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親子天下 | ISBN: | 6931000000014 |
Publisher: | 親子天下 | Publication: | June 1, 2016 |
Imprint: | 親子天下Baby寶寶季刊 | Language: | Chinese |
Author: | 親子天下 |
ISBN: | 6931000000014 |
Publisher: | 親子天下 |
Publication: | June 1, 2016 |
Imprint: | 親子天下Baby寶寶季刊 |
Language: | Chinese |
17招 幫助小小孩勇敢看病
十年來,台灣的友善兒童醫療逐漸擴散,除了兒童就醫空間有了更童趣的設計,也加入更多軟體服務:打針檢查像闖關遊戲、住院有小丑解悶、專屬人員安撫大人小孩情緒……目的都是提供孩子「全人」醫療,幫助孩子就醫的同時,心理也能健康。
文│邱紹雯、秦嘉彌、李宜蓁、李宇欣、張淑瓊攝影│黃建賓 插畫│陳怡今
台灣友善兒童醫療 十年打造三大改變
孩子身體狀況及心靈需求和成人不同,除了醫治身體的病痛,
也要減少他們就醫時的恐懼與不安。台灣友善兒童醫療經過十年耕耘,
已在大醫院、小診所看到正面影響,這背後,有著一群醫護人員的堅持。
文│邱紹雯
童年,有一群孩子是在病床上度過的,再簡單不過的一抹微笑,對他們及其家人來說都很陌生。
台中榮總兒科病房裡的小偉(化名),不到一歲就被診斷出腦瘤,家中排行老三,他和大哥患有相同的疾病,爸媽在兩個醫院,分頭照顧兩個生病的孩子,一個家硬生生被癌細胞無情的分開。
一個尋常的午後,「小丑醫生」們走進這間愁雲滿布的病房,用輕柔的歌聲搭配簡單的和弦,哼唱著張懸的〈寶貝〉,一邊拿出長頸鹿氣球和小偉互動。小偉瞪大眼睛瞧著、手舞足蹈的應和著,不時發出呵呵呵的笑聲,一旁眉頭深鎖的爸爸,臉上的表情終於有些鬆動。
小丑醫生離開前,留下一個全新的小紅球,套在鮮有笑容的爸爸鼻子上。在小丑醫生離開後,他抱著孩子坐在床上,拿下鼻子上的小紅球,和小偉一起玩著這個「紅鼻子」,兩人眼神對望著,延續剛才的歡樂時光。爸爸已經記不得,自己多久沒有這樣笑了,此時的小偉似乎獲得最強效的止痛劑,暫時忘卻開刀完的疼痛。
國外行之有年的小丑醫生,在台灣才剛起步,許多人納悶:看小丑搞笑對病情有幫助嗎?《聖經》有段話:「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小丑醫生開出的正是一帖心靈良藥,協助病童揮開心中對疾病的恐懼。
以兒童為本位的醫療「心」服務
隨著以「兒童為主體」的醫療意識萌發,政府及民間單位紛紛重視到,孩子並非成人的「縮小版」,身體狀況及心靈需求皆不同,需要量身打造兒童醫療照護團隊。當中,除了專屬的醫療設備、專業人力投入疾病的治療與研究,也包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以減少孩子在醫療過程中的恐懼與不安,協助他們能用更正向的態度面對疾病。
這背後重要的概念是如何營造一個對兒童友善的醫療環境。其中的內涵,不只是硬體環境與醫療技術的提升,還有軟體的醫療服務更細膩化、人性化,並從孩子的視野與高度出發。
台灣友善兒童醫療的主要驅動力來自民間,十年前由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大力展開,並在二○○八年台大醫院成立兒童醫療大樓時,從硬體空間到引進國外的軟體觀念,在台灣大破大立的提供以兒童為本位的醫療「心」服務。
瑞信基金會耕耘了近十年,直到二○一四年,衛生福利部才核准第一家兒童醫院成立,目前包括台大、台北馬偕、彰化基督教醫院、中國醫藥大學四家的兒童醫院,提供專屬的兒童醫療照顧。但是在沒有穩定經費支持下,兒童醫院想要實現理想,卻處處制肘。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黃璟隆就直指,相同的手術、診斷或門診,兒童的醫療時間和難度都比成人高出許多倍,需要更多的照顧人力,但在現行健保給付下,小孩和成人的給付卻差不多,不僅兒童醫院叫苦連天,其他醫院為了要生存,寧可發展成人醫療。
支撐友善兒童醫療環境的每個環節都要經費,卻都無健保給付,也因為短時間看不出具體成果,更不易獲得捐款支持。「對兒童的投資,難以用數字呈現,在現行績效掛帥的氛圍裡,友善兒童醫療的營造,很難獲得穩定經費,正是推行上最大的難處。」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傅雲慶說。
雖然發展友善兒童醫療沒人又沒錢,瑞信撒下的種子卻逐漸在各大醫院、小診所萌發,也為台灣的兒童醫療環境帶來實質的改變,「友善兒童醫療」不再只是一個口號,而有了實際的行動。
十年來,友善兒童醫療的改變雖然慢,卻每一步都能看到對於病童、病童家庭的正面影響。改變的背後,是因為有一群人相信每個生命都該被尊重,用這樣的熱情與信仰,在醫療現場默默打造著台灣友善兒童的醫療環境。
兒童醫療出現三大友善改變
走訪全台兒童醫療現場,可以發現這股由下而上推動的友善兒童醫療改變,包括硬體環境的童趣設計、就醫流程遊戲化、非醫生的專業人員提供孩童心理的支持,而且不論大醫院、社區小診所都有一群醫護人員默默的在現場堅持著改變,除了醫治孩子的身體,也同步守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改變一:醫院大變身
童趣好親近,轉移就醫焦慮第一步
老舊、冰冷、苦悶、無聊是傳統醫院給人的樣板印象,基於感染管控因素,多半禁止過多的裝飾,醫院內也不會出現遊戲空間,因為那被認為是「細菌感染的地方」。
在瑞信基金會的帶領下,陸續有不少醫院診所投入兒科候診空間及遊戲室的改造,除了呈現出不同的森林、海洋主題風格外,也融入寓教於樂的遊戲設施。例如台大兒童醫院一樓候診區最受歡迎的設施「滾球樂園」,結合物理、科學及動物的知識,看著一顆顆小球滾動,產生出各式變化,不僅讓大小孩子們感受到來此是安心的,甚至醫院也可以是有趣的,藉此轉移看醫生或等候時的焦慮與不耐。
參與設計規劃的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小兒部胸腔與加護醫學科主任呂立說,兒童醫療環境的設計,出發點是「遊戲是兒童不可剝奪的權利」,從營造一個療癒的環境開始,讓醫療空間充滿愉悅、親近性、低壓力,希望就算生病的孩子也能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
改變二:兒童心理支持
專業人員協助情緒抒發與轉移
在國外,除了醫生與護理人員,支持整個兒童友善醫療網絡還有許多非正式的醫療人員,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其中又以兒童醫療輔導師、小丑醫生、表達性藝術治療師最為常見。在台灣,包括台大、台中榮總、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林口長庚等,已經可以看到這些「醫療魔法師」加入兒童照顧的行列。
相較於成人,兒童的身心發展與表達能力未臻成熟,較難為自己發聲,很多時候,「寶寶心裡苦,只是寶寶說不出」。「表達性藝術治療師」涵蓋藝術治療、戲劇治療、音樂治療等領域,透過藝術創作、故事與角色扮演、樂器等不同的媒介與非語言的方式,協助病童抒發內在真實的感受。
例如,許多孩子生病後,因為生理環境和行為都被限制,心裡隱藏著許多憤怒情緒,此時請他們敲打樂器,會發現孩子經常會猛力的敲出很大的聲響;又或是拿起畫筆不停亂塗,一邊嚷著「我要轟炸醫院」 ;拿起醫生玩具組中的針筒,猛力的要往治療師的身上打針等,這些都是能讓他們抒發情緒,重整自身經驗的方式。
「兒童醫療輔導師」則結合兒童認知發展、兒童心理發展與諮商、家庭動力與溝通技巧專業,以及對兒童醫療照顧與處置過程的了解,針對各年齡層的病童提供適當安撫的策略,協助孩子與家庭共同面對疾病的挑戰。
改變三:就醫流程遊戲化
角色扮演體驗看病,做好心裡準備
每個孩子都喜歡遊戲,如果看醫生也能像玩遊戲一般,那麼孩子感受到的就不會只有白袍的冰冷、針筒的威脅。而是「原來看醫生、打針是為了身體趕快好起來。」於是,已有醫院在就醫流程中,透過空間的特殊設計,或是藉著布偶、卡通角色,讓孩子進行看醫生、打針的角色扮演遊戲,透過遊戲先為孩子的心裡打預防針。
例如林口長庚醫院在急診室替害怕打針的小病童設計專屬的「星空注射室」,讓小小孩一邊忙著數星星,自然轉移護理師找血管、打針的焦慮。而在亞東醫院裡,兒科護理師帶著小朋友先當起「小護士」,模擬替海綿寶寶玩偶打針,接著才輪到自己,孩子不僅做好了心理準備,降低了恐懼,當然也不會再哭著說:「我再也不敢做錯事了,可不可以不要打針。」
雖然在這些地方,打針看起來似乎變得更費工,但醫院病童的哭聲、尖叫聲明顯變少了,大人拉扯孩子進診間的畫面不在,更別提傳統最常見的,打針要出動眾多人馬,一人壓頭、一人壓手、一人壓腳的殘忍景象,也成歷史;轉而改變的是,更為和諧的親子及醫病關係。實際上,醫護人員一致的反應都是,相較於毫無方法的強拉接受治療,現在花的時間一樣多,差別只在於「以前動手,現在動口。」亞東醫院兒科部主任陳家駿如此形容。
每一個用心的改變,一片片串起一個完整的友善兒童醫療環境。友善醫療不僅讓孩子不恐懼,也創造病童、家長及醫護人員三贏。
醫生:
友善兒童醫療在提醒我們,醫生看病不是只在看「器官」,而要看的是「人」。我們期待的是「全人」的醫療,不只照顧小孩,還要能照顧整個家庭。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神經內科主任 洪碧蓮
病童:
住院真的很無聊,媽媽和我每天只能在醫院走廊來回逛。碰到小丑醫生那天,是我在醫院笑最多的一天,真的很謝謝他們。——小四病童 阿杰
護理師:
多數護理師原以為做兒童友善醫療會增加工作負擔,但是當病童能對治療過程多一分掌控感,就算還是會哭,卻可以減少抗拒與恐懼,反而能更有效率的完成治療。
——高雄長庚兒科護理部護理長 洪嘉玟
家長:
兒童友善醫療對我們整個家庭而言,就如同「流淚谷裡的喜樂泉」,謝謝這些願意為我的孩子,多付出一份關心與鼓勵的醫護人員,因為你們,讓生命的價值更勝於長短。
——洪媽媽
你的孩子多害怕看病?
手機掃描QR Code,一分鐘趣味測驗和更多精采內容,都在「成為勇敢小超人,不怕看病大魔王」數位專輯!
17招 幫助小小孩勇敢看病
十年來,台灣的友善兒童醫療逐漸擴散,除了兒童就醫空間有了更童趣的設計,也加入更多軟體服務:打針檢查像闖關遊戲、住院有小丑解悶、專屬人員安撫大人小孩情緒……目的都是提供孩子「全人」醫療,幫助孩子就醫的同時,心理也能健康。
文│邱紹雯、秦嘉彌、李宜蓁、李宇欣、張淑瓊攝影│黃建賓 插畫│陳怡今
台灣友善兒童醫療 十年打造三大改變
孩子身體狀況及心靈需求和成人不同,除了醫治身體的病痛,
也要減少他們就醫時的恐懼與不安。台灣友善兒童醫療經過十年耕耘,
已在大醫院、小診所看到正面影響,這背後,有著一群醫護人員的堅持。
文│邱紹雯
童年,有一群孩子是在病床上度過的,再簡單不過的一抹微笑,對他們及其家人來說都很陌生。
台中榮總兒科病房裡的小偉(化名),不到一歲就被診斷出腦瘤,家中排行老三,他和大哥患有相同的疾病,爸媽在兩個醫院,分頭照顧兩個生病的孩子,一個家硬生生被癌細胞無情的分開。
一個尋常的午後,「小丑醫生」們走進這間愁雲滿布的病房,用輕柔的歌聲搭配簡單的和弦,哼唱著張懸的〈寶貝〉,一邊拿出長頸鹿氣球和小偉互動。小偉瞪大眼睛瞧著、手舞足蹈的應和著,不時發出呵呵呵的笑聲,一旁眉頭深鎖的爸爸,臉上的表情終於有些鬆動。
小丑醫生離開前,留下一個全新的小紅球,套在鮮有笑容的爸爸鼻子上。在小丑醫生離開後,他抱著孩子坐在床上,拿下鼻子上的小紅球,和小偉一起玩著這個「紅鼻子」,兩人眼神對望著,延續剛才的歡樂時光。爸爸已經記不得,自己多久沒有這樣笑了,此時的小偉似乎獲得最強效的止痛劑,暫時忘卻開刀完的疼痛。
國外行之有年的小丑醫生,在台灣才剛起步,許多人納悶:看小丑搞笑對病情有幫助嗎?《聖經》有段話:「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小丑醫生開出的正是一帖心靈良藥,協助病童揮開心中對疾病的恐懼。
以兒童為本位的醫療「心」服務
隨著以「兒童為主體」的醫療意識萌發,政府及民間單位紛紛重視到,孩子並非成人的「縮小版」,身體狀況及心靈需求皆不同,需要量身打造兒童醫療照護團隊。當中,除了專屬的醫療設備、專業人力投入疾病的治療與研究,也包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以減少孩子在醫療過程中的恐懼與不安,協助他們能用更正向的態度面對疾病。
這背後重要的概念是如何營造一個對兒童友善的醫療環境。其中的內涵,不只是硬體環境與醫療技術的提升,還有軟體的醫療服務更細膩化、人性化,並從孩子的視野與高度出發。
台灣友善兒童醫療的主要驅動力來自民間,十年前由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大力展開,並在二○○八年台大醫院成立兒童醫療大樓時,從硬體空間到引進國外的軟體觀念,在台灣大破大立的提供以兒童為本位的醫療「心」服務。
瑞信基金會耕耘了近十年,直到二○一四年,衛生福利部才核准第一家兒童醫院成立,目前包括台大、台北馬偕、彰化基督教醫院、中國醫藥大學四家的兒童醫院,提供專屬的兒童醫療照顧。但是在沒有穩定經費支持下,兒童醫院想要實現理想,卻處處制肘。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黃璟隆就直指,相同的手術、診斷或門診,兒童的醫療時間和難度都比成人高出許多倍,需要更多的照顧人力,但在現行健保給付下,小孩和成人的給付卻差不多,不僅兒童醫院叫苦連天,其他醫院為了要生存,寧可發展成人醫療。
支撐友善兒童醫療環境的每個環節都要經費,卻都無健保給付,也因為短時間看不出具體成果,更不易獲得捐款支持。「對兒童的投資,難以用數字呈現,在現行績效掛帥的氛圍裡,友善兒童醫療的營造,很難獲得穩定經費,正是推行上最大的難處。」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傅雲慶說。
雖然發展友善兒童醫療沒人又沒錢,瑞信撒下的種子卻逐漸在各大醫院、小診所萌發,也為台灣的兒童醫療環境帶來實質的改變,「友善兒童醫療」不再只是一個口號,而有了實際的行動。
十年來,友善兒童醫療的改變雖然慢,卻每一步都能看到對於病童、病童家庭的正面影響。改變的背後,是因為有一群人相信每個生命都該被尊重,用這樣的熱情與信仰,在醫療現場默默打造著台灣友善兒童的醫療環境。
兒童醫療出現三大友善改變
走訪全台兒童醫療現場,可以發現這股由下而上推動的友善兒童醫療改變,包括硬體環境的童趣設計、就醫流程遊戲化、非醫生的專業人員提供孩童心理的支持,而且不論大醫院、社區小診所都有一群醫護人員默默的在現場堅持著改變,除了醫治孩子的身體,也同步守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改變一:醫院大變身
童趣好親近,轉移就醫焦慮第一步
老舊、冰冷、苦悶、無聊是傳統醫院給人的樣板印象,基於感染管控因素,多半禁止過多的裝飾,醫院內也不會出現遊戲空間,因為那被認為是「細菌感染的地方」。
在瑞信基金會的帶領下,陸續有不少醫院診所投入兒科候診空間及遊戲室的改造,除了呈現出不同的森林、海洋主題風格外,也融入寓教於樂的遊戲設施。例如台大兒童醫院一樓候診區最受歡迎的設施「滾球樂園」,結合物理、科學及動物的知識,看著一顆顆小球滾動,產生出各式變化,不僅讓大小孩子們感受到來此是安心的,甚至醫院也可以是有趣的,藉此轉移看醫生或等候時的焦慮與不耐。
參與設計規劃的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小兒部胸腔與加護醫學科主任呂立說,兒童醫療環境的設計,出發點是「遊戲是兒童不可剝奪的權利」,從營造一個療癒的環境開始,讓醫療空間充滿愉悅、親近性、低壓力,希望就算生病的孩子也能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
改變二:兒童心理支持
專業人員協助情緒抒發與轉移
在國外,除了醫生與護理人員,支持整個兒童友善醫療網絡還有許多非正式的醫療人員,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其中又以兒童醫療輔導師、小丑醫生、表達性藝術治療師最為常見。在台灣,包括台大、台中榮總、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林口長庚等,已經可以看到這些「醫療魔法師」加入兒童照顧的行列。
相較於成人,兒童的身心發展與表達能力未臻成熟,較難為自己發聲,很多時候,「寶寶心裡苦,只是寶寶說不出」。「表達性藝術治療師」涵蓋藝術治療、戲劇治療、音樂治療等領域,透過藝術創作、故事與角色扮演、樂器等不同的媒介與非語言的方式,協助病童抒發內在真實的感受。
例如,許多孩子生病後,因為生理環境和行為都被限制,心裡隱藏著許多憤怒情緒,此時請他們敲打樂器,會發現孩子經常會猛力的敲出很大的聲響;又或是拿起畫筆不停亂塗,一邊嚷著「我要轟炸醫院」 ;拿起醫生玩具組中的針筒,猛力的要往治療師的身上打針等,這些都是能讓他們抒發情緒,重整自身經驗的方式。
「兒童醫療輔導師」則結合兒童認知發展、兒童心理發展與諮商、家庭動力與溝通技巧專業,以及對兒童醫療照顧與處置過程的了解,針對各年齡層的病童提供適當安撫的策略,協助孩子與家庭共同面對疾病的挑戰。
改變三:就醫流程遊戲化
角色扮演體驗看病,做好心裡準備
每個孩子都喜歡遊戲,如果看醫生也能像玩遊戲一般,那麼孩子感受到的就不會只有白袍的冰冷、針筒的威脅。而是「原來看醫生、打針是為了身體趕快好起來。」於是,已有醫院在就醫流程中,透過空間的特殊設計,或是藉著布偶、卡通角色,讓孩子進行看醫生、打針的角色扮演遊戲,透過遊戲先為孩子的心裡打預防針。
例如林口長庚醫院在急診室替害怕打針的小病童設計專屬的「星空注射室」,讓小小孩一邊忙著數星星,自然轉移護理師找血管、打針的焦慮。而在亞東醫院裡,兒科護理師帶著小朋友先當起「小護士」,模擬替海綿寶寶玩偶打針,接著才輪到自己,孩子不僅做好了心理準備,降低了恐懼,當然也不會再哭著說:「我再也不敢做錯事了,可不可以不要打針。」
雖然在這些地方,打針看起來似乎變得更費工,但醫院病童的哭聲、尖叫聲明顯變少了,大人拉扯孩子進診間的畫面不在,更別提傳統最常見的,打針要出動眾多人馬,一人壓頭、一人壓手、一人壓腳的殘忍景象,也成歷史;轉而改變的是,更為和諧的親子及醫病關係。實際上,醫護人員一致的反應都是,相較於毫無方法的強拉接受治療,現在花的時間一樣多,差別只在於「以前動手,現在動口。」亞東醫院兒科部主任陳家駿如此形容。
每一個用心的改變,一片片串起一個完整的友善兒童醫療環境。友善醫療不僅讓孩子不恐懼,也創造病童、家長及醫護人員三贏。
醫生:
友善兒童醫療在提醒我們,醫生看病不是只在看「器官」,而要看的是「人」。我們期待的是「全人」的醫療,不只照顧小孩,還要能照顧整個家庭。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神經內科主任 洪碧蓮
病童:
住院真的很無聊,媽媽和我每天只能在醫院走廊來回逛。碰到小丑醫生那天,是我在醫院笑最多的一天,真的很謝謝他們。——小四病童 阿杰
護理師:
多數護理師原以為做兒童友善醫療會增加工作負擔,但是當病童能對治療過程多一分掌控感,就算還是會哭,卻可以減少抗拒與恐懼,反而能更有效率的完成治療。
——高雄長庚兒科護理部護理長 洪嘉玟
家長:
兒童友善醫療對我們整個家庭而言,就如同「流淚谷裡的喜樂泉」,謝謝這些願意為我的孩子,多付出一份關心與鼓勵的醫護人員,因為你們,讓生命的價值更勝於長短。
——洪媽媽
你的孩子多害怕看病?
手機掃描QR Code,一分鐘趣味測驗和更多精采內容,都在「成為勇敢小超人,不怕看病大魔王」數位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