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是兇手:一個母親的自白

Nonfiction, Social & Cultural Studies, Social Science
Cover of the book 我的孩子是兇手:一個母親的自白 by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城邦出版集團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ISBN: 3119864774647
Publisher: 城邦出版集團 Publication: June 7, 2018
Imprint: 商周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ISBN: 3119864774647
Publisher: 城邦出版集團
Publication: June 7, 2018
Imprint: 商周出版
Language: Chinese

◆國外媒體名人好評如潮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專文推薦
◆《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泰晤士報》、美國心理健康協會會長保羅.喬歐費瑞多、台大精神科醫師張立人、親職作家番紅花、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周慕姿
◆暢銷書作家/牙醫師李偉文、律師娘林靜如

「當所有母親都在祈禱孩子平安,我卻得祈禱自己的孩子能在傷害任何人之前死去……」

1999年4月20日,18歲的狄倫跟朋友犯下科倫拜校園槍擊案後自殺,然而事發前三週,狄倫才參觀過即將要就讀的大學、跟家人討論如何布置宿舍,甚至前三天才興高采烈的參加畢業舞會……。「到底為什麼他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十六年來,狄倫的母親不斷的自問,並尋求專家的解答。這是一個心碎的母親,給每個深愛孩子的父母,最沉痛、也最誠摯的自白。

你真的瞭解你的孩子嗎?

【感動推薦】

父母大都自以為對孩子瞭若指掌;不想被人摸透的孩子,內心所想自然會深藏不露。
——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暢銷書《背離親緣》(For From the Tree)作者

「蘇的回憶錄讀來真摯細膩,其痛苦也令人感同身受。她的故事或許讀起來令人不快,但也能引起大眾對腦部健康的關注,並使人意識到及早發現問題、及早介入的重要性。經歷了這一切後,她從此改頭換面,若人們記取她的教訓、聽取她的建言,便能更快察覺到青少年憂鬱症及伴隨而來的自殺傾向並及時反應。
——保羅.喬歐費瑞多(Paul Gionfriddo) 美國心理健康協會會長、執行長

尊重孩子說「不」是好事,但了解孩子說「不」的原因,同樣重要。
——張立人 台大精神科醫師

如果有什麼親子議題的相關書冊是為人父母必讀,我會說是這一本,它讓我們看到育兒之路的隱晦面,家庭教育的極限,青少年深藏內心不為人知的痛苦,而唯有父母落實的飽滿的「愛」,能減免任何可能發生的遺憾與悔恨。
——番紅花 親職作家

書裡的母親,就如同其他的母親,希望自己眼裡的那個有點頑皮又惹人憐愛的孩子,跟別人一樣就好,當小小的冀望變成奢求,我們能做的就是一起想想,怎麼樣讓所有的孩子,少了走上絕路的動機。
——林靜如 律師娘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國外媒體名人好評如潮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專文推薦
◆《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泰晤士報》、美國心理健康協會會長保羅.喬歐費瑞多、台大精神科醫師張立人、親職作家番紅花、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周慕姿
◆暢銷書作家/牙醫師李偉文、律師娘林靜如

「當所有母親都在祈禱孩子平安,我卻得祈禱自己的孩子能在傷害任何人之前死去……」

1999年4月20日,18歲的狄倫跟朋友犯下科倫拜校園槍擊案後自殺,然而事發前三週,狄倫才參觀過即將要就讀的大學、跟家人討論如何布置宿舍,甚至前三天才興高采烈的參加畢業舞會……。「到底為什麼他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十六年來,狄倫的母親不斷的自問,並尋求專家的解答。這是一個心碎的母親,給每個深愛孩子的父母,最沉痛、也最誠摯的自白。

你真的瞭解你的孩子嗎?

【感動推薦】

父母大都自以為對孩子瞭若指掌;不想被人摸透的孩子,內心所想自然會深藏不露。
——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暢銷書《背離親緣》(For From the Tree)作者

「蘇的回憶錄讀來真摯細膩,其痛苦也令人感同身受。她的故事或許讀起來令人不快,但也能引起大眾對腦部健康的關注,並使人意識到及早發現問題、及早介入的重要性。經歷了這一切後,她從此改頭換面,若人們記取她的教訓、聽取她的建言,便能更快察覺到青少年憂鬱症及伴隨而來的自殺傾向並及時反應。
——保羅.喬歐費瑞多(Paul Gionfriddo) 美國心理健康協會會長、執行長

尊重孩子說「不」是好事,但了解孩子說「不」的原因,同樣重要。
——張立人 台大精神科醫師

如果有什麼親子議題的相關書冊是為人父母必讀,我會說是這一本,它讓我們看到育兒之路的隱晦面,家庭教育的極限,青少年深藏內心不為人知的痛苦,而唯有父母落實的飽滿的「愛」,能減免任何可能發生的遺憾與悔恨。
——番紅花 親職作家

書裡的母親,就如同其他的母親,希望自己眼裡的那個有點頑皮又惹人憐愛的孩子,跟別人一樣就好,當小小的冀望變成奢求,我們能做的就是一起想想,怎麼樣讓所有的孩子,少了走上絕路的動機。
——林靜如 律師娘

More books from Social Science

Cover of the book Politics and Progress by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Cover of the book Zeitreise in eine Welt ohne Geld by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Cover of the book The Indicted South by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Cover of the book The 21st Century at Work: Forces Shaping the Future Workforce and Workpl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Cover of the book Cycles of Time and Meaning in the Mexican Books of Fate by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Cover of the book Greyhound Nation by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Cover of the book Debt for Sale by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Cover of the book Second Manifesto by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Cover of the book Mobbing vernichtet psychisch by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Cover of the book Thought-Forms by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Cover of the book Scout Tests by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Cover of the book Olivia's Story by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Cover of the book The China Story by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Cover of the book Globalization and Third World Women by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Cover of the book Digital Broadcasting by 蘇.克萊伯德(Sue Klebold)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