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ISBN: | 6961813239163 | |
Publisher: |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Publication: | June 1, 2018 |
Imprint: | 經理人月刊 | Language: | Chinese |
Author: | |
ISBN: | 6961813239163 |
Publisher: |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Publication: | June 1, 2018 |
Imprint: | 經理人月刊 |
Language: | Chinese |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方法無用,還是你根本「沒用」?
很多年前,在一場演講結束的後台,有幸向已故的知名管理顧問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短暫請益。那時候,我讀過了大師的暢銷著作《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itve People),對於書裡提到的高效人士的7個習慣有粗淺的認識。於是我問,「如果只要做到這7個習慣就能成功,那豈不是讀過書的人都成功了?」 大師當時到底回答我什麼,我的記憶已經模糊,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他當時給了我一個很慈祥和藹的微笑,彷彿在反問,「那你真的做到那些習慣了嗎?」
其實《與成功有約》的英文書名根本沒有「成功」二字,柯維只是從美國的勵志典籍中,歸納出名留青史的大人物有哪些「好習慣」。是像我這樣的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從那些厲害高手的言行裡,找到了力量和勇氣,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壯志;一旦「壯志未酬」,就覺得勵志書無效、方法論無用。 從出生起,人類就一直在學習各式各樣的知識與技能。我們多半是在學習「本能」以外的事物時,開始需要「方法」的指引。不管是小孩四處補習、上才藝班,成人學舞蹈、英語,都是一種有方法的學習。問題是,你學成了什麼?學不成,真的是方法無用嗎?這也是我在閱讀許多以「教學」「傳授祕訣」「總結方法」的書籍時,時常冒出來的疑問:照著做就成了嗎?看完談「斷捨離」的書,房間辦公桌就會雜物淨空,心靈就不惹塵埃了嗎?
這期封面故事,原本是想為讀者彙整多本暢銷數十年、銷量動輒百萬千萬冊的成功、勵志書籍,從中提煉出大師們的共同觀點和智慧。不過,這麼做卻出現了一個「風險」:如果你聽到「想有所成就,就要「找到熱情、發揮天賦、努力不懈、建立自信、廣結善緣、正向思考」這類建議,你是會全身立刻充滿正能量,還是覺得拜託不要再說這些空話了好嗎? 所以,我們再往下一層探詢:到底是「努力不懈」的原則很空洞,還是我們的理解太淺、太偏頗?否則為什麼周遭不時會有人說出「再怎麼努力也沒用」的喪氣話?當然更多時候,發出前述喟嘆的人還會得到「是你努力不夠」「有志者事竟成」的訓斥或加油打氣。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成功、高效、才華洋溢、成就非凡的人,給我們的人生建言?
或許,我們得先自省幾個問題:什麼是成功,是致富、有權力,還是有家人朋友?什麼又是失敗?蘋果(Apple)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2005年在史丹佛大學的著名演講中提到,「事後看來,被蘋果開除,可能是發生於我身上最好的事情。重新當一個初學者的輕盈,取代了成功帶來的沉重感,這讓我對每件事都沒有那麼篤定,也釋放了我,讓我進入生命中最有創造力的時期之一。」還有,你即使遍讀成功經典、名人傳記,感動無限,你有付諸行動嗎?
《把成功變成習慣》書中提到「行動偏見」(bias toward action)的原則,意思是「寧可動手做一件事而做不成功,也不要什麼事都不做。」古往今來,成就偉大功業本來就只有少數人,我們平凡的人想要做成不凡的事,就是每一天、每一次,付諸行動做成一件事,距離自己定義的成功再靠近一步。 總編輯 齊立文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方法無用,還是你根本「沒用」?
很多年前,在一場演講結束的後台,有幸向已故的知名管理顧問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短暫請益。那時候,我讀過了大師的暢銷著作《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itve People),對於書裡提到的高效人士的7個習慣有粗淺的認識。於是我問,「如果只要做到這7個習慣就能成功,那豈不是讀過書的人都成功了?」 大師當時到底回答我什麼,我的記憶已經模糊,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他當時給了我一個很慈祥和藹的微笑,彷彿在反問,「那你真的做到那些習慣了嗎?」
其實《與成功有約》的英文書名根本沒有「成功」二字,柯維只是從美國的勵志典籍中,歸納出名留青史的大人物有哪些「好習慣」。是像我這樣的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從那些厲害高手的言行裡,找到了力量和勇氣,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壯志;一旦「壯志未酬」,就覺得勵志書無效、方法論無用。 從出生起,人類就一直在學習各式各樣的知識與技能。我們多半是在學習「本能」以外的事物時,開始需要「方法」的指引。不管是小孩四處補習、上才藝班,成人學舞蹈、英語,都是一種有方法的學習。問題是,你學成了什麼?學不成,真的是方法無用嗎?這也是我在閱讀許多以「教學」「傳授祕訣」「總結方法」的書籍時,時常冒出來的疑問:照著做就成了嗎?看完談「斷捨離」的書,房間辦公桌就會雜物淨空,心靈就不惹塵埃了嗎?
這期封面故事,原本是想為讀者彙整多本暢銷數十年、銷量動輒百萬千萬冊的成功、勵志書籍,從中提煉出大師們的共同觀點和智慧。不過,這麼做卻出現了一個「風險」:如果你聽到「想有所成就,就要「找到熱情、發揮天賦、努力不懈、建立自信、廣結善緣、正向思考」這類建議,你是會全身立刻充滿正能量,還是覺得拜託不要再說這些空話了好嗎? 所以,我們再往下一層探詢:到底是「努力不懈」的原則很空洞,還是我們的理解太淺、太偏頗?否則為什麼周遭不時會有人說出「再怎麼努力也沒用」的喪氣話?當然更多時候,發出前述喟嘆的人還會得到「是你努力不夠」「有志者事竟成」的訓斥或加油打氣。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成功、高效、才華洋溢、成就非凡的人,給我們的人生建言?
或許,我們得先自省幾個問題:什麼是成功,是致富、有權力,還是有家人朋友?什麼又是失敗?蘋果(Apple)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2005年在史丹佛大學的著名演講中提到,「事後看來,被蘋果開除,可能是發生於我身上最好的事情。重新當一個初學者的輕盈,取代了成功帶來的沉重感,這讓我對每件事都沒有那麼篤定,也釋放了我,讓我進入生命中最有創造力的時期之一。」還有,你即使遍讀成功經典、名人傳記,感動無限,你有付諸行動嗎?
《把成功變成習慣》書中提到「行動偏見」(bias toward action)的原則,意思是「寧可動手做一件事而做不成功,也不要什麼事都不做。」古往今來,成就偉大功業本來就只有少數人,我們平凡的人想要做成不凡的事,就是每一天、每一次,付諸行動做成一件事,距離自己定義的成功再靠近一步。 總編輯 齊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