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尖上的世界史:形塑民族、歷史和文明的故事力量

THE WRITTEN WORLD: The Story of Literature and How It Shaped History

Fiction & Literature, Literary Theory & Criticism, Nonfiction, History
Cover of the book 筆尖上的世界史:形塑民族、歷史和文明的故事力量 by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圓神出版事業機構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ISBN: 3219861372556
Publisher: 圓神出版事業機構 Publication: July 1, 2018
Imprint: 究竟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ISBN: 3219861372556
Publisher: 圓神出版事業機構
Publication: July 1, 2018
Imprint: 究竟出版
Language: Chinese

哈佛大學人氣課程「Hum 10人文經典」講師權威作品,關於書寫最波瀾壯闊的身世追尋之旅!
最驚人的十六幕,是文學的故事,也是世界的歷史。

因為閱讀,我們得以與過去交談,和未來對話。
隨著書寫,帝國興衰起落、哲學與政治的烈焰騷動世界,宗教信仰澤披人間。
這是史上最沛然莫之能禦的偉大革新、傳奇發明,
令所有嗜讀之人再三流連的記憶、想像、創造與冒險!

一名吟遊詩人的史詩故事,造就一個橫跨歐亞非的龐大王朝興起。
一個待解散工會的重整宣言,成為發動革命、震撼歷史進程的基礎概念。
幾名不聽話學生的紀錄,讓老師的教誨徹底翻轉哲學與宗教世界。
一本輕薄短小的書本,導致擁有兩千年輝煌歷史、科學與文化的帝國滅亡。
一位印刷廠工頭對技術的熱愛,激勵殖民地獨立成為現代強國。

如果世界沒有書寫,人類的歷史將因此截然不同,大多數哲學和政治思想也將不復存在,幾乎所有宗教信仰更將徹底消失……

人類早期書寫系統因為難以精通,只有一小群抄寫員能控制蒐集來的故事,卻間接保存了帝國的文化、造就中東和希臘的字母革命;佛陀、孔子、蘇格拉底和耶穌拒絕寫下任何東西,卻使其門生發展出新的書寫風格,撼動哲學與宗教的發展;書寫受到更容易學習的創新技術支持,讓日本的紫式部和西班牙的塞凡提斯,創造出《源氏物語》和《唐吉訶德》的新文學小說類型;紙張革命從中國傳播到中東,降低了文學成本,從而使得紙張和印刷術的運用更廣泛,人類發展也隨著報紙及《共產黨宣言》般的新文本,進入大量生產和讀寫能力普及化的時代,看見新的政權與國家的誕生。

從《伊里亞德》到JK.羅琳的《哈利波特》,本書收錄十六隻筆創造的經典作品,敘述四千年來的文學故事及發展,也講述書寫技術的革命,如何從根本上改變世世代代的生活、加速歷史的進程。更帶讀者來趟文學朝聖之旅,在地理、歷史、文化、旅遊景點與歷史間悠遊。途中不僅探尋文學遺跡,更與考古學家、翻譯者、吟遊詩人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對話。

世界是龐大複雜的超級文本,而文學筆尖上一則又一則迷人的故事,就是理解世界的起點。

◆各界推薦

● 歷史是現在與過去之間無休止的對話。文學是哲學的戲劇化。人類的歷史、文學經驗,往往觸及人性最深處的宗教終極關懷。《筆尖上的世界史》融會貫通東西方經典,觸及人類靈魂的最深之處,在獨特的處境之下,讀者進行了品質的躍升,進而化為一種人生的實踐。我們讀畢之後,也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存在與信心。──胡忠信,歷史學家,廣播、電視主持人

● 十八世紀的歐洲世界,有一群啟蒙哲士透過書信和文章的魚雁往返,創建了一個跨越地理疆界的虛擬共和國:「文人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Letters)。

在literature尚未等同「文學」以前,這個詞彙對應的範圍遠超過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文藝作品,而是泛指一切以文字為書寫形式的作品。《筆尖上的世界史》講的就是 literature 如何塑造歷史的故事,透過十六份穿越古今東西世界的作品,告訴我們文學如何將我們的世界打造成一個書寫的世界。如同十八世紀的啟蒙哲士一般,我們仰賴文學打造思想的共和國,透過文學穿越古人的歷史迷障,溝通今人的些許心曲。倘若世界上失卻了文學,那我們終將成為思想上的孤島。──陳建守,說書 Speaking of Books創辦人

● 理解人究竟為什麼要閱讀,絕對值得一看之書!──文學女王瑪格麗特.愛特伍欲罷不能、盛讚捧讀!

● 本書不僅是豐富廣泛的調查,也是一個宏偉的冒險故事,探討文學在人類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普赫納是完美的旅伴和導遊,帶領讀者穿越浩瀚的空間與時間,讓我們明白數千年以來我們如何被自己所發明和記錄的故事形塑。──葛林.布萊,《大轉向:物性論與一段扭轉文明的歷史》作者

● 一本無與倫比、引人入勝的書……指出「偉大的書本」——以及字母、黏土刻寫板和它們賴以傳播的印刷機——如何為人類提供方向舵和船帆,以渡越無垠時間之海**。──伊萊恩.史卡里,《說出你的名字: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串音》作者**

● 從美索不達米亞到月球,本書是富有想像力、知識性且構思精妙的文明史,以故事形式講述四千年以來人類的書寫和閱讀。──路易斯.梅南德,《哲學俱樂部:美國觀念的故事》作者

● 扣人心弦的智識探索之旅。──《出版者週刊》

● 普赫納藉由以創新有趣的手法結合各種文化與文明,將文學、歷史變得更生動!並讓我們從不一樣的角度,來觀看我們習以為常的作品世界。──BookPage

● 這本書不光告訴我們文學如何塑造了四千年的世界歷史,更述說了其創造者背後的故事。文學不是一面鏡子,而是一股強大的力量。──Library Journal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胡川安(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
郝譽翔(作家)
陳夏民(出版人)
黃崇凱(小說家)
蕭宇辰(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共同創辦人)
謝哲青(作家及節目主持人)
──好讀推薦

作者簡介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哈佛大學戲劇、英國和比較文學、拜倫與安妮塔.韋恩講座教授,哈佛大學新課程「Hum 10人文經典」講師。得獎著作涵蓋哲學到藝術等學科,集結為暢銷的六冊《諾頓世界文學選集》。

目前在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攜手推出的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HarvardX MOOC)中,教授全球各地學生文學。現居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

譯者簡介
林金源

專職譯者,嗜好文史,優遊於花鳥蟲魚的世界,譯作有《情緒之書》《樹的智慧》《伊斯坦堡三城記》《轉角遇見經濟學》等。賜教信箱:228arthurlin@gmail.com

目錄

引  言    地出之時,窺見文學形塑的歷史    

書寫的世界地圖與年表    

第 一 章        亞歷山大大帝的枕邊書    

第 二 章        宇宙之王:亞述巴尼拔,從書寫獲得命運掌控權    

第 三 章        抄寫員以斯拉與聖典的創造    

第 四 章       師承佛陀、孔子、蘇格拉底和耶穌:教誨與書寫技術    

第 五 章        紫式部與《源氏物語》:史上第一部傑出小說    

第 六 章       《天方夜譚》與雪赫拉莎德:讓通俗文學飛翔的紙魔毯    

第 七 章       古騰堡、馬丁.路德與新的大眾印刷時代    

第 八 章       《波波爾烏》與馬雅文化:捍衛獨立文學傳統之戰    

第 九 章        唐吉訶德對戰文學海盜:透過小說看見世界     

第 十 章        富蘭克林:文字共和國的媒體企業家    

第十一章        結合世界與文學的男人:前進西西里島的歌德    

第十二章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共產黨宣言》的讀者們,團結起來!    

第十三章        艾哈邁托娃與索忍尼辛:以書寫對抗蘇聯    

第十四章        《松迪亞塔史詩》與西非語言匠:當口述故事遇上書寫    

第十五章        後殖民文學:拜訪加勒比海詩人德里克.沃爾科特    

第十六章        從霍格華茲到印度:以對文學的熱情,迎接書寫改變的歷史    

誌謝    

索引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哈佛大學人氣課程「Hum 10人文經典」講師權威作品,關於書寫最波瀾壯闊的身世追尋之旅!
最驚人的十六幕,是文學的故事,也是世界的歷史。

因為閱讀,我們得以與過去交談,和未來對話。
隨著書寫,帝國興衰起落、哲學與政治的烈焰騷動世界,宗教信仰澤披人間。
這是史上最沛然莫之能禦的偉大革新、傳奇發明,
令所有嗜讀之人再三流連的記憶、想像、創造與冒險!

一名吟遊詩人的史詩故事,造就一個橫跨歐亞非的龐大王朝興起。
一個待解散工會的重整宣言,成為發動革命、震撼歷史進程的基礎概念。
幾名不聽話學生的紀錄,讓老師的教誨徹底翻轉哲學與宗教世界。
一本輕薄短小的書本,導致擁有兩千年輝煌歷史、科學與文化的帝國滅亡。
一位印刷廠工頭對技術的熱愛,激勵殖民地獨立成為現代強國。

如果世界沒有書寫,人類的歷史將因此截然不同,大多數哲學和政治思想也將不復存在,幾乎所有宗教信仰更將徹底消失……

人類早期書寫系統因為難以精通,只有一小群抄寫員能控制蒐集來的故事,卻間接保存了帝國的文化、造就中東和希臘的字母革命;佛陀、孔子、蘇格拉底和耶穌拒絕寫下任何東西,卻使其門生發展出新的書寫風格,撼動哲學與宗教的發展;書寫受到更容易學習的創新技術支持,讓日本的紫式部和西班牙的塞凡提斯,創造出《源氏物語》和《唐吉訶德》的新文學小說類型;紙張革命從中國傳播到中東,降低了文學成本,從而使得紙張和印刷術的運用更廣泛,人類發展也隨著報紙及《共產黨宣言》般的新文本,進入大量生產和讀寫能力普及化的時代,看見新的政權與國家的誕生。

從《伊里亞德》到JK.羅琳的《哈利波特》,本書收錄十六隻筆創造的經典作品,敘述四千年來的文學故事及發展,也講述書寫技術的革命,如何從根本上改變世世代代的生活、加速歷史的進程。更帶讀者來趟文學朝聖之旅,在地理、歷史、文化、旅遊景點與歷史間悠遊。途中不僅探尋文學遺跡,更與考古學家、翻譯者、吟遊詩人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對話。

世界是龐大複雜的超級文本,而文學筆尖上一則又一則迷人的故事,就是理解世界的起點。

◆各界推薦

● 歷史是現在與過去之間無休止的對話。文學是哲學的戲劇化。人類的歷史、文學經驗,往往觸及人性最深處的宗教終極關懷。《筆尖上的世界史》融會貫通東西方經典,觸及人類靈魂的最深之處,在獨特的處境之下,讀者進行了品質的躍升,進而化為一種人生的實踐。我們讀畢之後,也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存在與信心。──胡忠信,歷史學家,廣播、電視主持人

● 十八世紀的歐洲世界,有一群啟蒙哲士透過書信和文章的魚雁往返,創建了一個跨越地理疆界的虛擬共和國:「文人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Letters)。

在literature尚未等同「文學」以前,這個詞彙對應的範圍遠超過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文藝作品,而是泛指一切以文字為書寫形式的作品。《筆尖上的世界史》講的就是 literature 如何塑造歷史的故事,透過十六份穿越古今東西世界的作品,告訴我們文學如何將我們的世界打造成一個書寫的世界。如同十八世紀的啟蒙哲士一般,我們仰賴文學打造思想的共和國,透過文學穿越古人的歷史迷障,溝通今人的些許心曲。倘若世界上失卻了文學,那我們終將成為思想上的孤島。──陳建守,說書 Speaking of Books創辦人

● 理解人究竟為什麼要閱讀,絕對值得一看之書!──文學女王瑪格麗特.愛特伍欲罷不能、盛讚捧讀!

● 本書不僅是豐富廣泛的調查,也是一個宏偉的冒險故事,探討文學在人類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普赫納是完美的旅伴和導遊,帶領讀者穿越浩瀚的空間與時間,讓我們明白數千年以來我們如何被自己所發明和記錄的故事形塑。──葛林.布萊,《大轉向:物性論與一段扭轉文明的歷史》作者

● 一本無與倫比、引人入勝的書……指出「偉大的書本」——以及字母、黏土刻寫板和它們賴以傳播的印刷機——如何為人類提供方向舵和船帆,以渡越無垠時間之海**。──伊萊恩.史卡里,《說出你的名字: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串音》作者**

● 從美索不達米亞到月球,本書是富有想像力、知識性且構思精妙的文明史,以故事形式講述四千年以來人類的書寫和閱讀。──路易斯.梅南德,《哲學俱樂部:美國觀念的故事》作者

● 扣人心弦的智識探索之旅。──《出版者週刊》

● 普赫納藉由以創新有趣的手法結合各種文化與文明,將文學、歷史變得更生動!並讓我們從不一樣的角度,來觀看我們習以為常的作品世界。──BookPage

● 這本書不光告訴我們文學如何塑造了四千年的世界歷史,更述說了其創造者背後的故事。文學不是一面鏡子,而是一股強大的力量。──Library Journal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胡川安(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
郝譽翔(作家)
陳夏民(出版人)
黃崇凱(小說家)
蕭宇辰(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共同創辦人)
謝哲青(作家及節目主持人)
──好讀推薦

作者簡介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哈佛大學戲劇、英國和比較文學、拜倫與安妮塔.韋恩講座教授,哈佛大學新課程「Hum 10人文經典」講師。得獎著作涵蓋哲學到藝術等學科,集結為暢銷的六冊《諾頓世界文學選集》。

目前在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攜手推出的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HarvardX MOOC)中,教授全球各地學生文學。現居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

譯者簡介
林金源

專職譯者,嗜好文史,優遊於花鳥蟲魚的世界,譯作有《情緒之書》《樹的智慧》《伊斯坦堡三城記》《轉角遇見經濟學》等。賜教信箱:228arthurlin@gmail.com

目錄

引  言    地出之時,窺見文學形塑的歷史    

書寫的世界地圖與年表    

第 一 章        亞歷山大大帝的枕邊書    

第 二 章        宇宙之王:亞述巴尼拔,從書寫獲得命運掌控權    

第 三 章        抄寫員以斯拉與聖典的創造    

第 四 章       師承佛陀、孔子、蘇格拉底和耶穌:教誨與書寫技術    

第 五 章        紫式部與《源氏物語》:史上第一部傑出小說    

第 六 章       《天方夜譚》與雪赫拉莎德:讓通俗文學飛翔的紙魔毯    

第 七 章       古騰堡、馬丁.路德與新的大眾印刷時代    

第 八 章       《波波爾烏》與馬雅文化:捍衛獨立文學傳統之戰    

第 九 章        唐吉訶德對戰文學海盜:透過小說看見世界     

第 十 章        富蘭克林:文字共和國的媒體企業家    

第十一章        結合世界與文學的男人:前進西西里島的歌德    

第十二章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共產黨宣言》的讀者們,團結起來!    

第十三章        艾哈邁托娃與索忍尼辛:以書寫對抗蘇聯    

第十四章        《松迪亞塔史詩》與西非語言匠:當口述故事遇上書寫    

第十五章        後殖民文學:拜訪加勒比海詩人德里克.沃爾科特    

第十六章        從霍格華茲到印度:以對文學的熱情,迎接書寫改變的歷史    

誌謝    

索引  

 

More books from History

Cover of the book Jefferson County, Wisconsin by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Cover of the book A Dirty, Trifling Piece of Business by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Cover of the book Dodgerland by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Cover of the book Spitfire Aces of the Channel Front 1941-43 by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Cover of the book The Performance of 16th-Century Music by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Cover of the book Afghanistan’S Experiences by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Cover of the book Complete History (Illustrated) by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Cover of the book The Doers by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Cover of the book Antisemitism and Islamophobia in Europe by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Cover of the book Presidential Leadership in the Americas since Independence by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Cover of the book When Germs Travel by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Cover of the book The Life and Campaigns of Major-General J.E.B. Stuart by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Cover of the book Adorno's Modernism by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Cover of the book Civil Wars in Peru, The war of Las Salinas, by Pedro de Cieza de León by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Cover of the book Teachings of Tibetan Yoga by 馬丁.普赫納, Martin Puchner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