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親子天下 | ISBN: | 6930000000074 |
Publisher: | 親子天下 | Publication: | December 1, 2015 |
Imprint: | 親子天下雜誌 | Language: | Chinese |
Author: | 親子天下 |
ISBN: | 6930000000074 |
Publisher: | 親子天下 |
Publication: | December 1, 2015 |
Imprint: | 親子天下雜誌 |
Language: | Chinese |
生命悲歌:我住的地方不是「家」
文∣李宜蓁、林韋萱 攝影∣鄒保祥
「我在想,當初我們做了什麼,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社工潔如(化名)沉重吐出每一個字。
今年五月,新竹縣竹東鎮八年級的邱小妹,因為在網咖與人發生口角,而遭到多人集體虐殺,涉案人甚至包括國小女童。相隔兩個月,同樣是在竹東,十七歲的小媽媽將兩歲的兒子與一歲的女兒託付給舅公,兒子卻遭到虐待而死,女兒也重傷脫水。
邱小妹跟小媽媽,都是潔如認識的孩子。她抱過那個兩歲男孩,也在邱小妹生前最後的週末與她開心道別。
前世界展望會社工怡青(化名)不敢相信:「看到(邱小妹)新聞,突然覺得很冷。」 因為事件中有兩位加害人,是她之前在山上部落服務的個案。「雖然他們狀況都不好,但沒辦法想像會做這樣的事,」怡青記得,其中一個孩子還曾主動幫她忙。
純樸小鎮為何悲劇不斷?
這兩個新聞有三個共同點:
一、 加害人、被害人跟其他涉案人全來自於失能家庭;二、他們都曾是學校、社政系統關懷的個案;三、都發生在新竹縣竹東鎮。
二○一五年,《自由時報》分析竹東少年新聞時,曾引述警方說法寫下〈集體虐殺,竹東不只一次〉的報導。這幾年來竹東鎮接二連三,因為青少年、兒童重大案件上了社會新聞頭條。為何又是竹東?這裡的家庭與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可以從大環境的轉變、家庭結構崩解,以及個人的心靈層面來探討竹東悲劇的根源。
經濟變遷
「不山不市」,居民多是過客
這裡的悲劇,可以從「不山不市」,既非偏鄉,又非大都市的大環境開始講起。
竹東鎮位於新竹縣中心,北邊靠近全台灣平均家戶收入最高的新竹市以及高樓華廈林立的新竹縣竹北市,南邊就是叢山峻嶺、地廣人稀的尖石鄉、五峰鄉山區。竹東面積不大,但由北到南,一路就能看盡富與貧的不同風景。
竹東也曾是輝煌的工商重鎮,五萬三千多平方公里,卻擠了將近十萬居民,至今仍是新竹縣人口第二多鄉鎮。但由於傳統產業沒落,地窄人稠、發展飽和,不如竹北一片平原適合開發,也因此與竹北的發展落差愈來愈大,被形容為「看不到竹北的車尾燈」。社經地位好的家庭也逐漸外移,更加劇了竹東中空的困境。
竹東北方的二重里,雖然聚集部分科學園區和工研院高社經家庭,但他們僅僅「住在竹東」,生活重心仍在新竹市,是自成一格的「科國人」。而對於鄰近山區的原住民,或是來自異鄉的新住民來說,竹東也只是謀生的地方,並非他們心之所繫的家。家庭失能
爸媽拚賺錢,小孩當家
竹東的困境,卡在不是偏鄉,無法獲得外界關愛的眼光,也不像都會擁有聚集商業和精英人口。
它只是一個暫居的城市,一個多數人的「他鄉」……
戲稱自己是「賽雅人」(賽夏族和泰雅族的孩子)的新竹縣議員趙一先,說不清楚自己是幾歲下山來到竹東。因為家庭關係不穩定,家長又不斷換工作,他從竹東南方的五峰鄉下山,在竹東轉了三、四間學校,再回到五峰念了半學期,再次回到竹東……漂泊的命運,使得全家共享晚餐的畫面,從來不是記憶的畫面。
趙一先回憶,雖然住在山上部落,爸媽不在身邊,但部落互相照看的「共養文化」,讓孩子不致走偏。但是升上國小或國中,學生必須負笈到竹東鎮就學。孩子們失了根,面對冷漠的社區,加上學校只看成績的挫折,讓他們產生自卑與疏離感。
趙一先表示,在竹東惹事的青少年們,回到山上部落,都變成很乖的小孩,因為他們不需要在熟悉的族人面前逞強鬥狠。
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才離鄉背井的原住民,到了竹東後,真的過得更好了嗎?
根據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統計,竹東鎮有超過四百位原住民學生,其中過半的原住民孩子寄居在親友家或是自己租屋。就算能與父母同住,為數不少的父母也因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家庭與教養。讓他們小小年紀,就宛如一家之主。
怡青分析,從山上下來的原住民家庭分成兩種極端:社經地位不錯的,早就在竹東置產,讓孩子在國中小階段就到竹東讀書,增強競爭力;經濟弱勢者,被迫下山工作,一家子擠在低矮的鐵皮屋內,過著擁擠、毫無品質的生活。
弱勢家庭,不分族群的,過著前景堪憂、又無退路的日子。加上竹東的生活愈來愈複雜,毒品、幫派的滲透,原本就弱勢的家庭安全網更是潰堤,失能家庭的孩子被甩在社會邊緣。
缺乏認同
沒人在乎的孤獨釀成冷血
孤獨病,不分族群,不分加害人與被害人,在這群被忽略的孩子中蔓延。
「我很傷心、又很難過不知該怎麼辦才好,我很希望有人在身邊保護我、陪伴我。」這是邱小妹在臉書上的最後一則留言。
邱小妹並非原住民,但也是來自於失能家庭。她雖想走入人群,但人際障礙使她時而輟學或被霸凌。事發前,邱小妹就學狀況已趨穩定,愛纏著老師說話。因為家裡沒電腦,沒處去的她掏出為數不多的零用錢到網咖。喪命那天,她從網咖被擄走,為的只是上臉書敲老師聊天。
鏡頭轉向加害者。被迫向邱小妹丟石頭的五年級女童,同樣來自於失能家庭,也因此甘願當個小跟班,跟著大哥哥、姊姊們混日子。關心青少年問題的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分析,當孤獨的青少年完全得不到父母回應,他會自己再去找另一群「家人」,而為了獲得這群人肯定,他得做一些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幫派、援交、青少年犯罪通常就在此時發生。
在邱小妹事件發生後,王浩威沉痛寫下〈冷血不是一代造成的〉:這些被我們遺忘且不願承認的地方,有許多孩子像是英國小說家高汀筆下的《蒼蠅王》一樣的長大,生活中無父無母,自然也沒了生命應有的態度,這樣一代又一代,演化出來的孩子只有更加冷血罷了……除了附和說他們凶殘以外,我們是否可以做一些什麼?
3種「家人」扭轉孩子命運
孩子陷落的癥結,有很大原因是來自於系統。學校老師、NGO、社區紛紛由下而上起而行動,喚回各界對故鄉的認同,守護孩子安全長大。
生命悲歌:我住的地方不是「家」
文∣李宜蓁、林韋萱 攝影∣鄒保祥
「我在想,當初我們做了什麼,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社工潔如(化名)沉重吐出每一個字。
今年五月,新竹縣竹東鎮八年級的邱小妹,因為在網咖與人發生口角,而遭到多人集體虐殺,涉案人甚至包括國小女童。相隔兩個月,同樣是在竹東,十七歲的小媽媽將兩歲的兒子與一歲的女兒託付給舅公,兒子卻遭到虐待而死,女兒也重傷脫水。
邱小妹跟小媽媽,都是潔如認識的孩子。她抱過那個兩歲男孩,也在邱小妹生前最後的週末與她開心道別。
前世界展望會社工怡青(化名)不敢相信:「看到(邱小妹)新聞,突然覺得很冷。」 因為事件中有兩位加害人,是她之前在山上部落服務的個案。「雖然他們狀況都不好,但沒辦法想像會做這樣的事,」怡青記得,其中一個孩子還曾主動幫她忙。
純樸小鎮為何悲劇不斷?
這兩個新聞有三個共同點:
一、 加害人、被害人跟其他涉案人全來自於失能家庭;二、他們都曾是學校、社政系統關懷的個案;三、都發生在新竹縣竹東鎮。
二○一五年,《自由時報》分析竹東少年新聞時,曾引述警方說法寫下〈集體虐殺,竹東不只一次〉的報導。這幾年來竹東鎮接二連三,因為青少年、兒童重大案件上了社會新聞頭條。為何又是竹東?這裡的家庭與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可以從大環境的轉變、家庭結構崩解,以及個人的心靈層面來探討竹東悲劇的根源。
經濟變遷
「不山不市」,居民多是過客
這裡的悲劇,可以從「不山不市」,既非偏鄉,又非大都市的大環境開始講起。
竹東鎮位於新竹縣中心,北邊靠近全台灣平均家戶收入最高的新竹市以及高樓華廈林立的新竹縣竹北市,南邊就是叢山峻嶺、地廣人稀的尖石鄉、五峰鄉山區。竹東面積不大,但由北到南,一路就能看盡富與貧的不同風景。
竹東也曾是輝煌的工商重鎮,五萬三千多平方公里,卻擠了將近十萬居民,至今仍是新竹縣人口第二多鄉鎮。但由於傳統產業沒落,地窄人稠、發展飽和,不如竹北一片平原適合開發,也因此與竹北的發展落差愈來愈大,被形容為「看不到竹北的車尾燈」。社經地位好的家庭也逐漸外移,更加劇了竹東中空的困境。
竹東北方的二重里,雖然聚集部分科學園區和工研院高社經家庭,但他們僅僅「住在竹東」,生活重心仍在新竹市,是自成一格的「科國人」。而對於鄰近山區的原住民,或是來自異鄉的新住民來說,竹東也只是謀生的地方,並非他們心之所繫的家。家庭失能
爸媽拚賺錢,小孩當家
竹東的困境,卡在不是偏鄉,無法獲得外界關愛的眼光,也不像都會擁有聚集商業和精英人口。
它只是一個暫居的城市,一個多數人的「他鄉」……
戲稱自己是「賽雅人」(賽夏族和泰雅族的孩子)的新竹縣議員趙一先,說不清楚自己是幾歲下山來到竹東。因為家庭關係不穩定,家長又不斷換工作,他從竹東南方的五峰鄉下山,在竹東轉了三、四間學校,再回到五峰念了半學期,再次回到竹東……漂泊的命運,使得全家共享晚餐的畫面,從來不是記憶的畫面。
趙一先回憶,雖然住在山上部落,爸媽不在身邊,但部落互相照看的「共養文化」,讓孩子不致走偏。但是升上國小或國中,學生必須負笈到竹東鎮就學。孩子們失了根,面對冷漠的社區,加上學校只看成績的挫折,讓他們產生自卑與疏離感。
趙一先表示,在竹東惹事的青少年們,回到山上部落,都變成很乖的小孩,因為他們不需要在熟悉的族人面前逞強鬥狠。
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才離鄉背井的原住民,到了竹東後,真的過得更好了嗎?
根據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統計,竹東鎮有超過四百位原住民學生,其中過半的原住民孩子寄居在親友家或是自己租屋。就算能與父母同住,為數不少的父母也因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家庭與教養。讓他們小小年紀,就宛如一家之主。
怡青分析,從山上下來的原住民家庭分成兩種極端:社經地位不錯的,早就在竹東置產,讓孩子在國中小階段就到竹東讀書,增強競爭力;經濟弱勢者,被迫下山工作,一家子擠在低矮的鐵皮屋內,過著擁擠、毫無品質的生活。
弱勢家庭,不分族群的,過著前景堪憂、又無退路的日子。加上竹東的生活愈來愈複雜,毒品、幫派的滲透,原本就弱勢的家庭安全網更是潰堤,失能家庭的孩子被甩在社會邊緣。
缺乏認同
沒人在乎的孤獨釀成冷血
孤獨病,不分族群,不分加害人與被害人,在這群被忽略的孩子中蔓延。
「我很傷心、又很難過不知該怎麼辦才好,我很希望有人在身邊保護我、陪伴我。」這是邱小妹在臉書上的最後一則留言。
邱小妹並非原住民,但也是來自於失能家庭。她雖想走入人群,但人際障礙使她時而輟學或被霸凌。事發前,邱小妹就學狀況已趨穩定,愛纏著老師說話。因為家裡沒電腦,沒處去的她掏出為數不多的零用錢到網咖。喪命那天,她從網咖被擄走,為的只是上臉書敲老師聊天。
鏡頭轉向加害者。被迫向邱小妹丟石頭的五年級女童,同樣來自於失能家庭,也因此甘願當個小跟班,跟著大哥哥、姊姊們混日子。關心青少年問題的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分析,當孤獨的青少年完全得不到父母回應,他會自己再去找另一群「家人」,而為了獲得這群人肯定,他得做一些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幫派、援交、青少年犯罪通常就在此時發生。
在邱小妹事件發生後,王浩威沉痛寫下〈冷血不是一代造成的〉:這些被我們遺忘且不願承認的地方,有許多孩子像是英國小說家高汀筆下的《蒼蠅王》一樣的長大,生活中無父無母,自然也沒了生命應有的態度,這樣一代又一代,演化出來的孩子只有更加冷血罷了……除了附和說他們凶殘以外,我們是否可以做一些什麼?
3種「家人」扭轉孩子命運
孩子陷落的癥結,有很大原因是來自於系統。學校老師、NGO、社區紛紛由下而上起而行動,喚回各界對故鄉的認同,守護孩子安全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