仍在擴大中。
芭蕉(Basho)的名字幾乎變成了俳句的同義詞。現在有所謂英俳、漢俳之作,追本溯源,也應與芭蕉的典範不無關係。

譯注者:鄭清茂
台灣嘉義縣人。1933年生。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博士。歷任台灣大學、加州大學、麻州大學、東華大學等校教授。現為東華大學榮譽教授。著有《中國文學在日本》等書。譯有日本漢學著作多種,包括吉川幸次郎《元雜劇研究》、《宋詩概說》、《元明詩概說》,小西甚一《日本文學史》,以及《平家物語》、芭蕉《奧之細道》等日本古典名著。

More books from Poetry

Cover of the book Lifesaving Poems by 松尾芭蕉
Cover of the book Lost by 松尾芭蕉
Cover of the book The Dark Eidolon and Other Fantasies by 松尾芭蕉
Cover of the book Writing Left-Handed by 松尾芭蕉
Cover of the book The Cost of Living by 松尾芭蕉
Cover of the book Late August by 松尾芭蕉
Cover of the book An Apology and Other Poems by 松尾芭蕉
Cover of the book Celebrity Sadhana by 松尾芭蕉
Cover of the book Dancing on a Pin by 松尾芭蕉
Cover of the book Complete Works of Martial (Delphi Classics) by 松尾芭蕉
Cover of the book The Defence of Guenevere, and Other Poems (1858) by 松尾芭蕉
Cover of the book Миг by 松尾芭蕉
Cover of the book Over liefde en over niets anders by 松尾芭蕉
Cover of the book Pack Animals by 松尾芭蕉
Cover of the book Arwen by 松尾芭蕉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