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 04月號/2018 第161期

行銷4.0

Periodicals, Business & Finance, Marketing & Sales
Cover of the book 經理人月刊 04月號/2018 第161期 by ,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ISBN: 6961813239161
Publisher: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April 1, 2018
Imprint: 經理人月刊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ISBN: 6961813239161
Publisher: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April 1, 2018
Imprint: 經理人月刊
Language: Chinese

【主題學習Back to Basics】

行銷4.0

當智慧型手機、社群網站成為人們社交活動的主要媒介,企業想接觸顧客的管道比過去更多更雜,不論是實體門市、電商平台、官方網站、行動App、Facebook,線上、線下的界線逐漸消失,品牌必須比以往花上更多精力、費用,想方設法才能獲得顧客的青睞。

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認為,在數位經濟的浪潮中,現在的行銷人要更懂得借助群眾的力量,讓顧客不只掏出錢包,更搶著幫品牌宣傳、說好話!

 

【編輯台時間】

在行動、網路與連結這3股力量的驅動下,行銷人一定愈來愈常發現,我以前學的、我向來最會的本事,都不怎麼管用了,因為電視報紙好像沒人看了、廣告也沒人信了。可是,事情又好像變來變去沒個準,一會兒說實體店面會消失,以後的街道會荒涼蕭條;突然之間,各家網路巨擘又急著衝到實體世界「現形」,爭相要給消費者「體驗」。

行銷人起初會擔心,一定是自己老了,不懂那些新技術、新名詞,其實「媒介」(medium)是中性的,只是人變了,人們通過各式各樣網路通訊技術的「賦能」,變得更耳聰目明、獨立自主。這個轉變一點都不難理解,因為一切發生得那麼自然,你手上的一支手機、一個通訊App,可能就是轉變的起點。

閱讀《行銷4.0》這本書,你會清楚地感受到,書裡所描述的一切現象,都正在發生中。預測未來的說法,往往不準確或難以立即驗證;回顧過去的歷史觀點,也難免有後見之明;唯獨要清晰地描繪當下,給身處其中、困惑迷茫的人一點指引,是最難的。

書裡提到,「『行銷』(marketing)這個詞,應該寫成『銷售中』(market-ing),這是要提醒我們市場不斷在改變。而要了解最先進的行銷方法,就應該先了解市場的改變。」

為了回顧「行銷」的演變,我翻出了行銷學上的一篇經典文章〈行銷短視症〉(Marketing Myopia),是由希奧多‧李維特(Theodore Levitt)1960年發表在 《哈佛商業評論》上。文中對於企業或產業的興衰,有這樣的分析:「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成長面臨威脅、減緩或停止的原因,都不是因為市場飽和,而是因為管理不善。」

把兩段文字綜合起來看,市場永遠在,只是改變了,只要抓住變動的走向,就有機會開啟新的商機。李維特筆下的短視症,儘管相隔超過半世紀,如今讀來似乎更加適用。他說,鐵路公司不是目光短淺地只把自己定義為鐵路公司,就不會錯過「運輸」(汽車、卡車、飛機)的需求;電影業者根本不應該擔心電視會搶走觀眾,因為觀眾要的是「娛樂」,哪裡可以滿足需求就往哪裡去。

試想,如今的產業界線模糊,競爭對手來自四面八方,如果缺乏管理的想像力,不能開闊地界定市場、釐清顧客的真正需求,怎麼知道哪一天全世界最大的電影公司、唱片公司,不會變成亞馬遜(Amazon)或騰訊?

李維特發表文章的時代,行銷思維還停留在業者大量製造、消費者被促銷、被追獵(target)的階段,所以他想提醒企業,「銷售著重賣方的需求,行銷則著重買方的需求」。

進入行銷4.0時代,重視買方需求、顧客至上的說法早已是老生常談,科特勒與其共同作者在書中,只是更生動具體地描繪這番景象:顧客已經挾著網路科技,自成一股不輕易受支配力量、一個由親朋好友粉絲構成的生態圈,有能力自創品牌,甚至有能力顛覆既有品牌。企業能做的,就是更心悅誠服地臣服於消費者的需求,臣服於市場的力量。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主題學習Back to Basics】

行銷4.0

當智慧型手機、社群網站成為人們社交活動的主要媒介,企業想接觸顧客的管道比過去更多更雜,不論是實體門市、電商平台、官方網站、行動App、Facebook,線上、線下的界線逐漸消失,品牌必須比以往花上更多精力、費用,想方設法才能獲得顧客的青睞。

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認為,在數位經濟的浪潮中,現在的行銷人要更懂得借助群眾的力量,讓顧客不只掏出錢包,更搶著幫品牌宣傳、說好話!

 

【編輯台時間】

在行動、網路與連結這3股力量的驅動下,行銷人一定愈來愈常發現,我以前學的、我向來最會的本事,都不怎麼管用了,因為電視報紙好像沒人看了、廣告也沒人信了。可是,事情又好像變來變去沒個準,一會兒說實體店面會消失,以後的街道會荒涼蕭條;突然之間,各家網路巨擘又急著衝到實體世界「現形」,爭相要給消費者「體驗」。

行銷人起初會擔心,一定是自己老了,不懂那些新技術、新名詞,其實「媒介」(medium)是中性的,只是人變了,人們通過各式各樣網路通訊技術的「賦能」,變得更耳聰目明、獨立自主。這個轉變一點都不難理解,因為一切發生得那麼自然,你手上的一支手機、一個通訊App,可能就是轉變的起點。

閱讀《行銷4.0》這本書,你會清楚地感受到,書裡所描述的一切現象,都正在發生中。預測未來的說法,往往不準確或難以立即驗證;回顧過去的歷史觀點,也難免有後見之明;唯獨要清晰地描繪當下,給身處其中、困惑迷茫的人一點指引,是最難的。

書裡提到,「『行銷』(marketing)這個詞,應該寫成『銷售中』(market-ing),這是要提醒我們市場不斷在改變。而要了解最先進的行銷方法,就應該先了解市場的改變。」

為了回顧「行銷」的演變,我翻出了行銷學上的一篇經典文章〈行銷短視症〉(Marketing Myopia),是由希奧多‧李維特(Theodore Levitt)1960年發表在 《哈佛商業評論》上。文中對於企業或產業的興衰,有這樣的分析:「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成長面臨威脅、減緩或停止的原因,都不是因為市場飽和,而是因為管理不善。」

把兩段文字綜合起來看,市場永遠在,只是改變了,只要抓住變動的走向,就有機會開啟新的商機。李維特筆下的短視症,儘管相隔超過半世紀,如今讀來似乎更加適用。他說,鐵路公司不是目光短淺地只把自己定義為鐵路公司,就不會錯過「運輸」(汽車、卡車、飛機)的需求;電影業者根本不應該擔心電視會搶走觀眾,因為觀眾要的是「娛樂」,哪裡可以滿足需求就往哪裡去。

試想,如今的產業界線模糊,競爭對手來自四面八方,如果缺乏管理的想像力,不能開闊地界定市場、釐清顧客的真正需求,怎麼知道哪一天全世界最大的電影公司、唱片公司,不會變成亞馬遜(Amazon)或騰訊?

李維特發表文章的時代,行銷思維還停留在業者大量製造、消費者被促銷、被追獵(target)的階段,所以他想提醒企業,「銷售著重賣方的需求,行銷則著重買方的需求」。

進入行銷4.0時代,重視買方需求、顧客至上的說法早已是老生常談,科特勒與其共同作者在書中,只是更生動具體地描繪這番景象:顧客已經挾著網路科技,自成一股不輕易受支配力量、一個由親朋好友粉絲構成的生態圈,有能力自創品牌,甚至有能力顛覆既有品牌。企業能做的,就是更心悅誠服地臣服於消費者的需求,臣服於市場的力量。

More books from Marketing & Sales

Cover of the book Limitless Lead Generation Guide by
Cover of the book Objecciones y cierre de ventas by
Cover of the book Case study and comparative strategic analysis of Toyota and Ryanair by
Cover of the book Share This by
Cover of the book Money By Internet: Vol. 2 of 2 by
Cover of the book The Accidental Sales Manager by
Cover of the book Powerlines by
Cover of the book Kellogg on Branding by
Cover of the book 經理人特刊:業務力 by
Cover of the book Research Methods by
Cover of the book Savoir Bien Acheter by
Cover of the book 16 Formulas that Convince & 101 Headlines that Convert Readers to Leads by
Cover of the book Magnetic Facebook Marketing by
Cover of the book Marken als Sinnstifter by
Cover of the book Rethinking Luxury: How to Market Exclusive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an Ever-Changing Environment by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