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運轉啟動台灣

臺灣精密機械的成長歷程

Business & Finance, Business Reference
Cover of the book 智慧運轉啟動台灣 by 游伊甄, 城邦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游伊甄 ISBN: 7227869267090
Publisher: 城邦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April 26, 2016
Imprint: 城邦印書館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游伊甄
ISBN: 7227869267090
Publisher: 城邦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April 26, 2016
Imprint: 城邦印書館
Language: Chinese

*此書為固定版面格式,建議使用平板或電腦閱讀*

一部記載臺灣精密機械業發展的鉅作!
耗時兩年,以人物為經,以時代大事件為緯;
臺灣工具機產業最重要的十一位推手如何讓MIT航向世界?
報考機械系、進入工具機業、投資精密機械業,必研讀本。

臺灣工具機產業承襲二戰後,由日本統治者所遺留下來的工匠傳統,伴隨著國民政府遷台所攜來的資源之雙重背景,從戰後一九五○年代萌發,成為臺灣產業升級最堅實的後盾。無論是最早的農業,到一九七○年代帶領臺灣經濟起飛的紡織、重工業,都有工具機產業在背後默默地支持。這樣的產業進程,除了構基在時代背景上,更有無數產官學的人力物力投入,才產致這般的成果。

書中記錄了十一位工具機產業推手的故事。他們來自學術界、產業界、政府,各自擁有不一樣的學思養成過程,相同的是對於工具機產業的熱情。就是這群幕後推手,將臺灣的工具機產業推向世界。本書記述了這段篳路藍縷的歷程。看他們,怎樣將臺灣從蕞爾小島打造成為先進機械大國,成就如今有口皆碑的臺灣MIT品牌。

臺灣的產業持續升級,找尋在世界上的立足點,工具機產業也在這樣的浪頭上,繼續牽引臺灣前進,迎接智慧製造的嶄新挑戰。

▍作者介紹

游伊甄
喜歡挑戰各種訪談。寫稿,也拍紀錄短片。在每一次採訪工作中蒐集生命的故事,創作出故事的
生命。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畢業,現就讀於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博士班。

總策畫/鄭友仁博士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機械工程博士,國立中正大學副校長、前瞻製造系統頂尖研究中心(AIM-HI)的創立主任。曾獲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創新研究獎、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會士、美國國際磨潤學會(STLE)會士、美國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儀器設備合作開發績優研發獎、美國國際磨潤學會(STLE)Walter D. Hodson最佳論文獎、通用汽車公司最高技術獎章-Charles L. McCuen 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東元獎、有庠科技獎座等重要獎項與榮譽。

▍目錄

推薦序 彭駿隆
出版序 鄭友仁
自 序
PART 1 機械史專題:臺灣精密機械的成長歷程

PART 2 人物專訪
追逐火車頭夢想的不老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資深退休教授馬承九
跨域研發與產學合作先驅者─國立成功大學講座教授、行政院政務委員顏鴻森
機械產業的推手─創智智權公司董事長、前工研院協理蔡新源
耳聽、眼看、手觸、設計到操作,全能的黑手老闆─楊鐵精密董事長楊日明
遠東機械,技術領先,從輪圈滾出六大事業─遠東機械榮譽董事長莊國欽
精密機械的故鄉:精機一甲子,品質一輩子─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
東台搶攻高階工具機市場,新芽綠成森林─東台精機董事長嚴瑞雄
穩、鍊、誠,追求更好,永無止進─永進機械董事長陳伯洋
併肩起步GO,航向世界第一大!─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
傳動科技系統的王者,「滾」出世界第一等─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
最強悍的溫柔:女力領導,從鑄造業到整機廠─穎杰鑄造、金豐機器董事長涂美華

PART 3 附錄:臺灣精密機械史年表

▍出版序

這本專書從策畫到完成,歷經兩年的時間,我們所做的工作是從過去尋找未來,透過每一位受訪者、每一家企業與機構的故事,構築一條臺灣精密機械史的時空隧道―從二戰時期的百廢待舉,乃至工業 4.0(智慧製造)的未來革命。

我身為機械系的老師,投注一生精力於精密機械領域的學術研究。於此同時,在我的學思歷程中,我看到機械技術、機械產業的發展,背後源自於一群奮戰不懈的人們,用他們的頭腦挑戰時代浪潮、用他們的雙手推動著機械產業前進。我們應該為此留下紀錄,回顧而能夠前瞻,藉由爬梳發展沿革來預見未來高階製造的趨向。

因此,我領導國立中正大學前瞻製造系統頂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AIM-HI)團隊,總共專訪十一位產官學的先進與企業主,邀請他們用自身的故事共同來參與這本機械史專書的製作。

我們第一位前往拜訪的對象是年逾百歲的馬承九教授。馬老師在訪談過程中,中、英、德三語並行,談起他最愛的機械,炯炯有神。諸位產學大老以及機械大廠的董事長們,也都是在全球行旅、會議滿檔的行程中,排除萬難地空出時間來,把自己從求學、創業、巔峰起落,乃至於往後的企業抱負,毫不保留地一一訴說。感謝每一位受訪者的分享,也謝謝訪談過程中,曾經幫助我們的每一位人員,讓我們能夠共同完成這本重要的作品。

我們注重人物訪談,口述歷史為主,輔以文獻材料,描摹出臺灣精密機產業的發展軌跡。我們關注的重點有三,分別是這十一位受訪者的生命史、這十一所機構的發展史,以及他們對於臺灣精密機械業,特別是在工具機產業發展的影響。臺灣的精密機械業具有特殊的產業聚落,中小型企業叢聚,數量達千家以上,在內需不足的情況下,整機廠和協力廠合作無間,闖出成本低、品質好、交期短的國際競爭力。臺灣的精密機械業具有穩重與冒險的雙重性格,既堅守本業,同時又要勇於開拓未知的國際市場。我們透過全書十二則專題,鑑往知來,細數臺灣的精密機械業有何優勢,又如何因應不同時代浪潮的襲擊。

中正大學所處的嘉義,正位於臺灣的機密機械走廊。我們希望藉著這樣的地緣關係,加強跟精密機械產業的合作,共同面對未來產業升級的挑戰。臺灣的工具機業,目前正全力迎接新工業世代的來臨。工業 4.0 強調智慧製造,在製程中,除了機械以外,還需要感測、通訊、雲端、大數據處理等技術的相互支援。AIM-HI 在理工領域的整合研究之外,更進一步地帶入企業管理、行銷、口述歷史等人文社科的元素,企圖從更多元的面向來關照產業發展。

我於二○一一年主導AIM-HI 成立,AIM-HI 是中正大學精密機械製程的研究中心,以跨領域的思維發展學術研究,用務實的眼光,開展有益於實務的視野。我們看到產業跨領域整合的趨勢,精密機械業所需的人才,除了機械本科之外,也需要更多通訊、管理、設計、行銷等各領域人才的投入。我們注重跨領域整合,並且投注心力於培育產業人才,包括:辦理國際菁英種子營、雙聯學位、前瞻製造系統學程等多項方案。臺灣的精密機械業係以二戰遺留的舊設備起家,至今擁有強悍的自製與外銷能力,是幾代人的努力走過七十年的成果,未來更需要產官學攜手合作。中正大學與 AIM-HI 也將持續致力於技術研發、產學合作、人才培育等重要工作,一同迎向智慧製造的新挑戰。

▍推薦序

我環遊世界,再次看見臺灣/彭駿隆
我在二○一五年,背起大背包,用八十天自力環行世界一周。風景與人情之外,被騙、被搶、飛機降錯機場……狂奔和漫遊的時刻都是經歷。

這趟旅程讓我重新認識了樂觀、寂寞、疲憊與勇敢。當我回到台灣土地的瞬間,感動的眼淚潸然而下,原來我有這麼滿的勇氣,帶著自己完成夢想。這次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對自己更加肯定!

在親友讚嘆之餘,其實我心裡卻有一絲惆悵。在旅途上,我鮮少遇見臺灣人,但卻不時碰見鄰近的大陸八〇後和日本人。在資訊和知識爆炸性流通的當代,臺灣的年輕人,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去環遊世界呢?在我們的視野中,這個世界以什麼模樣向我們展開?

旅途中,我很努力且驕傲地向外國人介紹我們的國家。雖然他們發音分不清「呆晚」或「胎萬」,非常滑稽,但讓我感到開心的是,人們總是知道臺灣是座位於亞太地區的一座科技島。除了與中國大陸之間的政治關係外,他們對臺灣的印象是各項優秀的MIT 產品,我對此感到驕傲!

全球走了一圈回來,讀到這本書稿,我看到臺灣上兩個世代環遊世界的方式。臺灣有非常多的產業具有撼動世界的力量,從自行車、紡織、遊艇、高科技相關產業鏈,到本書介紹的精密機械產業,都是屬於臺灣的榮耀。
書中介紹的十一位產業前輩,在機械領域寫下他們豐碩的生命故事,他們帶領機械產業的發展,讓臺灣的生產力和技術力周遊到世界各國。如果未來換我們接棒,如果下一個世代的年輕人要成為這十一位受訪人物之一,這過程需要做什麼努力呢?我試圖從這些故事找出關鍵。

我發現他們身上都有不服輸的堅強韌性,還有異於常人的「勤」。我深知,時遷事移,成功的經驗不可能直接複製,但卻有不變的特質能讓新生代學習。形式不同,本質相仿。這些成功人士都曾面臨困厄、無以為繼的時刻,所謂的成功和失敗,並不是「溫拿」跟「魯蛇」的二分法,而是持續努力、用知識為自己增添戰力。

因此,我推薦這本書給和我一樣正在探索未來的年輕人們。期待新世代陸續加入這艘開往世界的大船,持續讓更多人看見臺灣。期望臺灣有更多的文化和產業在世界舞台發光耀眼,往後在世界舞台航行的路上,讓我們能自豪地喊出:「我來自臺灣,I come from Taiwan.」。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此書為固定版面格式,建議使用平板或電腦閱讀*

一部記載臺灣精密機械業發展的鉅作!
耗時兩年,以人物為經,以時代大事件為緯;
臺灣工具機產業最重要的十一位推手如何讓MIT航向世界?
報考機械系、進入工具機業、投資精密機械業,必研讀本。

臺灣工具機產業承襲二戰後,由日本統治者所遺留下來的工匠傳統,伴隨著國民政府遷台所攜來的資源之雙重背景,從戰後一九五○年代萌發,成為臺灣產業升級最堅實的後盾。無論是最早的農業,到一九七○年代帶領臺灣經濟起飛的紡織、重工業,都有工具機產業在背後默默地支持。這樣的產業進程,除了構基在時代背景上,更有無數產官學的人力物力投入,才產致這般的成果。

書中記錄了十一位工具機產業推手的故事。他們來自學術界、產業界、政府,各自擁有不一樣的學思養成過程,相同的是對於工具機產業的熱情。就是這群幕後推手,將臺灣的工具機產業推向世界。本書記述了這段篳路藍縷的歷程。看他們,怎樣將臺灣從蕞爾小島打造成為先進機械大國,成就如今有口皆碑的臺灣MIT品牌。

臺灣的產業持續升級,找尋在世界上的立足點,工具機產業也在這樣的浪頭上,繼續牽引臺灣前進,迎接智慧製造的嶄新挑戰。

▍作者介紹

游伊甄
喜歡挑戰各種訪談。寫稿,也拍紀錄短片。在每一次採訪工作中蒐集生命的故事,創作出故事的
生命。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畢業,現就讀於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博士班。

總策畫/鄭友仁博士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機械工程博士,國立中正大學副校長、前瞻製造系統頂尖研究中心(AIM-HI)的創立主任。曾獲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創新研究獎、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會士、美國國際磨潤學會(STLE)會士、美國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儀器設備合作開發績優研發獎、美國國際磨潤學會(STLE)Walter D. Hodson最佳論文獎、通用汽車公司最高技術獎章-Charles L. McCuen 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東元獎、有庠科技獎座等重要獎項與榮譽。

▍目錄

推薦序 彭駿隆
出版序 鄭友仁
自 序
PART 1 機械史專題:臺灣精密機械的成長歷程

PART 2 人物專訪
追逐火車頭夢想的不老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資深退休教授馬承九
跨域研發與產學合作先驅者─國立成功大學講座教授、行政院政務委員顏鴻森
機械產業的推手─創智智權公司董事長、前工研院協理蔡新源
耳聽、眼看、手觸、設計到操作,全能的黑手老闆─楊鐵精密董事長楊日明
遠東機械,技術領先,從輪圈滾出六大事業─遠東機械榮譽董事長莊國欽
精密機械的故鄉:精機一甲子,品質一輩子─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
東台搶攻高階工具機市場,新芽綠成森林─東台精機董事長嚴瑞雄
穩、鍊、誠,追求更好,永無止進─永進機械董事長陳伯洋
併肩起步GO,航向世界第一大!─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
傳動科技系統的王者,「滾」出世界第一等─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
最強悍的溫柔:女力領導,從鑄造業到整機廠─穎杰鑄造、金豐機器董事長涂美華

PART 3 附錄:臺灣精密機械史年表

▍出版序

這本專書從策畫到完成,歷經兩年的時間,我們所做的工作是從過去尋找未來,透過每一位受訪者、每一家企業與機構的故事,構築一條臺灣精密機械史的時空隧道―從二戰時期的百廢待舉,乃至工業 4.0(智慧製造)的未來革命。

我身為機械系的老師,投注一生精力於精密機械領域的學術研究。於此同時,在我的學思歷程中,我看到機械技術、機械產業的發展,背後源自於一群奮戰不懈的人們,用他們的頭腦挑戰時代浪潮、用他們的雙手推動著機械產業前進。我們應該為此留下紀錄,回顧而能夠前瞻,藉由爬梳發展沿革來預見未來高階製造的趨向。

因此,我領導國立中正大學前瞻製造系統頂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AIM-HI)團隊,總共專訪十一位產官學的先進與企業主,邀請他們用自身的故事共同來參與這本機械史專書的製作。

我們第一位前往拜訪的對象是年逾百歲的馬承九教授。馬老師在訪談過程中,中、英、德三語並行,談起他最愛的機械,炯炯有神。諸位產學大老以及機械大廠的董事長們,也都是在全球行旅、會議滿檔的行程中,排除萬難地空出時間來,把自己從求學、創業、巔峰起落,乃至於往後的企業抱負,毫不保留地一一訴說。感謝每一位受訪者的分享,也謝謝訪談過程中,曾經幫助我們的每一位人員,讓我們能夠共同完成這本重要的作品。

我們注重人物訪談,口述歷史為主,輔以文獻材料,描摹出臺灣精密機產業的發展軌跡。我們關注的重點有三,分別是這十一位受訪者的生命史、這十一所機構的發展史,以及他們對於臺灣精密機械業,特別是在工具機產業發展的影響。臺灣的精密機械業具有特殊的產業聚落,中小型企業叢聚,數量達千家以上,在內需不足的情況下,整機廠和協力廠合作無間,闖出成本低、品質好、交期短的國際競爭力。臺灣的精密機械業具有穩重與冒險的雙重性格,既堅守本業,同時又要勇於開拓未知的國際市場。我們透過全書十二則專題,鑑往知來,細數臺灣的精密機械業有何優勢,又如何因應不同時代浪潮的襲擊。

中正大學所處的嘉義,正位於臺灣的機密機械走廊。我們希望藉著這樣的地緣關係,加強跟精密機械產業的合作,共同面對未來產業升級的挑戰。臺灣的工具機業,目前正全力迎接新工業世代的來臨。工業 4.0 強調智慧製造,在製程中,除了機械以外,還需要感測、通訊、雲端、大數據處理等技術的相互支援。AIM-HI 在理工領域的整合研究之外,更進一步地帶入企業管理、行銷、口述歷史等人文社科的元素,企圖從更多元的面向來關照產業發展。

我於二○一一年主導AIM-HI 成立,AIM-HI 是中正大學精密機械製程的研究中心,以跨領域的思維發展學術研究,用務實的眼光,開展有益於實務的視野。我們看到產業跨領域整合的趨勢,精密機械業所需的人才,除了機械本科之外,也需要更多通訊、管理、設計、行銷等各領域人才的投入。我們注重跨領域整合,並且投注心力於培育產業人才,包括:辦理國際菁英種子營、雙聯學位、前瞻製造系統學程等多項方案。臺灣的精密機械業係以二戰遺留的舊設備起家,至今擁有強悍的自製與外銷能力,是幾代人的努力走過七十年的成果,未來更需要產官學攜手合作。中正大學與 AIM-HI 也將持續致力於技術研發、產學合作、人才培育等重要工作,一同迎向智慧製造的新挑戰。

▍推薦序

我環遊世界,再次看見臺灣/彭駿隆
我在二○一五年,背起大背包,用八十天自力環行世界一周。風景與人情之外,被騙、被搶、飛機降錯機場……狂奔和漫遊的時刻都是經歷。

這趟旅程讓我重新認識了樂觀、寂寞、疲憊與勇敢。當我回到台灣土地的瞬間,感動的眼淚潸然而下,原來我有這麼滿的勇氣,帶著自己完成夢想。這次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對自己更加肯定!

在親友讚嘆之餘,其實我心裡卻有一絲惆悵。在旅途上,我鮮少遇見臺灣人,但卻不時碰見鄰近的大陸八〇後和日本人。在資訊和知識爆炸性流通的當代,臺灣的年輕人,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去環遊世界呢?在我們的視野中,這個世界以什麼模樣向我們展開?

旅途中,我很努力且驕傲地向外國人介紹我們的國家。雖然他們發音分不清「呆晚」或「胎萬」,非常滑稽,但讓我感到開心的是,人們總是知道臺灣是座位於亞太地區的一座科技島。除了與中國大陸之間的政治關係外,他們對臺灣的印象是各項優秀的MIT 產品,我對此感到驕傲!

全球走了一圈回來,讀到這本書稿,我看到臺灣上兩個世代環遊世界的方式。臺灣有非常多的產業具有撼動世界的力量,從自行車、紡織、遊艇、高科技相關產業鏈,到本書介紹的精密機械產業,都是屬於臺灣的榮耀。
書中介紹的十一位產業前輩,在機械領域寫下他們豐碩的生命故事,他們帶領機械產業的發展,讓臺灣的生產力和技術力周遊到世界各國。如果未來換我們接棒,如果下一個世代的年輕人要成為這十一位受訪人物之一,這過程需要做什麼努力呢?我試圖從這些故事找出關鍵。

我發現他們身上都有不服輸的堅強韌性,還有異於常人的「勤」。我深知,時遷事移,成功的經驗不可能直接複製,但卻有不變的特質能讓新生代學習。形式不同,本質相仿。這些成功人士都曾面臨困厄、無以為繼的時刻,所謂的成功和失敗,並不是「溫拿」跟「魯蛇」的二分法,而是持續努力、用知識為自己增添戰力。

因此,我推薦這本書給和我一樣正在探索未來的年輕人們。期待新世代陸續加入這艘開往世界的大船,持續讓更多人看見臺灣。期望臺灣有更多的文化和產業在世界舞台發光耀眼,往後在世界舞台航行的路上,讓我們能自豪地喊出:「我來自臺灣,I come from Taiwan.」。

More books from Business Reference

Cover of the book How to Become a Doll Repairer by 游伊甄
Cover of the book data replication - Simple Steps to Win, Insigh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Maxing Out Success by 游伊甄
Cover of the book The King Takes Your Castle by 游伊甄
Cover of the book The Regional and Urban Policy of the European Union by 游伊甄
Cover of the book Wertewandel und seine Auswirkungen auf die Führung by 游伊甄
Cover of the book Das Allgemeine Gleichbehandlungsgesetz und die Besetzung von Organen bei GmbH und AG by 游伊甄
Cover of the book Io e Il Capo by 游伊甄
Cover of the book Haftung fuer terroristische Anschlaege by 游伊甄
Cover of the book Comunicare Emozionando. I Segreti per Parlare in Pubblico con Sicurezza, per Suscitare Emozioni e Lasciare un Segno Profondo. (Ebook Italiano - Anteprima Gratis) by 游伊甄
Cover of the book Web Hosting - Simple Steps to Win, Insigh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Maxing Out Success by 游伊甄
Cover of the book How to Become a Line Repairer by 游伊甄
Cover of the book Heels of Steel: Surviving & Thriving in the Corporate World by 游伊甄
Cover of the book Health Economics by 游伊甄
Cover of the book CSQ Common Sense 101 by 游伊甄
Cover of the book Working Capital - Simple Steps to Win, Insigh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Maxing Out Success by 游伊甄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