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姆

(英國殖民文學三大經典之三,吉卜林諾貝爾文學獎得獎小說,全新中譯)

Fiction & Literature, Classics
Cover of the book 基姆 by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ISBN: 3179570850390
Publisher: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ublication: November 24, 2017
Imprint: 聯經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ISBN: 3179570850390
Publisher: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ublication: November 24, 2017
Imprint: 聯經出版
Language: Chinese

◆馬克吐溫:「我不見得多了解自己的書,但我懂吉卜林的作品……對我來說,它們永不顯得蒼白,而是多采多姿,永遠鮮活。」
◆喬治•歐威爾:「我十三歲的時候崇拜吉卜林,十七歲時討厭他,二十歲喜歡他,二十五歲鄙視他,如今則再度佩服他。」

百年紀念版 中文世界全新譯本
英國首位暨史上最年輕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獲獎作品《基姆》
與《印度之旅》、《緬甸歲月》齊名,英國殖民文學三大經典之三,東方主義研究經典文本
Modern Library 二十世紀百大文學經典
BBC 舉辦 The Big Read「最愛的小說」

主角基姆自小在當時隸屬於印度的拉合爾長大,他是英國人,但晒得很黑,就跟印度人沒兩樣,他講起英語劈里啪啦,但他偏愛講本地話。照顧基姆的那個女人堅持他得穿歐洲人的服裝,不過基姆發現做某些事時,換上印度服裝或穆斯林的服裝比較方便。

基姆的綽號是「世界之友」,他有結交各界人馬的能力:他在夜裡為光鮮亮麗的時髦年輕人辦事;在屋頂上偷看婦女的居家生活,他與苦行僧也很熟。當然,基姆很清楚,那些都是不能曝光的祕密,因為他從會講話開始,就見識了世間的各種邪惡。

儘管他與市集上的孩子完全平等相處,但他依舊是白人,最窮的那種白人。他深信父親交代的那個魔法:有一天一切都將好轉──率領世上最精銳軍團的上校、奉綠野紅牛為神的九百名一流傢伙會前來迎接基姆,小基姆一定比父親好命。有一天,當一名喇嘛來到拉合爾這裡尋求協助,準備出發尋找心中的聖河,基姆認為這是他圓夢的契機,自告奮勇成為喇嘛的弟子:「我在神奇之屋聽見你講起山裡那些新奇的地方,如果那麼瘦小、那麼習慣說真話的老人為了一條小小的河而出遠門,我覺得自己似乎也該遊歷一番。如果我們命中注定要尋找那些東西,我們就必須找到。」

基姆與喇嘛上路了,他們為了心中懷抱的理想而走,即將遭遇世間的種種不平。出發搭火車時,有人介意一起搭車的是否同一階級:「他來自什麼國家?什麼種族?什麼村子?他是穆斯林?錫克教徒?印度教徒?耆那教徒?他的種姓階級是高是低?」而行走的大道上,各個種姓的人熙來攘往,有婆羅門、銀行家、銲鍋匠、店主、理髮匠、朝聖者、陶工……芸芸眾生從來不絕,在這條生命之河,世上沒有一條這樣的大路。

吉卜林的《基姆》生動呈現了印度種姓制度、稠密的人口宗教、市集的紛擾多彩。其中「世界之友」(little friend of all the world)、基姆玩的遊戲「大博弈」(The Great Game)皆隱含了吉卜林融世界局勢與殖民主義於一爐的想法。19世紀,蘇聯與英國一直在中南亞地區對抗,爭奪勢力範圍,「大博弈」即指兩大帝國的對抗,因吉卜林寫於本書而廣為人知。

有人認為《基姆》是成長小說,也有人認為此書表露吉卜林局限於殖民帝國主義的視野;《基姆》是文學作品,也書寫了歷史:一次男孩的冒險、一部旅行成長故事,更是一次神祕心靈的探索之旅,亦是殖民主義不可抹滅的歷史切面。影集與小說多次改編引用本書,其富含豐富語彙與殖民帝國主義的經典文本地位,顯現出吉卜林的文學之筆值得仔細品讀。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1865-1936,英國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865年出生於印度孟買,6歲時回英國讀書,1882年又返回印度,在拉合爾開始第一份工作。爾後以記者身分旅行全印度,並曾旅行於緬甸、中國、日本、美國等地。
十九世紀末期到二十世紀初是吉卜林的創作高峰期,旅居時,他創作短篇小說與旅行文學,1890年,他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消失的光芒》(The Light that Failed)。停留在美國的四年期間,他寫作了廣為人知的兒童經典文學《叢林奇譚》和《叢林奇譚二》。此後陸續完成了《勇敢的船長》、《原來如此•吉卜林故事集》,以及詩歌創作。他最有名的一首詩〈如果〉,在1995年BBC舉辦「英國人最喜愛的詩」民意調查中,被選為吉卜林最知名的詩篇。
《基姆》出版於1901年,是吉卜林最後一部以印度為題的長篇作品,也是評論家認為其最出色的長篇小說。他處於歐洲國家向其他地區大舉殖民的時代,作品被指為帶有明顯的帝國主義色彩,然而,其文學性經歷時代變遷,依然備受推崇。1889年時,他曾拜訪美國文豪馬克吐溫。馬克吐溫讚譽:「我不見得多了解自己的書,但我懂吉卜林的作品……對我來說,它們永不顯得蒼白,而是多采多姿,永遠鮮活。」
一生創作詩歌、小說、散文與遊記多部作品,於190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英國第一位榮獲此獎的作家,也是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36年逝世於倫敦。他於孟買出生時的房子,坐落於Sir J J Institute of Applied Art校園裡,該校於2007年成立吉卜林博物館。

譯者:廖綉玉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中英筆譯組畢業。曾任金融機構翻譯人員,喜歡在文字堆裡打滾。譯有《廚房屋》、《生命就當這樣美好》、《凡爾賽蠟雕師》、《妳以為妳是誰?》、《龐克教母 薇薇安‧魏斯伍德》等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馬克吐溫:「我不見得多了解自己的書,但我懂吉卜林的作品……對我來說,它們永不顯得蒼白,而是多采多姿,永遠鮮活。」
◆喬治•歐威爾:「我十三歲的時候崇拜吉卜林,十七歲時討厭他,二十歲喜歡他,二十五歲鄙視他,如今則再度佩服他。」

百年紀念版 中文世界全新譯本
英國首位暨史上最年輕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獲獎作品《基姆》
與《印度之旅》、《緬甸歲月》齊名,英國殖民文學三大經典之三,東方主義研究經典文本
Modern Library 二十世紀百大文學經典
BBC 舉辦 The Big Read「最愛的小說」

主角基姆自小在當時隸屬於印度的拉合爾長大,他是英國人,但晒得很黑,就跟印度人沒兩樣,他講起英語劈里啪啦,但他偏愛講本地話。照顧基姆的那個女人堅持他得穿歐洲人的服裝,不過基姆發現做某些事時,換上印度服裝或穆斯林的服裝比較方便。

基姆的綽號是「世界之友」,他有結交各界人馬的能力:他在夜裡為光鮮亮麗的時髦年輕人辦事;在屋頂上偷看婦女的居家生活,他與苦行僧也很熟。當然,基姆很清楚,那些都是不能曝光的祕密,因為他從會講話開始,就見識了世間的各種邪惡。

儘管他與市集上的孩子完全平等相處,但他依舊是白人,最窮的那種白人。他深信父親交代的那個魔法:有一天一切都將好轉──率領世上最精銳軍團的上校、奉綠野紅牛為神的九百名一流傢伙會前來迎接基姆,小基姆一定比父親好命。有一天,當一名喇嘛來到拉合爾這裡尋求協助,準備出發尋找心中的聖河,基姆認為這是他圓夢的契機,自告奮勇成為喇嘛的弟子:「我在神奇之屋聽見你講起山裡那些新奇的地方,如果那麼瘦小、那麼習慣說真話的老人為了一條小小的河而出遠門,我覺得自己似乎也該遊歷一番。如果我們命中注定要尋找那些東西,我們就必須找到。」

基姆與喇嘛上路了,他們為了心中懷抱的理想而走,即將遭遇世間的種種不平。出發搭火車時,有人介意一起搭車的是否同一階級:「他來自什麼國家?什麼種族?什麼村子?他是穆斯林?錫克教徒?印度教徒?耆那教徒?他的種姓階級是高是低?」而行走的大道上,各個種姓的人熙來攘往,有婆羅門、銀行家、銲鍋匠、店主、理髮匠、朝聖者、陶工……芸芸眾生從來不絕,在這條生命之河,世上沒有一條這樣的大路。

吉卜林的《基姆》生動呈現了印度種姓制度、稠密的人口宗教、市集的紛擾多彩。其中「世界之友」(little friend of all the world)、基姆玩的遊戲「大博弈」(The Great Game)皆隱含了吉卜林融世界局勢與殖民主義於一爐的想法。19世紀,蘇聯與英國一直在中南亞地區對抗,爭奪勢力範圍,「大博弈」即指兩大帝國的對抗,因吉卜林寫於本書而廣為人知。

有人認為《基姆》是成長小說,也有人認為此書表露吉卜林局限於殖民帝國主義的視野;《基姆》是文學作品,也書寫了歷史:一次男孩的冒險、一部旅行成長故事,更是一次神祕心靈的探索之旅,亦是殖民主義不可抹滅的歷史切面。影集與小說多次改編引用本書,其富含豐富語彙與殖民帝國主義的經典文本地位,顯現出吉卜林的文學之筆值得仔細品讀。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1865-1936,英國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865年出生於印度孟買,6歲時回英國讀書,1882年又返回印度,在拉合爾開始第一份工作。爾後以記者身分旅行全印度,並曾旅行於緬甸、中國、日本、美國等地。
十九世紀末期到二十世紀初是吉卜林的創作高峰期,旅居時,他創作短篇小說與旅行文學,1890年,他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消失的光芒》(The Light that Failed)。停留在美國的四年期間,他寫作了廣為人知的兒童經典文學《叢林奇譚》和《叢林奇譚二》。此後陸續完成了《勇敢的船長》、《原來如此•吉卜林故事集》,以及詩歌創作。他最有名的一首詩〈如果〉,在1995年BBC舉辦「英國人最喜愛的詩」民意調查中,被選為吉卜林最知名的詩篇。
《基姆》出版於1901年,是吉卜林最後一部以印度為題的長篇作品,也是評論家認為其最出色的長篇小說。他處於歐洲國家向其他地區大舉殖民的時代,作品被指為帶有明顯的帝國主義色彩,然而,其文學性經歷時代變遷,依然備受推崇。1889年時,他曾拜訪美國文豪馬克吐溫。馬克吐溫讚譽:「我不見得多了解自己的書,但我懂吉卜林的作品……對我來說,它們永不顯得蒼白,而是多采多姿,永遠鮮活。」
一生創作詩歌、小說、散文與遊記多部作品,於190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英國第一位榮獲此獎的作家,也是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36年逝世於倫敦。他於孟買出生時的房子,坐落於Sir J J Institute of Applied Art校園裡,該校於2007年成立吉卜林博物館。

譯者:廖綉玉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中英筆譯組畢業。曾任金融機構翻譯人員,喜歡在文字堆裡打滾。譯有《廚房屋》、《生命就當這樣美好》、《凡爾賽蠟雕師》、《妳以為妳是誰?》、《龐克教母 薇薇安‧魏斯伍德》等書。

More books from Classics

Cover of the book Alicia en el país del espejo by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Cover of the book Blackwood's Edinburgh Magazine, No. CCCXXXIX. January, 1844. Vol. LV. by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Cover of the book Hagar by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Cover of the book Emily, la de Luna Nueva by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Cover of the book Le masque de la Mort Rouge by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Cover of the book La Belle France by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Cover of the book La Forêt de Navarre by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Cover of the book Quick Guide: The Real Life of Sebastian Knight by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Cover of the book Anthology of the Best French Short Stories by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Cover of the book Myths and Legends of the Middle Ages by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Cover of the book Lettres d'un jeune mécanicien aux auteurs du Républicain by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Cover of the book The Testing Of Diana Mallory by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Cover of the book Works of Charles Dilke by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Cover of the book La Chanson de Fortunio by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Cover of the book Du piétin by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