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親子天下 | ISBN: | 6930000000100 |
Publisher: | 親子天下 | Publication: | May 1, 2018 |
Imprint: | 親子天下雜誌 | Language: | Chinese |
Author: | 親子天下 |
ISBN: | 6930000000100 |
Publisher: | 親子天下 |
Publication: | May 1, 2018 |
Imprint: | 親子天下雜誌 |
Language: | Chinese |
中國專題的故事
「為什麼要去中國採訪教育議題?」這是《親子天下》採訪團隊最常自問、也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因為科技,尤其是教育科技。
看數字。中國人深怕自己落後,從小孩到上班族,有11%人口利用線上學習,其中1.2億是透過手機。「在線教育」成為一個「在風口上」的熱門淘金產業,吸引大量資金和年輕人才投入。一年好幾場的教育科技博覽會,聚集了世界資本市場的投資代表、年輕創業者、媒體、學校、老師和家長的關注。
看政策。國家政策定調「互聯網+教育」,引進科技改變中小學生的學習方式。孩子不僅「人人通」,還有許多適齡專屬、Made in China的學習app和平台。有些平台的學習內容呼應國家課綱,成為中小學校課堂的輔助教材和工具,使用人次動輒超過千萬。
面向新時代,創造新經濟,中國需要新人才。教育改革早已啟動。2027年,中國的國民生產毛額將超過第一大經濟體美國,中小學教育如何為培養新人才做好「戰略」準備?《親子天下》團隊兵分兩路,直擊科技翻轉教育的力道:
首都北京──中國的矽谷
北京是中國科技創新火車頭,也是基礎教育改革的實驗基地。公立名校各領任務、帶頭改變,科技融入的STEAM、PBL已成教室日常。
北京也匯集一群想突破現有教育框架的80後父母和90後世代。他們的眼界不僅在創辦一所小規模學校,更想要改變整個教育系統。
但一個北京,兩個世界。北京公校豐沛的教育資源、優秀的老師和雄厚的改革企圖,只適用於擁有北京「戶口」的家庭。北京五環外,許多在社會底層,跟著父母來大城市討生活的「流動兒童」,就讀於簡陋的打工子弟學校,無緣於科技帶來的益處,靠的是校長,老師們深度的陪伴。
四川省會成都──一帶一路的起點
成都是中國西部商貿、科技和金融中心,從成都搭上中歐班列火車,可在十四天內抵達歐洲波蘭。
成都也是全中國的科技教育示範區。因為中產階級家庭壯大,同時是實驗教育的重鎮。高度科技化不僅表現在建立愈來愈多的科技亮點校,也展現在城市治理,知名觀光景點的垃圾量都有專屬app管控。
走訪過兩個城市,我們也看到,新科技遇到舊價值,各種拉扯和調整還在進行中。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學校發展不均,家長有「擇校」壓力,孩子有「課業」負擔,中小學生「減負」成為兩會最重要教育議題之一;中國提出素質教育(類似台灣的核心素養)呼應新時代,但應試教育依然兇猛。
看中國想台灣。不僅僅需要關注主流媒體報導,最新惠台政策開放台灣學測均標生申請中國大學,在五年內將引爆台灣高中生出走潮。還有,中國每年新生兒總數相當於3/4個台灣,他們將成為台灣孩子未來的同學、同事,甚至競爭對手。他們如何學習和成長?而台灣的教育優勢和挑戰又是什麼?
雖然心情很複雜,但是我們的鄰居正在同時從上而下,和由下往上推動教育的改變,有哪些值得我們認識和警惕?
中國專題的故事
「為什麼要去中國採訪教育議題?」這是《親子天下》採訪團隊最常自問、也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因為科技,尤其是教育科技。
看數字。中國人深怕自己落後,從小孩到上班族,有11%人口利用線上學習,其中1.2億是透過手機。「在線教育」成為一個「在風口上」的熱門淘金產業,吸引大量資金和年輕人才投入。一年好幾場的教育科技博覽會,聚集了世界資本市場的投資代表、年輕創業者、媒體、學校、老師和家長的關注。
看政策。國家政策定調「互聯網+教育」,引進科技改變中小學生的學習方式。孩子不僅「人人通」,還有許多適齡專屬、Made in China的學習app和平台。有些平台的學習內容呼應國家課綱,成為中小學校課堂的輔助教材和工具,使用人次動輒超過千萬。
面向新時代,創造新經濟,中國需要新人才。教育改革早已啟動。2027年,中國的國民生產毛額將超過第一大經濟體美國,中小學教育如何為培養新人才做好「戰略」準備?《親子天下》團隊兵分兩路,直擊科技翻轉教育的力道:
首都北京──中國的矽谷
北京是中國科技創新火車頭,也是基礎教育改革的實驗基地。公立名校各領任務、帶頭改變,科技融入的STEAM、PBL已成教室日常。
北京也匯集一群想突破現有教育框架的80後父母和90後世代。他們的眼界不僅在創辦一所小規模學校,更想要改變整個教育系統。
但一個北京,兩個世界。北京公校豐沛的教育資源、優秀的老師和雄厚的改革企圖,只適用於擁有北京「戶口」的家庭。北京五環外,許多在社會底層,跟著父母來大城市討生活的「流動兒童」,就讀於簡陋的打工子弟學校,無緣於科技帶來的益處,靠的是校長,老師們深度的陪伴。
四川省會成都──一帶一路的起點
成都是中國西部商貿、科技和金融中心,從成都搭上中歐班列火車,可在十四天內抵達歐洲波蘭。
成都也是全中國的科技教育示範區。因為中產階級家庭壯大,同時是實驗教育的重鎮。高度科技化不僅表現在建立愈來愈多的科技亮點校,也展現在城市治理,知名觀光景點的垃圾量都有專屬app管控。
走訪過兩個城市,我們也看到,新科技遇到舊價值,各種拉扯和調整還在進行中。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學校發展不均,家長有「擇校」壓力,孩子有「課業」負擔,中小學生「減負」成為兩會最重要教育議題之一;中國提出素質教育(類似台灣的核心素養)呼應新時代,但應試教育依然兇猛。
看中國想台灣。不僅僅需要關注主流媒體報導,最新惠台政策開放台灣學測均標生申請中國大學,在五年內將引爆台灣高中生出走潮。還有,中國每年新生兒總數相當於3/4個台灣,他們將成為台灣孩子未來的同學、同事,甚至競爭對手。他們如何學習和成長?而台灣的教育優勢和挑戰又是什麼?
雖然心情很複雜,但是我們的鄰居正在同時從上而下,和由下往上推動教育的改變,有哪些值得我們認識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