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 台灣教育的缺與盲

Nonfiction, Reference & Language, Education & Teaching, Educational Theory
Cover of the book 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 台灣教育的缺與盲 by 楊照,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楊照 ISBN: 3030000000065
Publisher: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December 18, 2015
Imprint: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楊照
ISBN: 3030000000065
Publisher: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December 18, 2015
Imprint:
Language: Chinese

楊照首次深入分享女兒德國教育經驗! 教育不只是教會孩子「別當混蛋」、「別當壞蛋」, 更要教會孩子「別當不懂生命樂趣的笨蛋」! 德國教育不崇尚名校,卻有全球最頂尖的人才! 幫助孩子發掘「天賦」,而不是「天才」; 找到「職志」,而不是「職業」! 青春是準備盛開的花朵, 在扭曲的教育政策下,台灣孩子的青春只剩下考試, 沒有生活的青春,如何知道生命的美好, 享受豐富世界帶來的樂趣,吸飽盛開的養分? 小時候,每當做數學作業、化學作業做的很煩時,女兒常會問楊照:「幹嘛要學這些東西?我們將來會用到嗎?你現在有用到國中學的代數、幾何或化學元素表嗎?」但一年的德國經驗她得到的答案是:如果用德國的方式學,她就不會生出有沒有用的懷疑。因為在德國,數學、化學中等資質的小孩,可以了解數學、化學內部的道理,知道這些道理管轄了許多現實的事物,而這樣學到的數學、化學,會深深留在腦中,不會從這次考試到下次考試就忘掉了。而且她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竟然是在德國,以她才學了一年多的德文,讓她認識了文字、文學迷人之處。 國二唸完,楊照的女兒去了德國。透過女兒,他看到的教育現場,多了一個比較對象。離開台灣本位,離開「正常」本位,他痛苦地發現了台灣教育許多硬是被當做「正常」的「不正常」。要使得台灣教育可以變得不一樣,他相信,只能從這個社會願意看見「不正常」,承認「不正常」開始。楊照在這本書中,試圖從不同角度、選擇不同切入點,一一指出他覺得「不正常」,不該被輕易「正常」待之的現象。 德國是這樣教孩子的 .側重開發、探測每個孩子具備的特殊熱情和能力,透過實習,讓孩子在中學時就找到自己內在的呼喚,及早磨礪自身的技能。 .沒有公認最好的大學,不強調大學的縱向排名競爭。從技職到大學,每所學校皆有其不同的特色,提供不同性質的教育內容,有的是蘋果、有的是橘子,不用單一的標準衡量、排序學校。 .德國也考試,而且考得很多。但德國不考輕易可以查得到的東西或是背誦能力。數學不考求得的答案,而是考如何分析、用什麼方式處理問題的「意見」。 .德國上學時間比台灣少,科目卻比台灣多。上課不是聽老師單面、權威教導,而是由學生發表意見,進行意見交流激盪。形成這些意見所需的學習,學生要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安排、進行。 .德國老師教的是知識的道理,是取得知識、思考知識的方法,而不是知識本體。知識的本體,要學生自己追求、累積。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楊照首次深入分享女兒德國教育經驗! 教育不只是教會孩子「別當混蛋」、「別當壞蛋」, 更要教會孩子「別當不懂生命樂趣的笨蛋」! 德國教育不崇尚名校,卻有全球最頂尖的人才! 幫助孩子發掘「天賦」,而不是「天才」; 找到「職志」,而不是「職業」! 青春是準備盛開的花朵, 在扭曲的教育政策下,台灣孩子的青春只剩下考試, 沒有生活的青春,如何知道生命的美好, 享受豐富世界帶來的樂趣,吸飽盛開的養分? 小時候,每當做數學作業、化學作業做的很煩時,女兒常會問楊照:「幹嘛要學這些東西?我們將來會用到嗎?你現在有用到國中學的代數、幾何或化學元素表嗎?」但一年的德國經驗她得到的答案是:如果用德國的方式學,她就不會生出有沒有用的懷疑。因為在德國,數學、化學中等資質的小孩,可以了解數學、化學內部的道理,知道這些道理管轄了許多現實的事物,而這樣學到的數學、化學,會深深留在腦中,不會從這次考試到下次考試就忘掉了。而且她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竟然是在德國,以她才學了一年多的德文,讓她認識了文字、文學迷人之處。 國二唸完,楊照的女兒去了德國。透過女兒,他看到的教育現場,多了一個比較對象。離開台灣本位,離開「正常」本位,他痛苦地發現了台灣教育許多硬是被當做「正常」的「不正常」。要使得台灣教育可以變得不一樣,他相信,只能從這個社會願意看見「不正常」,承認「不正常」開始。楊照在這本書中,試圖從不同角度、選擇不同切入點,一一指出他覺得「不正常」,不該被輕易「正常」待之的現象。 德國是這樣教孩子的 .側重開發、探測每個孩子具備的特殊熱情和能力,透過實習,讓孩子在中學時就找到自己內在的呼喚,及早磨礪自身的技能。 .沒有公認最好的大學,不強調大學的縱向排名競爭。從技職到大學,每所學校皆有其不同的特色,提供不同性質的教育內容,有的是蘋果、有的是橘子,不用單一的標準衡量、排序學校。 .德國也考試,而且考得很多。但德國不考輕易可以查得到的東西或是背誦能力。數學不考求得的答案,而是考如何分析、用什麼方式處理問題的「意見」。 .德國上學時間比台灣少,科目卻比台灣多。上課不是聽老師單面、權威教導,而是由學生發表意見,進行意見交流激盪。形成這些意見所需的學習,學生要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安排、進行。 .德國老師教的是知識的道理,是取得知識、思考知識的方法,而不是知識本體。知識的本體,要學生自己追求、累積。

More books from Educational Theory

Cover of the book It's the Classroom, Stupid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Lost Classroom, Lost Community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Education Policy, Space and the City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Leaders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Teaching Marx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Estrategias Eficaces de Intervención Socioeducativa con Adolescentes en Riesgo de Exclusión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Blair’s Educational Legacy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Inglês ( Inglês Para Todos ) Aprender Inglês Com Imagens (Vol 4)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Die Einbindung pädagogischer Laien in den Alltag von Ganztagsschulen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Technologies for Inclusive Education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The Hardest Questions Aren't on the Test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Graduation with Civic Honors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The Teaching Self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Sleep Tight, Little Wolf – 好梦,小狼仔 - Hǎo mèng, xiǎo láng zǎi (English – Chinese) by 楊照
Cover of the book The Power of Branding by 楊照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