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 08月號/2018 第165期

活用競合策略

Periodicals, Business & Finance, Marketing & Sales
Cover of the book 經理人月刊 08月號/2018 第165期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ISBN: 6961813239165
Publisher: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August 1, 2018
Imprint: 經理人月刊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ISBN: 6961813239165
Publisher: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August 1, 2018
Imprint: 經理人月刊
Language: Chinese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超越競爭,合作共存

今年7月,微軟(Microsoft)市值突破8000億美元,不但創下公司歷史新高,也加入了Apple、Google、Amazon的行列,似乎又「潮」了起來。 仔細推算,微軟的這條市值倍增曲線,發生的時間段,幾乎就與薩帝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接任執行長的時間重疊。2014年2月,來自印度的納德拉,成為微軟創立以來第三位執行長;同年底,微軟市值約4000億美元(同時期蘋果市值約6600億美元)。到了2018年7月下旬,微軟市值已經翻了一番。 在著作《刷新未來》裡,納德拉除了談自己的生平,談微軟如何將觸角延伸至雲端、人工智慧、跨平台技術等科技技術領域,更多談及了企業文化的轉型,如何讓微軟的所有利害關係者,從企業內部到外部,從員工、消費者、客戶到競爭者,都覺得微軟「不一樣」了。 書中提到,「我就任執行長後兩個月,就宣布將在(蘋果)iOS提供Office服務。」而內部對於新領導的做法果然也出現雜音:「關起門來,我確實聽到一些反彈聲音。抗拒的理由可以用賽局理論解釋,以數學模型解釋合作與衝突。合作太常被視為一種零和競賽,其中一方的利益就是另一方的損失。但我不這麼認為。如果做得對,合作會把每個人的餅都做大,對顧客來說當然是如此,對合作的雙方也是。」 從競爭的角度看,讓蘋果設備可以使用微軟的產品,顧客與蘋果的黏著性會愈高。然而,從顧客的角度來看,既然蘋果的設備與微軟產品不相容,那我找到微軟的替代品就好。因此,納德拉的抉擇很清楚:「我們的一項當務之急,就是確保10億用戶的需求都得到滿足,不管他們選擇哪種手機或平台,這樣我們才能持續成長。為達到這個目標,有時候我們必須和過去的競爭對手言歸於好、追求意料之外的新合作關係。」 納德拉採取的成長策略之一,就是我們這期封面故事的主題:在市場變動快速,產業界線日益模糊的時代裡,企業想要挺得住動盪,都必須學會且靈活運用這兩個關鍵字:co-opetition(競爭且合作)與frenemies(亦敵亦友)。借用政治或外交領域的說法,就是「沒有永遠的盟友或敵人,只有永久的利益」。 競合,是趨勢的必然,更是迫切的現實。《經濟學人》在2015年一篇專欄〈Managing partners〉裡就提到,企業必須更善於「拉幫結派」,管理聯盟或夥伴,這背後有4個推力:1.在某些產業裡,開發新科技(如汽車的燃料電池)的成本非常高,即使是最大的公司也無法獨力承擔;2.西方國家需要尋找在地夥伴,開發新市場,新興市場也需要與西方企業結盟,走向國際;3.跨產業、供應鏈上下游的結盟愈來愈常見;4.消費者需求變化大、品牌忠誠度低,線上線下都需要跨領域結盟,吸引顧客上門。 如果你始終沒搞懂賽局理論,覺得太數學、太複雜;或者試著要說明何謂賽局時,始終只能停留在「囚徒困境」的例子,那麼「競合」就是賽局理論的商場應用版,可能會改變你經營事業的想法,甚至調整你待人處事的風格。 總編輯 齊立文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超越競爭,合作共存

今年7月,微軟(Microsoft)市值突破8000億美元,不但創下公司歷史新高,也加入了Apple、Google、Amazon的行列,似乎又「潮」了起來。 仔細推算,微軟的這條市值倍增曲線,發生的時間段,幾乎就與薩帝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接任執行長的時間重疊。2014年2月,來自印度的納德拉,成為微軟創立以來第三位執行長;同年底,微軟市值約4000億美元(同時期蘋果市值約6600億美元)。到了2018年7月下旬,微軟市值已經翻了一番。 在著作《刷新未來》裡,納德拉除了談自己的生平,談微軟如何將觸角延伸至雲端、人工智慧、跨平台技術等科技技術領域,更多談及了企業文化的轉型,如何讓微軟的所有利害關係者,從企業內部到外部,從員工、消費者、客戶到競爭者,都覺得微軟「不一樣」了。 書中提到,「我就任執行長後兩個月,就宣布將在(蘋果)iOS提供Office服務。」而內部對於新領導的做法果然也出現雜音:「關起門來,我確實聽到一些反彈聲音。抗拒的理由可以用賽局理論解釋,以數學模型解釋合作與衝突。合作太常被視為一種零和競賽,其中一方的利益就是另一方的損失。但我不這麼認為。如果做得對,合作會把每個人的餅都做大,對顧客來說當然是如此,對合作的雙方也是。」 從競爭的角度看,讓蘋果設備可以使用微軟的產品,顧客與蘋果的黏著性會愈高。然而,從顧客的角度來看,既然蘋果的設備與微軟產品不相容,那我找到微軟的替代品就好。因此,納德拉的抉擇很清楚:「我們的一項當務之急,就是確保10億用戶的需求都得到滿足,不管他們選擇哪種手機或平台,這樣我們才能持續成長。為達到這個目標,有時候我們必須和過去的競爭對手言歸於好、追求意料之外的新合作關係。」 納德拉採取的成長策略之一,就是我們這期封面故事的主題:在市場變動快速,產業界線日益模糊的時代裡,企業想要挺得住動盪,都必須學會且靈活運用這兩個關鍵字:co-opetition(競爭且合作)與frenemies(亦敵亦友)。借用政治或外交領域的說法,就是「沒有永遠的盟友或敵人,只有永久的利益」。 競合,是趨勢的必然,更是迫切的現實。《經濟學人》在2015年一篇專欄〈Managing partners〉裡就提到,企業必須更善於「拉幫結派」,管理聯盟或夥伴,這背後有4個推力:1.在某些產業裡,開發新科技(如汽車的燃料電池)的成本非常高,即使是最大的公司也無法獨力承擔;2.西方國家需要尋找在地夥伴,開發新市場,新興市場也需要與西方企業結盟,走向國際;3.跨產業、供應鏈上下游的結盟愈來愈常見;4.消費者需求變化大、品牌忠誠度低,線上線下都需要跨領域結盟,吸引顧客上門。 如果你始終沒搞懂賽局理論,覺得太數學、太複雜;或者試著要說明何謂賽局時,始終只能停留在「囚徒困境」的例子,那麼「競合」就是賽局理論的商場應用版,可能會改變你經營事業的想法,甚至調整你待人處事的風格。 總編輯 齊立文

More books from Marketing & Sales

Cover of the book Native Advertising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Customer CEO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Launch Checklist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Lucrative Affiliate Marketing Secrets Revealed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How to Manage Direct Mail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Chief Culture Officer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Der Einfluss der Produktkategorie auf das Erleben und Verhalten in eShops: Eine empirische Studie zum User-Tracking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Free Traffic For Broke Marketers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Tekrum Marketing Plan for Malaysia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Social Media Marketing All-in-One For Dummies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Speed Success Secrets For Internet Marketing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Finanzielle Bewertung von Marken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The 7 Secrets of Influence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Get Rich in Your Niche - How to Make More Money Dominating Small, Specialty Markets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Cover of the book Women in Public Relations by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