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

開始享受獨處

Nonfiction, Health & Well Being, Self Help, Self Improvement, Motivational
Cover of the book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 by 莎拉.梅特蘭,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莎拉.梅特蘭 ISBN: 3030000000374
Publisher: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September 9, 2016
Imprint: 時報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莎拉.梅特蘭
ISBN: 3030000000374
Publisher: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September 9, 2016
Imprint: 時報
Language: Chinese

我們使用越來越多的社群媒體,是因為我們都在避免孤獨。

亞里斯多德說:「極度幸福的人很少是孤獨的,因為人類是群居的動物,本質上仍想要與他人一同生活。」──真的是如此嗎?

1976年,藏傳佛教傑尊瑪丹津・葩默(Jetsunma Tenzin Palmo)在喜馬拉雅山的山洞裡頭住了二十年,仍然保有健康與活力,至今仍不斷爭取佛教女性的宗教權。

2005年,艾倫・麥克阿瑟(Ellen MacArthur)打破單人帆船環球紀錄,自己獨處71天14小時18分又33秒,不凡成績獲英女王策封為爵士。

1929年,美國探險家理查・柏德(Richard Byrd)獨自飛越南極:「我想要完全體會孤獨的滋味究竟有多美妙。」

在英國,有超過一千三百萬人如果身邊沒手機就會產生焦慮和恐慌──

現今社會對個人自由及個人主義的重視達到歷史高峰,

但為什麼「孤獨」依舊被視為負面、對獨處的恐懼又從何而來?

作者莎拉・梅特蘭追尋孤獨的歷史,從啟蒙時代到浪漫主義,從羅馬帝國到二十一世紀,看見人們亙古以來如何形塑並面對孤獨;加以提出八個練習獨處的輕巧方案,你便可能會開始喜歡上獨處,並開始感受到獨處的好處與樂趣。

梭羅說:「你永遠找不到一個比孤獨更讓人怡然自若的伴侶。」──試過了就知道。

▍****人生學校 ▍****The School of Life

「人生學校」的全新系列自助書籍,帶領我們深入探討生命最為棘手的議題,內容充實、深具實用性且療癒人心。本套書也充分證明了「自助」二字並非膚淺無深度或過度理想性的代名詞。──人生學校創始人|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人生學校教導我們如何用更新穎的方式取得無價的人生智慧。──《週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系列書籍致力於探索生命中的大哉問:「如何找到實現自我的工作?」「人類能否知曉過去?」「人際關係為何難以掌握?」「若是我們能改變世界,需要做出改變嗎?」人生學校的總部設立於倫敦,並在全球廣設分部,致力提供課程、療程、書籍及相關服務,試圖幫助學員開創更為圓滿的人生。雖然無法盡善盡美回答所有的問題,但期待能引導各位透過哲學、文學、心理學及視覺藝術等多元的人文思想,刺激啟發、滋養並撫慰人們的生命。

※※作者簡介※※

作者莎拉・梅特蘭Sara Maitland

生於一九五○年,英國作家,曾就讀於牛津大學,現居住於蘇格蘭加羅威。

著有多本科幻小說,包括榮獲毛姆文學獎的《耶路薩冷的女兒》(Daughter of Jerusalem),以及《沈默之書》(A Book of Silence)《森林的耳語》(Gossip from the Forest)等數本非小說類書籍。

譯者徐昊

台大外文系、師大翻譯所畢業,興趣為(獨自)旅遊、運動,

藉由語言與文字穿梭於不同文化之間,探索其中的差異和樂趣。

現為喜歡享受孤獨滋味的自由譯者。

※※前言※※

在享受獨處之前

你打開了一本書,一本「宣稱」會教你怎麼獨處的書。

為什麼?

要獨處相當簡單,不用書也辦得到。以下便是幾個簡單的方式:

走進浴室,鎖門沖澡,這就是獨處。

開車(或走路、慢跑、騎腳踏車、甚至是游泳)到某個地方,這就是獨處。

半夜醒來(睡覺時當然是完全獨處的,就算你的枕邊躺了另一個人,你也完全不會意識到他的存在,所以就先暫時別管這件事),別打開燈,坐在黑暗之中,這也是獨處。

我們稍微把範圍擴大一些。想想一些通常會有其他人陪你進行的活動:看電影、上館子、鄉間漫步甚或是出國旅遊等等,如果只有你一個人的話呢?

事先計劃一下,其實沒有那麼困難,你絕對知道要怎麼做這些事情。

那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你要讀這本書?

當然了,我沒辦法回答。至少我不知道你個人的答案,但我想得出幾個可能動機:

因為某些原因(有好有壞,最糟的情形則是喪親或喪友),你一般的社交圈解散了;你必須面對意料之外的孤立局面,你擔心自己的資源不足,因此勇敢地嘗試些可能選項。你將會加入目前數量快速增加的一種群體:英國的獨居比例自一九六一年至二○一一年,已從十二%成長至三十%。

你熟識的人選擇了較為孤獨的生活方式──而且他們沒找上你,自己一個人去進行了某些活動,時間可能長、可能短;你沒辦法覺得吃醋,因為他也沒有找上其他人;你只是有點擔心;你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這麼奇怪的事,也不知道他們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你想要完成某件你重視的事情。很可能是某種創作,但是你發現自己難以專心;三不五時的干擾、他人的要求、忙碌的行程與社交生活、無止盡的聯絡來往讓你幾乎不可能集中注意力。你意識到除非能夠獨處,否則你不可能專心完成這件事,但你又不知道要怎麼獨處。

你想完成某件非自己一個人完成不可的事情,(單人帆船、獨自登山和隱居山林是三個常見的例子,不過也有其他可能)。你不習慣一個人、但又非一個人來進行不可,所以你想要瞭解該獨處。這類的人應該比較少;真正想做這種事的人大半都有相當的經驗,而且早已在進行計劃前就習慣一定程度的孤單。

你逐漸地發現自己不太喜歡身邊的人,但又覺得自己離不開他們,而且不可能改變這個局面;你覺得不管人際關係再貧乏、再沒價值、沒意義,都比缺乏人際關係、比孤單一人還好,但是你又有點動搖。

你或許對生態與大自然有興趣,而且開始有想要一個人走進大自然的想法,但不知道為什麼,你覺得這樣做會讓你脫離社交生活,於是想找些合理解釋。

你或許也是勇於體驗生活的人,因此你認為必須在專心一致、不受社會習俗與規範保護的情況下探索,你同意美國上將兼探險家理查・柏德(Richard Byrd),他曾解釋自己為何要獨自在南極冰冠度過一九三四年的冬天:「我的目的就只有體驗;我想要完全理解那種感受……完全照我所選擇的方式生活,能使我順從的只有強風寒夜、而非其餘外物,我只遵從我自己的法則。」當然,你不需要大老遠跑到南極洲就可以完成這個目標,只是你必須進入自己的內心深處。你覺得若沒有與自己獨處的經驗,人生就好像少了一點什麼。你想瞭解,在這般孤獨下可能會碰上什麼樣的感覺。

你有種自己也說不清楚的感受,感覺好像少了點什麼。你有種缺了一角、說不上來的揪心感覺,好像人生當中還有點不同的東西,好像有點可怕、但又有點美麗。你知道好幾世紀以來、來自各種文化、各個國家的人都曾經找到過這樣東西,而且通常都是獨自找到的。仔細想想,獨處其實簡單得可以,你閱讀這本書並非因為想學會獨處,而是因為想知道為何自己「想要獨處」;為何獨處這個主題會讓你產生渴望、卻又感到深深的不安。你想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你之所以會打開這本書,最可能的原因(其他書也一樣)是出自好奇心——怎麼會有人寫這本書?

這個問題我回答得來,所以我打算從這裡談起。

我自己一個人住,而且已經獨居超過二十年以上了。這話的意思不只代表我是單身,比起「孤單」,大多數人更可能將我的生活形容為「與世隔絕」。我家位於偏遠的蘇格蘭地區,人口密度在全歐洲是數一數二的低,而且我還住在這區最空曠的地點。英國的平均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哩六七四人(每平方公里二四六人),但我所居住的山谷裡平均每個人可分到三平方哩的面積。最近的商店在十哩之外,最近的超市則超過二十哩遠。手機在這裡收不到訊號,鮮少有車經過我家四分之一哩下方的單行路。通常我一整天連一個人都看不到。我愛這種生活。

不過,我並非一向都過著獨居生活。我家是大家庭,一共六個小孩,年紀相差不遠,簡直就像一整窩小狗一樣調皮搗蛋。我們家靜不太下來,大家的個性也稱不上內向,我們相當情緒化、愛吵架、卻也溫馨又互動頻繁。我跟每個手足都有根深蒂固的情感。一九六八年,我開始上學,充分享受了刺激又混亂的學生生活。接著我結了婚,生了兩個小孩。我成為作家。我有許多朋友,友誼至今仍是我人生重要的核心價值。我的過去看起來跟獨居生活完全扯不上邊,也不太能幫助我習慣住在蘇格蘭嚴峻高沼上的生活。

後來,寂靜讓我大開眼界;閉上嘴巴、按下停止鍵、踏入一片空白當中,人性靈魂、身分與個性彷彿受到不同的洗禮。我對寂靜產生興趣,因為它是一種遺失的文化現象,是一種美麗的東西,是一個空間,不同人在裡頭為了不同理由不斷重複探索、都能獲得大異其趣的結果。我開始把自己的生活當做實驗室,測試我的想法、體驗成果。訝異的是,我發現我喜歡寂靜。寂靜適合我,而我貪婪地想要更多。為了進一步尋找寂靜,我找到這座山谷,並將一座舊牧羊人的農舍改建成屋子,於二○○七年搬入。

我在二○○八年出版了一本以寂靜為主題的作品《寂靜之書》(A Book of Silence)。它既是一本文化歷史,也是本個人回憶錄,並融合兩種文類的形式。但是,它所形成的樣貌卻跟我一開始設想的完全不同。雖然主題應該是「寂靜」,但是「孤單」也不知不覺地滲入其中,書出版後也引起了許多批評,指出書中從頭到尾都沒有清楚區分兩者,我現在想來也認為合理。的確,寂靜和孤單的界限容易模糊,因此讓讀者感到困惑。舉例來說,我在《寂靜之書》中探討寂靜對生理和心理造成的影響,從感官知覺的提升(食物的美味度、極熱或極冷的感受),到幻聽和自制力大損的奇特現象等等。其他過著寂靜生活的人,以及我本人在沙漠和高山等地時,都經常表示曾經感受到這種效果。但是,有一些評論家認為這些並不是寂靜的影響,而是孤單、獨處的影響。在該書出版之後,我也開始收到讀者來函詢問建議……而且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們想要的不是與寂靜相關的建議,而是獨處的建議。

之所以會有這種情形發生,一部分是因為「寂靜」(silence)一詞有兩個以上不同的意思。連《牛津英語辭典》對於「寂靜」一詞都有兩個互不相容的定義:寂靜可以定義為缺乏任何聲音,或缺乏語言。對許多人來說(包括我),風聲、水聲等「自然的聲音」不會「打破」寂靜,但說話就會。介於兩者之間的人為聲音(飛機引擎聲、遠方傳來的車聲)會激起情緒感受,進而打破寂靜,不過同樣音量的自然聲音卻不會。

不過,寂靜和孤獨之所以會分不清不只因為定義。對我來說,寂靜和孤單密不可分,我不用特別劃清界線、也沒這個必要,不過對許多人來說兩者卻有著明顯的界線。有人會安靜地群聚在一塊,這就是證據,例如天主教特拉普會的修道院,或是貴格會的聚會等等:

寂靜的禮拜是本會的基石。我們追尋的是群體的寂靜,以讓上帝的靈魂醍醐灌頂,找到心靈的平靜、新的人生目標,並對上帝的造物感到驚奇。

有些人在禮拜時可能會想以言語表達感動:任何人都可以這麼做,因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貴格會沒有祭司、也沒有階級,因為我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與上帝接觸。

其實大半人都曾經有過這種寂靜但不孤單的體驗,只不過更為單純、更不容易有自覺:舉例來說,你可以陪在非常親密的人身邊好幾個小時,連話都沒必要說;餵奶給小嬰兒和坐在瀕死之人身邊,兩者都是親密交流的寂靜體驗。同樣地,也有些獨處卻不安靜的情況,像是自己看電視、或是鄰居製造出大量噪音等等。

另外也有些沒那麼情緒激昂的情境:跟他人騎單車出遊時,雖然安靜但顯然不是獨處;自己哼著小曲或在散步時叫喚小狗,則是獨處但不安靜的情況。

《六隻天鵝》(The Six Swans)是我最喜歡的童話故事之一:為了拯救被施以魔咒變成鳥的哥哥們,女主角必須在七年內一句話都不說(另外還要用花替每位哥哥做出一件背心)。她獨自度過了前半部難關:她躲到森林深處,坐在樹枝上縫衣。後來有一天有位國王騎馬經過、愛上了她,娶她為妻並帶她回到宮殿裡。他們生了三個小孩,但她還是不發一語。她碰上了悲慘的命運,但依然信守誓言。最後,她因為拒絕說話被當成女巫、即將被綁上木樁燒死時,七年的時限總算到了;他的哥哥們擺脫咒語,並拯救了她。女主角通過了兩個不同的試煉:第一次是孤立於世,第二次則是高度社交情境,兩者的對比相當強烈又安排刻意,而這兩種情況下她都保持了寂靜。

很明顯這兩種寂靜並非相同。但是,我還是相當疑惑、還是不太懂得如何區分兩者。因此,在寫完了一本有關寂靜的書之後,我決定來寫一本以孤獨為主題的書。就是這樣。我會寫出這本書,是因為我認為有些跟獨處相關的社會與心理問題極需解決,是因為我想要緩和大家對孤獨的恐懼、幫助大家享受獨處時光。

※※目錄※※

CHAPTER 1|INTRODUCTION 【前言】:在享受獨處之前

CHAPTER 2|追尋「孤獨」的歷史

CHAPTER 3|找回對「孤單」的平衡態度

CHAPTER 4|獨處的快樂:練習獨處的八個方案

CHAPTER 5|CONCLUSION【結論】:一場屬於你的冒險

延伸閱讀

※※內文摘錄※※

聖安東尼:憑著享受的決心追求內心之山

歷史上大多將聖安東尼(Anthony the Great)視為史上第一位基督教隱士,還是隱修制度之父。他在二八五年前往埃及沙漠,並於庇斯比爾(Pispir)的荒廢堡壘裡頭過著二十年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他的朋友兼自傳作者亞他那修(Athanasius)詳細描述了他脫離這段漫長孤獨生活的過程。安東尼宣布結束獨居生活,並且派人找了當地工人來拆下他保護用的「防禦工事」,此舉吸引一群好奇的民眾,亞他那修表示民眾都很「訝異」地發現他並沒有骨瘦如柴或精神錯亂,最後他露面時身體健康,而且腦袋正常得很。

雖然大家都不看好他的精神狀況,但安東尼的餘生非常正常;他活到相當高齡(根據傳說是一○五歲,而且當時的預期壽命比現在短多了),獨居於沙漠當中,身心都相當活躍,所以很明顯可以看出他的健康無虞。他離開庇斯比爾後花了五、六年的時間分享經驗、訓練人才、組織新運動,並在他住的舊堡壘附近引起熱潮。他成功建立起了創新的靈修方式,並打造出未來三世紀的沙漠隱修運動(後來經過修改傳入歐洲,變成了修道院形成的幕後推手),種種成就證明孤獨對他的精神狀況根本沒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

授業解惑的日子之後,他再次退回獨居生活,憑著「享受的決心」追求他口中的「內心之山」。第二段獨居的日子長達四十五年,直到他辭世為止,不過不像在庇斯比爾那段時間一樣極端、嚴苛。他並不會刻意限制,不與來造訪他的人碰面談天,還會回到庇斯比爾的聚落,據亞他那修所說甚至還去了兩次亞歷山卓。他受到眾人敬愛,一部分原因是他風趣和心如止水的個性。

奇怪的是,雖然他一輩子都很正常,但卻還是無法推翻常人認為孤獨會逼瘋人的恐懼。

安東尼的一生先從受訓開始,過了一段極端孤獨的生活,接著又從事教職與公務,最後則淡出社會再次隱居。他的故事在各種文化中傳頌。而丹津・葩默(Jetsunma Tenzin Palmo)便是個步上安東尼後塵的現代佳例。

瑪丹津・葩默:山洞獨居生活二十年

出生於英國的傑尊瑪丹津・葩默是一位藏傳佛教的比丘尼,而且八成是現代數一數二著名的獨居修行者。她在一九四三年於哈特弗德郡出生,在二十歲時移居印度開始受訓,她是寺院超過一百名比丘裡唯一一名比丘尼。毫不意外地,她發現這種生活相當困難,自己因為性別而無法接受高等教育或獲得他人尊重,於是她逐漸展開獨居生活。一九七六年起,她在喜馬拉雅山的山洞裡頭住了二十年,當中至少有三年的時間完全孤立於世。雖然她的獨居生活畫下了最突然、看似最糟糕的句點(警察有天突然抵達,表示她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前往最近的城鎮,因為她的簽證已經過期,必須出國),但是她仍然處變不驚、保持了身心健康。此外,她回到社會時也下定了決心,決定要改善佛教比丘尼的地位。接下來的數年間,她在歐洲教書、講課和募款,於二○○○年在印度喜馬偕爾邦興建了道久迦措林尼寺。她跟安東尼一樣,在這段教課與和組織活動的日子過後,決定再次「引退」,重返獨居生活。

如同安東尼,她不僅頭腦相當正常清楚,還有著仁慈又有點諷刺的幽默感。她有耐心、機智又口條有理,而且許多張她七十歲的照片看起來都相當健康有活力。顯而易見,她是個很厲害的講者和教師,至今仍不斷爭取佛教女性的宗教權,而且成果還相當豐碩。

獨處者憑著自由意識而選擇

可惜,有幾名擁抱孤獨生活的人的確變得相當精神錯亂,如瑪格麗特・羅克(Marguerite de la Rocque),她於一六四一年在聖羅倫斯海道上的小島滯留了兩年,還遭受攻擊、被惡魔纏身,不過她在回法國的途中便康復了。或者是據傳為《魯賓遜漂流記》的原型亞歷山卓・賽爾寇克(Alexander Selkirk),他在獲救後一直無法重返社會,居住在蘇格蘭的一座洞窟裡頭。不過,當然也是有人沒花任何時間獨處,但卻發了瘋。整體而言,我找不到證據能證明獨居之人特別容易發瘋、得慢性病或早死,不過我承認這種情形相當難以數據呈現。雖然想要獨處就必須先經過緊繃的階段、解決恐懼的問題,不過獨處可能會帶來益處,而且絕對對健康無害,但前提是獨處者是憑著自由意識選擇的。有許多表示獨處會危害身心的「科學證據」是來自禁閉目標的研究。毫無疑問,強制懲罰性的獨處絕對會危害人類精神,而且還可能演變成特別嚴重的精神病。但是,將自由選擇踏入未知荒野的探險家、或自我探索內心深處的靈學體驗,拿來跟囚犯受的苦難相比,一邊就像是期待懷孕已久的女性總算有了孩子,還有旁人的支持與鼓勵,一邊則是被強暴而懷孕的女性,只有恥辱與貧窮陪伴。當然,沒人會認為這兩者有相同的感受。

所以,對孤獨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恐懼,而且這份恐懼當中還經常參雜著他人的嘲弄與批判。決定探索獨處領域的人,可以預料自己會遭到他人批評瘋狂、自私和愚蠢;當然,這三種元素早就深埋於我們的個性裡頭,並且可能藉機剝奪掉我們的喜悅、自信與信仰;因此瘋狂、自我中心與愚蠢便自空缺當中取而代之。比起獨處,恐懼還比較有可能會危害健康。

一個人的旅行

奇特的是,最不容易受到批評的獨處型態,竟然也是最危險的一種:單獨冒險。我覺得相當奇怪,為何選擇在舒適的家中獨處的人經常會被視為怪胎,但選擇獨自前往雪線上數千呎的高山、或乘著小船在太平洋中央漂浮的人會被視作英雄?我實在想不通原因;或許是因為許多人不理解(也不想理解)「獨處」到底是為了什麼,但是卻對「當第一」的心態相當有共鳴。既然世界上的每個角落幾乎都被探索過了,在特別艱困的條件下探險似乎變成了新的潮流。

環球航行便是個此現象的好例子:一五一九年麥哲倫帶領五艘船出航,但是一五二二年只有一艘回到西班牙,二百名水手只剩十八名(麥哲倫自己則是在菲律賓慘遭殺害)。這次沒那麼成功的遠征卻在全歐引起熱烈迴響。法蘭西斯・德瑞克(Sir Francis Drake)[1]於將近六十年後進行史上第二次環球航行,回程時受到熱烈的歡迎,而且還在自己的船「金鹿號」上受封騎士。但在此之後,環球航行幾乎變得相當普遍,直到史洛坎(Joshua Slocum)於十九世紀末獨自駕船環遊世界。一九六九年,羅賓・諾斯強森(Robin Knox-Johnson)自己一人馬不停蹄地完成了環球航程。要當全球第一這回事,跟獨自進行的條件產生了直接關連。

登山界也經歷了相同的歷史推進。愛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與丹曾・諾蓋(Tenzing Norgay)於一九五二年首次登上埃佛勒斯峰山頂,萊茵霍爾德・梅斯納爾(Reinhold Messner)則於一九八○年成為第一個獨自登上山頂的人(而且還沒攜帶氧氣瓶),艾莉森・哈格麗芙斯(Alison Hargreavers)則於一九九五年成為首次獨自登上山頂的女性。後面兩位登山家皆會定期與他人一同登山,就是因為想要嚐鮮的念頭,才會讓他們挑戰獨自登山。

這種模式在其他型態的極限冒險中也相當常見:要獨自進行這種活動困難多了,所以許多人會將之看成一種挑戰、一種英雄式的行為。除此之外,這些活動對於特定人群來說幾乎有種反璞歸真的感受,這些人會批評想要安靜獨處的人,但卻認為獨自冒險浪漫又驚奇。

這種行為乍看可能會有點矛盾,但是如果你想挑戰獨處,把獨處當成一趟「冒險」,可能會比安全待在家來得容易許多。如我先前所說,獨處的其中一項難處就是要面對社交圈其他人的反感和公開批評。別說「今年放假我要自己一個人獨處」,改說「我想要冒險;我要獨自挑戰走完蘇格蘭高地登山道 / 騎單車去伊斯坦堡 / 在無人島上露營」,便會有許多人產生興趣、甚至表達支持。大家可能會有點好奇、甚至覺得有趣;有些人會問「為什麼?」,認為你瘋狂錯亂的機率會低上許多。

不過我得在此先警告各位:麥哲倫、德瑞克、史洛坎與諾斯強森都是相當老練的航海家。希拉里、丹曾・諾蓋、梅斯那爾和哈格麗芙斯都是技巧純熟的登山家。在毫無經驗與知識的情況下進行極限冒險是相當危險的事,唐納德・克勞霍斯特(Donlad Crowhurst)在參加第一場黃金全球航海競賽時便發瘋死亡;他幾乎沒有單人航行的經驗,就開著沒什麼出海經歷的遊艇前往大西洋;《阿拉斯加之死》一書的主角克里斯・麥坎迪尼斯(Christ McCandless)因為無知與裝備不足而死。大膽冒險的另一面就是幼稚的愚蠢行為。「冒險」一詞代表的是,你從未嘗試過的挑戰行徑,但你也有合理的原因能相信自己能達成,前提是你必須夠勇敢、決心夠堅強、運氣也要夠好。

幾世紀以來,各色各樣的人都提到過,獨自進行某些勇敢行為後,強化了內心的自我感受。亨利・梭羅(Henry Thoreau)曾經在《湖濱散記》(Walden)一書中寫過這種力量感,他解釋自己為何要在一八四五─一八四七年間,獨居在康乃狄克州森林裡長達兩年:

我會住在森林裡,是因為我想要活的自由自在,面對人生不可避免的事實,看看自己能否從中學到奧秘,我可不希望臨死時發現自己白活了一遭。我不希望自己的生活不像生活,畏畏縮縮;我也不希望自己半途而廢,除非必要使然。我想要深刻地活著、享受生命的精髓。我要全心全意地享受生命,斬除非生命的一切,將生命逼到死角、讓它現出原型,如果後果並不好受,那我就要體會生命的惡毒,並且將這般惡毒公諸於世;如果生命賜與我美好,我變要親身體驗,在我下一趟旅程當中親口訴說。

我不想寫下一首灰心之曲,我要像頭晨光當中的公雞一樣,昂首啼叫,就算只能叫醒我的鄰居也無妨。

美國將軍兼探險家理查・柏德(Richard Byrd)也曾於自己的著作《獨自一人》(Alone)中給出了類似的解釋,他寫下了自己在南極七個月的獨自冒險:

我的目的就只有體驗;我想要完全理解那種感受……品嚐看看……體會孤獨的滋味究竟有多美妙……我想要的不只是隱私……我可以完全照我所選擇的方式生活,能使我順從的只有強風寒夜、而非任何外物,我只遵從我自己的法則。

如果這種練習獨處的方法吸引你,那我強烈建議你獨自旅行。原因很簡單,因為旅行這回事你一定會。你只需要加上「一個人」這條件,將旅行變成一場一個人的冒險就行了。根據傳說,一九二四年三度挑戰埃佛勒斯峰登頂時失蹤的登山家喬治・馬洛里(George Mallory),只要被問起為什麼要登埃佛勒斯峰,就會回答「因為山就在那裡啊」。梭羅和柏德等人的回答彷彿像在說「因為我就是我呀」。他們進行這些活動的同時不僅在探索外在世界,同時也在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柏德補充說道「走在第五大道上也可以跟在沙漠裡遊蕩一樣孤獨,但我認為若熟悉的習慣在垂手可得之處,就不可能完全自由。」

雖然我的獨自冒險較為樸實,但我發現這些冒險經歷給了我意料之外的豐富寫作材料、加強了我身為自由自治個體的感受,也提供了一種在家辦不到的高品質挑戰與自省機會。

當然,你也可以像我剛剛提到的單人冒險家一樣循序漸進。從說著相同語言的地方開始總是比較不會可怕(不過冒險程度也比較低);不搭飛機前往奧克尼群島旅遊這點子如何呢?這座蘇格蘭高地北方的樸實土地不僅美得驚人,鮮少有人前去拜訪,人口數也相當低;光是地景本身就可以給人一種孤獨的感受。或者騎著單車造訪每間中世紀大教堂,讓你的冒險多番「朝聖」的趣味?甚或是在自家花園自己一個人露營也好?

不然的話,你也可以去些已經知道怎麼去的地方、做些你喜歡做的活動:像是去大堡礁深潛、去走訪紐約畫廊、去巴黎購物、去維也納歌劇院。去個你誰也不認識、連語言也不會說的國家,這種旅程本身就會有特定的需求;當然了,如果你聽不懂身邊的人在說些什麼話,「孤獨」的感受就會進一步加深——這麼一來不小心偷聽到別人對話的風險就小了,你就不會不小心跟人聊起兩句、打斷他人的獨處時光。另一方面,發掘自己在這種場合下怡然自得的能力,甚至能讓人感到更有自信。

獨自旅行的目的就是要期待一種全新的樂趣、挑戰自己的極限。可以獲得的報酬便為兩種層面的自由感受:你不僅能瞭解自己、在舒適圈外讓自己開心,甚至還能獲得一種更深層的成就感。你做了一件大多數人都不敢做的事。獨自旅遊能給你這兩種自由感,還能讓不敢這麼做的人產生仰慕之情、甚或是嫉妒。現代社會似乎有種永無止盡的慾望,想瞭解獨自旅行這回事。大量的演講、電影、自傳、小說和照片會以有此經驗的人為主題,或者作者就曾經有過這類經驗。這些作品在在證實,如果人能夠完成自認為勇敢(若克服了嚇人的片刻更好)、他人認為很了不起的事,那麼便能在創意與心理層面大放異彩。「挑戰自己的極限」,其實同時也是在擴張自己的極限。挑戰過這些「新手級」獨處經驗後,整個世界都在等著你。說不定你會跟梭羅有相同的心得,你「永遠找不到一個比孤獨更讓人怡然自若的伴侶」。

這個社會深深相信旅行能「拓展視野」。如果獨自進行的體驗真能給你比多人進行更強烈的感受,這麼說起來,獨自旅行就會比團體旅行、甚至是兩人自助旅行更能拓展視野。

我們大半人都懷抱著夢想,想完成找不到人跟你一起做的事。答案很簡單:那就自己去挑戰吧。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我們使用越來越多的社群媒體,是因為我們都在避免孤獨。

亞里斯多德說:「極度幸福的人很少是孤獨的,因為人類是群居的動物,本質上仍想要與他人一同生活。」──真的是如此嗎?

1976年,藏傳佛教傑尊瑪丹津・葩默(Jetsunma Tenzin Palmo)在喜馬拉雅山的山洞裡頭住了二十年,仍然保有健康與活力,至今仍不斷爭取佛教女性的宗教權。

2005年,艾倫・麥克阿瑟(Ellen MacArthur)打破單人帆船環球紀錄,自己獨處71天14小時18分又33秒,不凡成績獲英女王策封為爵士。

1929年,美國探險家理查・柏德(Richard Byrd)獨自飛越南極:「我想要完全體會孤獨的滋味究竟有多美妙。」

在英國,有超過一千三百萬人如果身邊沒手機就會產生焦慮和恐慌──

現今社會對個人自由及個人主義的重視達到歷史高峰,

但為什麼「孤獨」依舊被視為負面、對獨處的恐懼又從何而來?

作者莎拉・梅特蘭追尋孤獨的歷史,從啟蒙時代到浪漫主義,從羅馬帝國到二十一世紀,看見人們亙古以來如何形塑並面對孤獨;加以提出八個練習獨處的輕巧方案,你便可能會開始喜歡上獨處,並開始感受到獨處的好處與樂趣。

梭羅說:「你永遠找不到一個比孤獨更讓人怡然自若的伴侶。」──試過了就知道。

▍****人生學校 ▍****The School of Life

「人生學校」的全新系列自助書籍,帶領我們深入探討生命最為棘手的議題,內容充實、深具實用性且療癒人心。本套書也充分證明了「自助」二字並非膚淺無深度或過度理想性的代名詞。──人生學校創始人|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人生學校教導我們如何用更新穎的方式取得無價的人生智慧。──《週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系列書籍致力於探索生命中的大哉問:「如何找到實現自我的工作?」「人類能否知曉過去?」「人際關係為何難以掌握?」「若是我們能改變世界,需要做出改變嗎?」人生學校的總部設立於倫敦,並在全球廣設分部,致力提供課程、療程、書籍及相關服務,試圖幫助學員開創更為圓滿的人生。雖然無法盡善盡美回答所有的問題,但期待能引導各位透過哲學、文學、心理學及視覺藝術等多元的人文思想,刺激啟發、滋養並撫慰人們的生命。

※※作者簡介※※

作者莎拉・梅特蘭Sara Maitland

生於一九五○年,英國作家,曾就讀於牛津大學,現居住於蘇格蘭加羅威。

著有多本科幻小說,包括榮獲毛姆文學獎的《耶路薩冷的女兒》(Daughter of Jerusalem),以及《沈默之書》(A Book of Silence)《森林的耳語》(Gossip from the Forest)等數本非小說類書籍。

譯者徐昊

台大外文系、師大翻譯所畢業,興趣為(獨自)旅遊、運動,

藉由語言與文字穿梭於不同文化之間,探索其中的差異和樂趣。

現為喜歡享受孤獨滋味的自由譯者。

※※前言※※

在享受獨處之前

你打開了一本書,一本「宣稱」會教你怎麼獨處的書。

為什麼?

要獨處相當簡單,不用書也辦得到。以下便是幾個簡單的方式:

走進浴室,鎖門沖澡,這就是獨處。

開車(或走路、慢跑、騎腳踏車、甚至是游泳)到某個地方,這就是獨處。

半夜醒來(睡覺時當然是完全獨處的,就算你的枕邊躺了另一個人,你也完全不會意識到他的存在,所以就先暫時別管這件事),別打開燈,坐在黑暗之中,這也是獨處。

我們稍微把範圍擴大一些。想想一些通常會有其他人陪你進行的活動:看電影、上館子、鄉間漫步甚或是出國旅遊等等,如果只有你一個人的話呢?

事先計劃一下,其實沒有那麼困難,你絕對知道要怎麼做這些事情。

那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你要讀這本書?

當然了,我沒辦法回答。至少我不知道你個人的答案,但我想得出幾個可能動機:

因為某些原因(有好有壞,最糟的情形則是喪親或喪友),你一般的社交圈解散了;你必須面對意料之外的孤立局面,你擔心自己的資源不足,因此勇敢地嘗試些可能選項。你將會加入目前數量快速增加的一種群體:英國的獨居比例自一九六一年至二○一一年,已從十二%成長至三十%。

你熟識的人選擇了較為孤獨的生活方式──而且他們沒找上你,自己一個人去進行了某些活動,時間可能長、可能短;你沒辦法覺得吃醋,因為他也沒有找上其他人;你只是有點擔心;你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這麼奇怪的事,也不知道他們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你想要完成某件你重視的事情。很可能是某種創作,但是你發現自己難以專心;三不五時的干擾、他人的要求、忙碌的行程與社交生活、無止盡的聯絡來往讓你幾乎不可能集中注意力。你意識到除非能夠獨處,否則你不可能專心完成這件事,但你又不知道要怎麼獨處。

你想完成某件非自己一個人完成不可的事情,(單人帆船、獨自登山和隱居山林是三個常見的例子,不過也有其他可能)。你不習慣一個人、但又非一個人來進行不可,所以你想要瞭解該獨處。這類的人應該比較少;真正想做這種事的人大半都有相當的經驗,而且早已在進行計劃前就習慣一定程度的孤單。

你逐漸地發現自己不太喜歡身邊的人,但又覺得自己離不開他們,而且不可能改變這個局面;你覺得不管人際關係再貧乏、再沒價值、沒意義,都比缺乏人際關係、比孤單一人還好,但是你又有點動搖。

你或許對生態與大自然有興趣,而且開始有想要一個人走進大自然的想法,但不知道為什麼,你覺得這樣做會讓你脫離社交生活,於是想找些合理解釋。

你或許也是勇於體驗生活的人,因此你認為必須在專心一致、不受社會習俗與規範保護的情況下探索,你同意美國上將兼探險家理查・柏德(Richard Byrd),他曾解釋自己為何要獨自在南極冰冠度過一九三四年的冬天:「我的目的就只有體驗;我想要完全理解那種感受……完全照我所選擇的方式生活,能使我順從的只有強風寒夜、而非其餘外物,我只遵從我自己的法則。」當然,你不需要大老遠跑到南極洲就可以完成這個目標,只是你必須進入自己的內心深處。你覺得若沒有與自己獨處的經驗,人生就好像少了一點什麼。你想瞭解,在這般孤獨下可能會碰上什麼樣的感覺。

你有種自己也說不清楚的感受,感覺好像少了點什麼。你有種缺了一角、說不上來的揪心感覺,好像人生當中還有點不同的東西,好像有點可怕、但又有點美麗。你知道好幾世紀以來、來自各種文化、各個國家的人都曾經找到過這樣東西,而且通常都是獨自找到的。仔細想想,獨處其實簡單得可以,你閱讀這本書並非因為想學會獨處,而是因為想知道為何自己「想要獨處」;為何獨處這個主題會讓你產生渴望、卻又感到深深的不安。你想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你之所以會打開這本書,最可能的原因(其他書也一樣)是出自好奇心——怎麼會有人寫這本書?

這個問題我回答得來,所以我打算從這裡談起。

我自己一個人住,而且已經獨居超過二十年以上了。這話的意思不只代表我是單身,比起「孤單」,大多數人更可能將我的生活形容為「與世隔絕」。我家位於偏遠的蘇格蘭地區,人口密度在全歐洲是數一數二的低,而且我還住在這區最空曠的地點。英國的平均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哩六七四人(每平方公里二四六人),但我所居住的山谷裡平均每個人可分到三平方哩的面積。最近的商店在十哩之外,最近的超市則超過二十哩遠。手機在這裡收不到訊號,鮮少有車經過我家四分之一哩下方的單行路。通常我一整天連一個人都看不到。我愛這種生活。

不過,我並非一向都過著獨居生活。我家是大家庭,一共六個小孩,年紀相差不遠,簡直就像一整窩小狗一樣調皮搗蛋。我們家靜不太下來,大家的個性也稱不上內向,我們相當情緒化、愛吵架、卻也溫馨又互動頻繁。我跟每個手足都有根深蒂固的情感。一九六八年,我開始上學,充分享受了刺激又混亂的學生生活。接著我結了婚,生了兩個小孩。我成為作家。我有許多朋友,友誼至今仍是我人生重要的核心價值。我的過去看起來跟獨居生活完全扯不上邊,也不太能幫助我習慣住在蘇格蘭嚴峻高沼上的生活。

後來,寂靜讓我大開眼界;閉上嘴巴、按下停止鍵、踏入一片空白當中,人性靈魂、身分與個性彷彿受到不同的洗禮。我對寂靜產生興趣,因為它是一種遺失的文化現象,是一種美麗的東西,是一個空間,不同人在裡頭為了不同理由不斷重複探索、都能獲得大異其趣的結果。我開始把自己的生活當做實驗室,測試我的想法、體驗成果。訝異的是,我發現我喜歡寂靜。寂靜適合我,而我貪婪地想要更多。為了進一步尋找寂靜,我找到這座山谷,並將一座舊牧羊人的農舍改建成屋子,於二○○七年搬入。

我在二○○八年出版了一本以寂靜為主題的作品《寂靜之書》(A Book of Silence)。它既是一本文化歷史,也是本個人回憶錄,並融合兩種文類的形式。但是,它所形成的樣貌卻跟我一開始設想的完全不同。雖然主題應該是「寂靜」,但是「孤單」也不知不覺地滲入其中,書出版後也引起了許多批評,指出書中從頭到尾都沒有清楚區分兩者,我現在想來也認為合理。的確,寂靜和孤單的界限容易模糊,因此讓讀者感到困惑。舉例來說,我在《寂靜之書》中探討寂靜對生理和心理造成的影響,從感官知覺的提升(食物的美味度、極熱或極冷的感受),到幻聽和自制力大損的奇特現象等等。其他過著寂靜生活的人,以及我本人在沙漠和高山等地時,都經常表示曾經感受到這種效果。但是,有一些評論家認為這些並不是寂靜的影響,而是孤單、獨處的影響。在該書出版之後,我也開始收到讀者來函詢問建議……而且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們想要的不是與寂靜相關的建議,而是獨處的建議。

之所以會有這種情形發生,一部分是因為「寂靜」(silence)一詞有兩個以上不同的意思。連《牛津英語辭典》對於「寂靜」一詞都有兩個互不相容的定義:寂靜可以定義為缺乏任何聲音,或缺乏語言。對許多人來說(包括我),風聲、水聲等「自然的聲音」不會「打破」寂靜,但說話就會。介於兩者之間的人為聲音(飛機引擎聲、遠方傳來的車聲)會激起情緒感受,進而打破寂靜,不過同樣音量的自然聲音卻不會。

不過,寂靜和孤獨之所以會分不清不只因為定義。對我來說,寂靜和孤單密不可分,我不用特別劃清界線、也沒這個必要,不過對許多人來說兩者卻有著明顯的界線。有人會安靜地群聚在一塊,這就是證據,例如天主教特拉普會的修道院,或是貴格會的聚會等等:

寂靜的禮拜是本會的基石。我們追尋的是群體的寂靜,以讓上帝的靈魂醍醐灌頂,找到心靈的平靜、新的人生目標,並對上帝的造物感到驚奇。

有些人在禮拜時可能會想以言語表達感動:任何人都可以這麼做,因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貴格會沒有祭司、也沒有階級,因為我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與上帝接觸。

其實大半人都曾經有過這種寂靜但不孤單的體驗,只不過更為單純、更不容易有自覺:舉例來說,你可以陪在非常親密的人身邊好幾個小時,連話都沒必要說;餵奶給小嬰兒和坐在瀕死之人身邊,兩者都是親密交流的寂靜體驗。同樣地,也有些獨處卻不安靜的情況,像是自己看電視、或是鄰居製造出大量噪音等等。

另外也有些沒那麼情緒激昂的情境:跟他人騎單車出遊時,雖然安靜但顯然不是獨處;自己哼著小曲或在散步時叫喚小狗,則是獨處但不安靜的情況。

《六隻天鵝》(The Six Swans)是我最喜歡的童話故事之一:為了拯救被施以魔咒變成鳥的哥哥們,女主角必須在七年內一句話都不說(另外還要用花替每位哥哥做出一件背心)。她獨自度過了前半部難關:她躲到森林深處,坐在樹枝上縫衣。後來有一天有位國王騎馬經過、愛上了她,娶她為妻並帶她回到宮殿裡。他們生了三個小孩,但她還是不發一語。她碰上了悲慘的命運,但依然信守誓言。最後,她因為拒絕說話被當成女巫、即將被綁上木樁燒死時,七年的時限總算到了;他的哥哥們擺脫咒語,並拯救了她。女主角通過了兩個不同的試煉:第一次是孤立於世,第二次則是高度社交情境,兩者的對比相當強烈又安排刻意,而這兩種情況下她都保持了寂靜。

很明顯這兩種寂靜並非相同。但是,我還是相當疑惑、還是不太懂得如何區分兩者。因此,在寫完了一本有關寂靜的書之後,我決定來寫一本以孤獨為主題的書。就是這樣。我會寫出這本書,是因為我認為有些跟獨處相關的社會與心理問題極需解決,是因為我想要緩和大家對孤獨的恐懼、幫助大家享受獨處時光。

※※目錄※※

CHAPTER 1|INTRODUCTION 【前言】:在享受獨處之前

CHAPTER 2|追尋「孤獨」的歷史

CHAPTER 3|找回對「孤單」的平衡態度

CHAPTER 4|獨處的快樂:練習獨處的八個方案

CHAPTER 5|CONCLUSION【結論】:一場屬於你的冒險

延伸閱讀

※※內文摘錄※※

聖安東尼:憑著享受的決心追求內心之山

歷史上大多將聖安東尼(Anthony the Great)視為史上第一位基督教隱士,還是隱修制度之父。他在二八五年前往埃及沙漠,並於庇斯比爾(Pispir)的荒廢堡壘裡頭過著二十年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他的朋友兼自傳作者亞他那修(Athanasius)詳細描述了他脫離這段漫長孤獨生活的過程。安東尼宣布結束獨居生活,並且派人找了當地工人來拆下他保護用的「防禦工事」,此舉吸引一群好奇的民眾,亞他那修表示民眾都很「訝異」地發現他並沒有骨瘦如柴或精神錯亂,最後他露面時身體健康,而且腦袋正常得很。

雖然大家都不看好他的精神狀況,但安東尼的餘生非常正常;他活到相當高齡(根據傳說是一○五歲,而且當時的預期壽命比現在短多了),獨居於沙漠當中,身心都相當活躍,所以很明顯可以看出他的健康無虞。他離開庇斯比爾後花了五、六年的時間分享經驗、訓練人才、組織新運動,並在他住的舊堡壘附近引起熱潮。他成功建立起了創新的靈修方式,並打造出未來三世紀的沙漠隱修運動(後來經過修改傳入歐洲,變成了修道院形成的幕後推手),種種成就證明孤獨對他的精神狀況根本沒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

授業解惑的日子之後,他再次退回獨居生活,憑著「享受的決心」追求他口中的「內心之山」。第二段獨居的日子長達四十五年,直到他辭世為止,不過不像在庇斯比爾那段時間一樣極端、嚴苛。他並不會刻意限制,不與來造訪他的人碰面談天,還會回到庇斯比爾的聚落,據亞他那修所說甚至還去了兩次亞歷山卓。他受到眾人敬愛,一部分原因是他風趣和心如止水的個性。

奇怪的是,雖然他一輩子都很正常,但卻還是無法推翻常人認為孤獨會逼瘋人的恐懼。

安東尼的一生先從受訓開始,過了一段極端孤獨的生活,接著又從事教職與公務,最後則淡出社會再次隱居。他的故事在各種文化中傳頌。而丹津・葩默(Jetsunma Tenzin Palmo)便是個步上安東尼後塵的現代佳例。

瑪丹津・葩默:山洞獨居生活二十年

出生於英國的傑尊瑪丹津・葩默是一位藏傳佛教的比丘尼,而且八成是現代數一數二著名的獨居修行者。她在一九四三年於哈特弗德郡出生,在二十歲時移居印度開始受訓,她是寺院超過一百名比丘裡唯一一名比丘尼。毫不意外地,她發現這種生活相當困難,自己因為性別而無法接受高等教育或獲得他人尊重,於是她逐漸展開獨居生活。一九七六年起,她在喜馬拉雅山的山洞裡頭住了二十年,當中至少有三年的時間完全孤立於世。雖然她的獨居生活畫下了最突然、看似最糟糕的句點(警察有天突然抵達,表示她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前往最近的城鎮,因為她的簽證已經過期,必須出國),但是她仍然處變不驚、保持了身心健康。此外,她回到社會時也下定了決心,決定要改善佛教比丘尼的地位。接下來的數年間,她在歐洲教書、講課和募款,於二○○○年在印度喜馬偕爾邦興建了道久迦措林尼寺。她跟安東尼一樣,在這段教課與和組織活動的日子過後,決定再次「引退」,重返獨居生活。

如同安東尼,她不僅頭腦相當正常清楚,還有著仁慈又有點諷刺的幽默感。她有耐心、機智又口條有理,而且許多張她七十歲的照片看起來都相當健康有活力。顯而易見,她是個很厲害的講者和教師,至今仍不斷爭取佛教女性的宗教權,而且成果還相當豐碩。

獨處者憑著自由意識而選擇

可惜,有幾名擁抱孤獨生活的人的確變得相當精神錯亂,如瑪格麗特・羅克(Marguerite de la Rocque),她於一六四一年在聖羅倫斯海道上的小島滯留了兩年,還遭受攻擊、被惡魔纏身,不過她在回法國的途中便康復了。或者是據傳為《魯賓遜漂流記》的原型亞歷山卓・賽爾寇克(Alexander Selkirk),他在獲救後一直無法重返社會,居住在蘇格蘭的一座洞窟裡頭。不過,當然也是有人沒花任何時間獨處,但卻發了瘋。整體而言,我找不到證據能證明獨居之人特別容易發瘋、得慢性病或早死,不過我承認這種情形相當難以數據呈現。雖然想要獨處就必須先經過緊繃的階段、解決恐懼的問題,不過獨處可能會帶來益處,而且絕對對健康無害,但前提是獨處者是憑著自由意識選擇的。有許多表示獨處會危害身心的「科學證據」是來自禁閉目標的研究。毫無疑問,強制懲罰性的獨處絕對會危害人類精神,而且還可能演變成特別嚴重的精神病。但是,將自由選擇踏入未知荒野的探險家、或自我探索內心深處的靈學體驗,拿來跟囚犯受的苦難相比,一邊就像是期待懷孕已久的女性總算有了孩子,還有旁人的支持與鼓勵,一邊則是被強暴而懷孕的女性,只有恥辱與貧窮陪伴。當然,沒人會認為這兩者有相同的感受。

所以,對孤獨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恐懼,而且這份恐懼當中還經常參雜著他人的嘲弄與批判。決定探索獨處領域的人,可以預料自己會遭到他人批評瘋狂、自私和愚蠢;當然,這三種元素早就深埋於我們的個性裡頭,並且可能藉機剝奪掉我們的喜悅、自信與信仰;因此瘋狂、自我中心與愚蠢便自空缺當中取而代之。比起獨處,恐懼還比較有可能會危害健康。

一個人的旅行

奇特的是,最不容易受到批評的獨處型態,竟然也是最危險的一種:單獨冒險。我覺得相當奇怪,為何選擇在舒適的家中獨處的人經常會被視為怪胎,但選擇獨自前往雪線上數千呎的高山、或乘著小船在太平洋中央漂浮的人會被視作英雄?我實在想不通原因;或許是因為許多人不理解(也不想理解)「獨處」到底是為了什麼,但是卻對「當第一」的心態相當有共鳴。既然世界上的每個角落幾乎都被探索過了,在特別艱困的條件下探險似乎變成了新的潮流。

環球航行便是個此現象的好例子:一五一九年麥哲倫帶領五艘船出航,但是一五二二年只有一艘回到西班牙,二百名水手只剩十八名(麥哲倫自己則是在菲律賓慘遭殺害)。這次沒那麼成功的遠征卻在全歐引起熱烈迴響。法蘭西斯・德瑞克(Sir Francis Drake)[1]於將近六十年後進行史上第二次環球航行,回程時受到熱烈的歡迎,而且還在自己的船「金鹿號」上受封騎士。但在此之後,環球航行幾乎變得相當普遍,直到史洛坎(Joshua Slocum)於十九世紀末獨自駕船環遊世界。一九六九年,羅賓・諾斯強森(Robin Knox-Johnson)自己一人馬不停蹄地完成了環球航程。要當全球第一這回事,跟獨自進行的條件產生了直接關連。

登山界也經歷了相同的歷史推進。愛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與丹曾・諾蓋(Tenzing Norgay)於一九五二年首次登上埃佛勒斯峰山頂,萊茵霍爾德・梅斯納爾(Reinhold Messner)則於一九八○年成為第一個獨自登上山頂的人(而且還沒攜帶氧氣瓶),艾莉森・哈格麗芙斯(Alison Hargreavers)則於一九九五年成為首次獨自登上山頂的女性。後面兩位登山家皆會定期與他人一同登山,就是因為想要嚐鮮的念頭,才會讓他們挑戰獨自登山。

這種模式在其他型態的極限冒險中也相當常見:要獨自進行這種活動困難多了,所以許多人會將之看成一種挑戰、一種英雄式的行為。除此之外,這些活動對於特定人群來說幾乎有種反璞歸真的感受,這些人會批評想要安靜獨處的人,但卻認為獨自冒險浪漫又驚奇。

這種行為乍看可能會有點矛盾,但是如果你想挑戰獨處,把獨處當成一趟「冒險」,可能會比安全待在家來得容易許多。如我先前所說,獨處的其中一項難處就是要面對社交圈其他人的反感和公開批評。別說「今年放假我要自己一個人獨處」,改說「我想要冒險;我要獨自挑戰走完蘇格蘭高地登山道 / 騎單車去伊斯坦堡 / 在無人島上露營」,便會有許多人產生興趣、甚至表達支持。大家可能會有點好奇、甚至覺得有趣;有些人會問「為什麼?」,認為你瘋狂錯亂的機率會低上許多。

不過我得在此先警告各位:麥哲倫、德瑞克、史洛坎與諾斯強森都是相當老練的航海家。希拉里、丹曾・諾蓋、梅斯那爾和哈格麗芙斯都是技巧純熟的登山家。在毫無經驗與知識的情況下進行極限冒險是相當危險的事,唐納德・克勞霍斯特(Donlad Crowhurst)在參加第一場黃金全球航海競賽時便發瘋死亡;他幾乎沒有單人航行的經驗,就開著沒什麼出海經歷的遊艇前往大西洋;《阿拉斯加之死》一書的主角克里斯・麥坎迪尼斯(Christ McCandless)因為無知與裝備不足而死。大膽冒險的另一面就是幼稚的愚蠢行為。「冒險」一詞代表的是,你從未嘗試過的挑戰行徑,但你也有合理的原因能相信自己能達成,前提是你必須夠勇敢、決心夠堅強、運氣也要夠好。

幾世紀以來,各色各樣的人都提到過,獨自進行某些勇敢行為後,強化了內心的自我感受。亨利・梭羅(Henry Thoreau)曾經在《湖濱散記》(Walden)一書中寫過這種力量感,他解釋自己為何要在一八四五─一八四七年間,獨居在康乃狄克州森林裡長達兩年:

我會住在森林裡,是因為我想要活的自由自在,面對人生不可避免的事實,看看自己能否從中學到奧秘,我可不希望臨死時發現自己白活了一遭。我不希望自己的生活不像生活,畏畏縮縮;我也不希望自己半途而廢,除非必要使然。我想要深刻地活著、享受生命的精髓。我要全心全意地享受生命,斬除非生命的一切,將生命逼到死角、讓它現出原型,如果後果並不好受,那我就要體會生命的惡毒,並且將這般惡毒公諸於世;如果生命賜與我美好,我變要親身體驗,在我下一趟旅程當中親口訴說。

我不想寫下一首灰心之曲,我要像頭晨光當中的公雞一樣,昂首啼叫,就算只能叫醒我的鄰居也無妨。

美國將軍兼探險家理查・柏德(Richard Byrd)也曾於自己的著作《獨自一人》(Alone)中給出了類似的解釋,他寫下了自己在南極七個月的獨自冒險:

我的目的就只有體驗;我想要完全理解那種感受……品嚐看看……體會孤獨的滋味究竟有多美妙……我想要的不只是隱私……我可以完全照我所選擇的方式生活,能使我順從的只有強風寒夜、而非任何外物,我只遵從我自己的法則。

如果這種練習獨處的方法吸引你,那我強烈建議你獨自旅行。原因很簡單,因為旅行這回事你一定會。你只需要加上「一個人」這條件,將旅行變成一場一個人的冒險就行了。根據傳說,一九二四年三度挑戰埃佛勒斯峰登頂時失蹤的登山家喬治・馬洛里(George Mallory),只要被問起為什麼要登埃佛勒斯峰,就會回答「因為山就在那裡啊」。梭羅和柏德等人的回答彷彿像在說「因為我就是我呀」。他們進行這些活動的同時不僅在探索外在世界,同時也在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柏德補充說道「走在第五大道上也可以跟在沙漠裡遊蕩一樣孤獨,但我認為若熟悉的習慣在垂手可得之處,就不可能完全自由。」

雖然我的獨自冒險較為樸實,但我發現這些冒險經歷給了我意料之外的豐富寫作材料、加強了我身為自由自治個體的感受,也提供了一種在家辦不到的高品質挑戰與自省機會。

當然,你也可以像我剛剛提到的單人冒險家一樣循序漸進。從說著相同語言的地方開始總是比較不會可怕(不過冒險程度也比較低);不搭飛機前往奧克尼群島旅遊這點子如何呢?這座蘇格蘭高地北方的樸實土地不僅美得驚人,鮮少有人前去拜訪,人口數也相當低;光是地景本身就可以給人一種孤獨的感受。或者騎著單車造訪每間中世紀大教堂,讓你的冒險多番「朝聖」的趣味?甚或是在自家花園自己一個人露營也好?

不然的話,你也可以去些已經知道怎麼去的地方、做些你喜歡做的活動:像是去大堡礁深潛、去走訪紐約畫廊、去巴黎購物、去維也納歌劇院。去個你誰也不認識、連語言也不會說的國家,這種旅程本身就會有特定的需求;當然了,如果你聽不懂身邊的人在說些什麼話,「孤獨」的感受就會進一步加深——這麼一來不小心偷聽到別人對話的風險就小了,你就不會不小心跟人聊起兩句、打斷他人的獨處時光。另一方面,發掘自己在這種場合下怡然自得的能力,甚至能讓人感到更有自信。

獨自旅行的目的就是要期待一種全新的樂趣、挑戰自己的極限。可以獲得的報酬便為兩種層面的自由感受:你不僅能瞭解自己、在舒適圈外讓自己開心,甚至還能獲得一種更深層的成就感。你做了一件大多數人都不敢做的事。獨自旅遊能給你這兩種自由感,還能讓不敢這麼做的人產生仰慕之情、甚或是嫉妒。現代社會似乎有種永無止盡的慾望,想瞭解獨自旅行這回事。大量的演講、電影、自傳、小說和照片會以有此經驗的人為主題,或者作者就曾經有過這類經驗。這些作品在在證實,如果人能夠完成自認為勇敢(若克服了嚇人的片刻更好)、他人認為很了不起的事,那麼便能在創意與心理層面大放異彩。「挑戰自己的極限」,其實同時也是在擴張自己的極限。挑戰過這些「新手級」獨處經驗後,整個世界都在等著你。說不定你會跟梭羅有相同的心得,你「永遠找不到一個比孤獨更讓人怡然自若的伴侶」。

這個社會深深相信旅行能「拓展視野」。如果獨自進行的體驗真能給你比多人進行更強烈的感受,這麼說起來,獨自旅行就會比團體旅行、甚至是兩人自助旅行更能拓展視野。

我們大半人都懷抱著夢想,想完成找不到人跟你一起做的事。答案很簡單:那就自己去挑戰吧。

More books from Motivational

Cover of the book Kicking Cancer to the Curb! by 莎拉.梅特蘭
Cover of the book 不只是怪,可能是病了:認識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 by 莎拉.梅特蘭
Cover of the book Stop Drinking!: Practical Solutions to Control Alcohol and Change Your Life by 莎拉.梅特蘭
Cover of the book How to Get What You Want and Want What You Have by 莎拉.梅特蘭
Cover of the book The Year of Living Happy by 莎拉.梅特蘭
Cover of the book 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My Resolution by 莎拉.梅特蘭
Cover of the book 大器可以晚成:當世界沉迷年少得志,耐心是你成功的本事 by 莎拉.梅特蘭
Cover of the book Fiducia in se stessi by 莎拉.梅特蘭
Cover of the book Diet for Divine Connection by 莎拉.梅特蘭
Cover of the book Autobiography of a Restless Mind by 莎拉.梅特蘭
Cover of the book Cristiano Ronaldo: 7 Tips from the Iconic CR7 by 莎拉.梅特蘭
Cover of the book El hombre mas rico de Babilonia para nuestra epoca by 莎拉.梅特蘭
Cover of the book Women's Guide To One Million In The Bank by 莎拉.梅特蘭
Cover of the book Kickstart Your Life with NLP: Flash by 莎拉.梅特蘭
Cover of the book The Exhaustion Cure by 莎拉.梅特蘭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