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伶姬
Language: Chinese
Release Date: January 18, 2010
一生的財運有三個時期,
你希望哪一個階段能夠賺到一生財富的百分之七十?
通靈這麼多年,問事者來問事,十之八九會問自己的事業,
老天爺也因此讓我看到所謂世間人的「財運圖」。
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的財運圖,但不管財運圖如何,也不管是誰,
有一個相當關鍵性的「天機」──在年約39歲的時候,
往往會有一個非常大的「事業關鍵期」!
要怎麼安然度過?
請讓我們一起探討,在哪一個階段賺到一生財富的百分之七十比較好?
財運三部曲
大部分男人來找我問事的時候,不管是大男孩、中年男子,還是老年人,他們總愛問這個問題:「我的事業。」剛開始的時候,我總覺得很心煩:「絕大部分的人都是上班命,有什麼好問的。」後來,換個心態看待這個問題:「儘管問吧!反正『事業』的畫面最好解釋,時間又花最少,我就可以提早休息!」
讀者們應該都知道如何判斷一個人的「事業命」吧!事業命分成四種:創業、合夥、上班、不順。最基本的分辨法是:
如果我調到的畫面裡有「行善」的事實,那麼才會有創業、合夥的事業命;
如果老天爺給的畫面裡有「作惡」的事實,那麼就注定事業不順了;
如果沒有「行善」也沒有「作惡」,利用剔除法,就只剩下上班的事業命了。
財運圖
那一年,有個年約三十多歲的男士問事業,答案超簡單的,只有兩個字:「金融。」
「奇怪?老天爺給的答案只有兩個字──金融,可是我覺得你不像從事金融的人。」他當然不像!滿嘴白中帶紅褐色的牙齒(吃檳榔的緣故),跟那些穿白襯衫打領帶的金融人員八竿子也打不著。
「好準!我真的是從事金融業。」
「哪一種?」什麼?我沒搞錯吧!
「我開當舖,我放高利貸!」喔喔!我又學了一課!
「等一下,老天爺還給了我一張曲線圖,我畫給你看。縱軸代表金額,橫軸代表年紀,縱軸的上面是『正值』,下面是『負值』。這張曲線圖最特別的是,到了四十歲左右,它突然往上衝,衝到某一點,然後又直直往下墜,沒了,換句話說曲線就畫到此結束了。如果依這張圖的橫軸和縱軸顯示,你到了四十歲左右的時候,應該會有一筆很大的收入,大概是幾千萬吧!」
「那很有可能!」
「為什麼?」我問。
「因為那時候我的阿公可能會走掉,我是長孫,應該可以分到一些遺產。」
「我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曲線圖,老天爺說這種圖叫做『財運圖』,它只負責『和事業有關的收入』,而事業的收入有『正成長』、『負成長』還有『持平』的時候。」
這之後,陸陸續續有些人來找我問事就是為了想知道自己的「財運圖」。有一天,一位男士問他的財運圖,我告訴他:
「通常財運圖如果是直線,就代表是領死薪水的『上班族』。直線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而越往高處的金額爬升,就代表隨著年資而加薪(A);若是直線往下降,就有可能是被減薪了(B);如果不是直線,而是帶有點小幅度的高低曲線,就有可能是靠業績、獎金的業務人員(C);如果曲線不再繼續畫下去,就表示可能沒有收入了。
「若是財運圖出現的是高高低低大幅度變化的不規則曲線,那就有可能是自己『創業』或與朋友們『合夥』的事業命,如果曲線往下,往『負值』的金額推進,那就代表不但沒有收入,還倒賠錢了。如果四十歲以前是上班族,四十歲以後才開始創業,那麼此人的財運圖在四十歲以前是直線,四十歲以後就變成是高低起伏的曲線了。
「你的財運圖很奇怪,在三十八歲以前是領死薪水的上班族,可是三十九歲又突然直線往上衝,衝到三十八歲的兩倍金額,問題是,三十九到四十三還是平平的直線,四十三以後又突然降為三十八歲的金額。我不懂的是,接近直線應該就是上班族,可是為什麼39~43會突然變為兩倍的金額?」
「有可能他要當選總統了。」現場有人打趣這麼說。
「中『大家樂』!」另一個人說。
「我知道為什麼。」他回答的好肯定。
「為什麼?」在場所有人都回頭盯著他看。
「因為那時候我可能會被派到大陸上班,到大陸上班的薪水是台灣的兩倍。也許我只去了五年,就被調回台灣。」
「老師,我那個放高利貸的朋友死了!」大概是兩、三年後的事吧,吃檳榔從事金融業那位男士的朋友來找我。
「啊!為什麼?」
「他阿公真的在你說的那段時間過世了,他告訴我們,遺產已經分好了,他大概可以分到三、四千萬,只是還沒有拿到手。有一天,他開車外出,和一輛小發財車發生很輕微的擦撞,他的車子就停靠路旁,頭靠在駕駛盤上面,只不過三、四秒的時間就因為心肌梗塞而斷氣了。」
「喔!我想起來了,他的那張財運圖裡,明明就已經暗示他的死亡劫數,只是當時我是第一次接觸到這種財運的曲線圖,所以還不太會解釋。」
財運三部曲
什麼叫做「財運三部曲」呢?想想看,在現代的社會當中,大部分的人是從幾歲開始工作賺錢呢?我的答案是25歲左右;正常的話,什麼時候的體力不再適合工作呢?70歲!從25~70歲,整整有45個年頭,若是把它分成三階段,那麼每一階段就是15年。從25~40是第一階段;40~55是第二階段;55~70是第三階段。
假設老天爺告訴你:「如果你在這一生中注定能夠賺進一筆數目的金錢,若是其中的百分之七十會集中在某個階段的15年之間,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再分成二筆,各自分配到其他兩階段的15年間,請問,你希望是哪一個階段的15年能夠賺到這筆百分之七十的金錢呢?」
我曾經在監所裡問過在場的受刑人,那場讀書會共有十二名受刑人,其中十一個人選擇第一階段,也就是25~40歲之間,只有一個人選擇第三階段的55~70歲之間。我問他:「為什麼只有你一個人選擇第三階段呢?」「我已經快六十歲了,我希望出獄以後還可以賺到錢。」
另有一次是在台南的座談會上,那場座談會全都是上了年紀的女士,平均年紀應該超過五十歲。我的問題稍稍有了變化,前面的敘述如上面所談的一模一樣,後面是這樣的:「不知道各位的想法如何,因為第二階段是從40~55,若是55歲就呈現半退休的狀態,似乎是太早了些,如果把第二階段再延後五年,也就是說45~60,各位覺得如何呢?我們現在來表決一下,每個人都一定要投票。」現場一樣是有十二個人,其中十一個人舉手投45~60歲,一個人投40~55歲。
經過幾年的現場印證結果,發現一個相當關鍵性的「天機」──
不管男女,在他們年約39歲的時候,往往會有一個非常大的「事業關鍵期」的關卡必須度過。說白一點的就是在三十九歲的時候,如果你是處在創業、合夥的事業命,往往會碰到一連串「天上掉下來的機會」,你認為機不可失,於是縱身一躍,投入所有的積蓄,結果呢?不但一無所獲,還害得你「前功盡棄」,賠了夫人又折兵!也許從此無法再翻身。
所以,我一天到晚警告周遭的人:
「到了38、39、40歲的時候,請你一定要沉得住氣,忍一忍吧!低調度過這個事業的關鍵期吧!完全採取保守的作為,千萬不要有任何的投資。等滿了四十歲再說吧!」
「妳說的到底是農曆還是國曆?」也許有人會不解。
「若是依我的行事風格,我會盡可能地小心,我會從虛歲的38小心到足歲的40為止。反正也不差前後的兩年時間。」
雖然很多人知道這個「理論」,但躲過劫數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為什麼?因為既然在三十八、三十九歲就處在創業、合夥的階段,那就表示當事人是選擇第一階段賺取百分之七十的金錢。既然選擇了第一段,那很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因為剩下的錢實在是不多,日子卻還長的很,老天爺只好安排讓你慢慢地賺。
哪些人逃得過39歲的這個事業劫數呢?就是那些在過去世裡做了相當多善事的人,或是在這一世裡,一邊創業、一邊行善的人。
我碰到過幾個相當奇特的案例,這些人是企業家,在這一世裡做了很多的善事,可是前兩、三年卻諸多不如意,例如身體病痛、莫名的官司、買不到自己喜歡的土地等等。結果呢?一氣之下,整個放下,將事業暫置一旁,遊山玩水去了。沒想到卻因此而躲過「金融海嘯」這個超大劫數。另外有個讀者在屏東種植農產品(《如來世4──因果論二》有關〈職業〉篇裡〈大愛與小愛〉的當事人),在八八水災南台灣受傷慘重的情況下,他居然是同行裡受災最輕微的一位。喔!忘了說明,這幾個人都已早過了39歲的年紀了,但因為他們一直在正確的行善,所以連全球性的金融風暴也沒有造成他們的負擔。
我想,我應該再說清楚一點,免得各位斷章取義,誤會我的意思。以上的幾個特別案例,他們都是在過去世「行大愛」的人,所以這一世才擁有創業的事業命。再加上他們把過去世「行善」的人格特質(習性)又帶到這一世,所以這一世還是一樣不斷地在「行善」(「行善」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大部分),因此,躲過了很多次的事業危機。
選擇第一階段創業的人,往往在四十歲左右,會將資金整個投注在他們的事業上,他們常會認為:「時機正好,怎麼可以輕言退出、放棄?」他們不是不行善,而是認為等到賺到更多錢的時候,就可以拿出更多的錢去行善助人,卻萬萬沒有想到,居然過不了39歲的事業大關卡。
讓我們再回頭想想那十二位中年女士的決定。她們年歲不小,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打滾過,多少對命運、事業、婚姻、家庭、育兒等,有一番深刻的體悟。她們是這麼覺得──
從學校畢業之後,最好先依在學校中所讀的科系,到相關的職場上班,一來學習待人處事,二來將課本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層面。一段時日之後,若是覺得不喜歡或不適應,再換工作。若是有創業的打算,更應該利用這段時間學習有關的專業知識,並學習如何與人相處(既然要當老闆,就得帶領屬下)。最重要的是要儲存創業的資金。舉例說明,若是你想要將來開間咖啡屋,你就可以到咖啡屋上班,一邊學習有關辨識咖啡豆、煮咖啡等的專業知識、技術,一邊看看老闆如何帶領員工。一邊偷偷學習,一邊還有薪水可拿,一舉數得!如果你與老闆、員工相處得很好,說不定哪一天老闆想要退休的時候,你就有資金可以將店面「頂」下來,自己經營咖啡屋。
從另一個層面探討,三十歲左右結婚,夫妻兩人各自在職場上奮鬥,不久之後,兒女陸續報到……。若是這個時候創業,蠟燭兩頭燒,很容易顧此失彼。若是能夠有個幾年的緩衝期,除了前面我們所談到的累積經驗、資金等,做父母的也能夠陪著孩子們一起度過快樂的童年時光(讓孩子們在安全、溫暖的家庭中長大),並且著手訓練孩子們獨立生活。四十歲左右,孩子們也差不多十歲左右了,「離腳手」(台語)也略懂事,父母開始忙於創業,孩子們看得懂、也體會得到父母創業的艱辛,除了自動、自愛,或許還會主動幫忙做些家務事。
但是五十五歲就退休,似乎是太早了些,因為現在的人很講究養生,到了六十歲還是生龍活虎的一個人,再加上年輕人有晚婚的現象,如果能夠等到小朋友上國中之後再創業,也許會更佳。
若是選擇在第一階段創業呢?父母沒有時間好好照顧孩子,孩子們也來不及參與父母的創業辛勞,待孩子們稍懂事的時候,也許正是家裡經濟最好的時候。請問,這種環境之下成長的孩子,與父母的互動會好嗎?會懂得珍惜父母辛勞的成果嗎?年輕的父母忙於創業,沒空照顧孩子,若是他們覺得虧欠孩子,往往還會利用「金錢」彌補孩子,結果呢?變成阻礙孩子的成長。
再想想,二十五歲就創業,創業資金哪來的?父母給的?向親友或銀行貸款來的?如果資金來得太容易,往往就不容易珍惜,也不知道賺錢的辛苦。如果一開始創業就「發」,更慘!年輕人會誤以為創業很簡單,除了不斷地加碼投資,也可能會養成得意忘形、揮霍的壞習性,導致最後留下一堆爛攤子,造成無法收拾的局面。至於他們的孩子?才十多歲的年紀,父母為事業而爭吵、奔波,家裡的經濟、生活都突然變了調,這時候的父母更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長需要,處在這種環境之下的孩子,他們的行為很容易因此而走偏。
若是選擇在第三階段創業,唉!還真的是滿累人的!除了體力不如人外,還不知道自己能夠撐多久、活多久。不過倒也有個好處,往往第三階段才創業的人,可以將事業「傳」給下一代。
所謂的「少年得志」,大概就是第一階段創業的寫照;「大器晚成」就是第三階段的注解!第二階段?就稱它是「中年得志」吧!第一階段:養精蓄銳;第二階段:衝刺;第三階段:守成,這樣不是很美好嗎?
想想看,若是過去世做了很多善事,到了這一世,有沒有人可以擁有「三個階段」的創業命呢?應該會有吧!但是我沒有碰過(若是有這麼好命,大概也就不會來找我了)。有沒有人擁有「兩個階段」的創業命?絕對有的!如果你擁有兩個階段的創業命,請問,你要選擇哪兩個階段呢?「第一+第二」?「第二+第三」?還是「第一+第三」階段?
如果以台灣的企業家為例,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不要太早讓第二代接棒!如果第二代太早少年得志,就很容易栽在39歲的事業大關卡。我以為應該先讓第二代到外面的公司上班學習,接受外人的訓練,培養包容力與領導力。大概40歲左右再回到自家的公司上班,如此才能夠為自家的企業注入新血,知所改進,不再墨守成規。等到四十五歲或以後,再接棒!以這樣的年紀與資歷,公司裡的一些老幹部也比較能夠信服。
沒有創業命
問:我根本就沒有創業命,只有上班的命,又該怎麼解釋呢?
答:一樣的解釋!為什麼?仔細想想,這麼多年上班的日子裡,還真的是有「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之分。若從前總統阿扁的上班史,也許我們可以說,他是屬於「第一+第二」階段的上班命。若是以我個人而言,到目前為止,也許應該就是屬於「第二階段」的上班命。
問:妳說我沒有創業命,可是我已經創業十年了,雖然沒有「大發」,但也還不錯,收入比上班的薪水還要好,這又該怎麼解釋呢?
答:假設你去上班,每個月上班的薪水是5萬;如今你選擇創業,每個月的收入是8萬。
5×12×10=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