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媽心內話:陳菊4000天

Biography & Memoir, Political
Cover of the book 花媽心內話:陳菊4000天 by 林倖妃, 天下雜誌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林倖妃 ISBN: 3329863983040
Publisher: 天下雜誌 Publication: December 21, 2017
Imprint: 天下雜誌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林倖妃
ISBN: 3329863983040
Publisher: 天下雜誌
Publication: December 21, 2017
Imprint: 天下雜誌
Language: Chinese

從黨外小妹到高雄花媽
陳菊最毫不保留的真心話

**「如果你的生命中有段時間可以實踐自己的理想,不用去考慮任何人的利害關係,只要盡情發揮,豈不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 **

看著聚光燈下熟悉的人物,我們常常忘了,他們也有簡單的夢想,從平凡開始。
大家熟悉的高雄花媽市長陳菊,很少人知道她本名是陳阿菊,出生在北台灣宜蘭三星,因為堅信人權正義,和對自由尊嚴的追求,踏入政治就沒有轉身。

陳菊從中央落腳高雄,在高雄超過四千天的日子,經歷了三次市長選舉,陳菊的理想,牽動近三百萬人的日常與人生,也面臨嚴酷的考驗。從一片荒蕪搭建起的世運會,成就高雄人驕傲的光榮感;高雄氣爆的悲劇,成為高雄人一起舔拭復原的傷口。

就跟你我一樣,這一路上陳菊同樣有強大的時候,也有軟弱的時刻;跟志同道合的夥伴相持打拼很有成就,也要面對老戰友分道揚鑣。面對人生與人性,陳菊總是能找到堅持的力量,選擇不要被擊倒。

本書作者林倖妃是資深記者,擁有超過二十年的經歷,她不僅長期觀察在不同角色上的花媽,並且打破陳菊內心的障礙,以超過一年的時間深入訪談,談她從年輕到今天都不變的價值觀,談政治路上民進黨的起落,談政治背後的背叛與歡聚。在擔任花媽市長最後一年,最真實感慨的心內話,如今娓娓道來。

這四千天的故事,是陳菊的縮時記錄,也是台灣民主歷程的紀錄,讓人看到政治跟我們並不遙遠,只要願意投入就有改變社會的一天,這也是像花媽這樣的政治人物,對我們共同的未來最深的期待。

**花媽的人生哲學 **

【論工作】
◎交情敵不過政治現實,但這些都是人性,沒有什麼好看不開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我也有我的個性,但如果兩人不能合作,就代表各自都有太多私心。

【論夢想】
◎如果你太在乎就會很受傷,這些都是牽扯人的本質,當你沒有堅定的信仰,改變是很自然的。
◎有基本理念的人比較不會變化,不會跟著利益走,沒有核心價值的人很容易就會改變。

【論遺憾】
◎我的人生訓練讓我知道,你在追求某種東西,可能會失去一些東西,無法全部都擁有,我能理解也能接受和別人不一樣的人生,可能別人所擁有的我沒有,不過我的生命厚度、深度和多樣態,當然也和別人不同。

專文推薦
「台灣何其有幸,我們不同世代的人,都能夠見證到不同面向的陳菊。而無論身處哪個年代,我相信,台灣永遠是菊姐生命中的重中之重,她也永遠是那朵堅忍、強韌、『壓不扁的台灣菊』。」
--總統/蔡英文

「從黨外的小妹到叛亂犯,從部會首長到打造大高雄的第一名市長,我心中的陳菊其實還是當年那個義無反顧,為理想不顧生死的年輕女孩。」
--前行政院長/蘇貞昌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從黨外小妹到高雄花媽
陳菊最毫不保留的真心話

**「如果你的生命中有段時間可以實踐自己的理想,不用去考慮任何人的利害關係,只要盡情發揮,豈不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 **

看著聚光燈下熟悉的人物,我們常常忘了,他們也有簡單的夢想,從平凡開始。
大家熟悉的高雄花媽市長陳菊,很少人知道她本名是陳阿菊,出生在北台灣宜蘭三星,因為堅信人權正義,和對自由尊嚴的追求,踏入政治就沒有轉身。

陳菊從中央落腳高雄,在高雄超過四千天的日子,經歷了三次市長選舉,陳菊的理想,牽動近三百萬人的日常與人生,也面臨嚴酷的考驗。從一片荒蕪搭建起的世運會,成就高雄人驕傲的光榮感;高雄氣爆的悲劇,成為高雄人一起舔拭復原的傷口。

就跟你我一樣,這一路上陳菊同樣有強大的時候,也有軟弱的時刻;跟志同道合的夥伴相持打拼很有成就,也要面對老戰友分道揚鑣。面對人生與人性,陳菊總是能找到堅持的力量,選擇不要被擊倒。

本書作者林倖妃是資深記者,擁有超過二十年的經歷,她不僅長期觀察在不同角色上的花媽,並且打破陳菊內心的障礙,以超過一年的時間深入訪談,談她從年輕到今天都不變的價值觀,談政治路上民進黨的起落,談政治背後的背叛與歡聚。在擔任花媽市長最後一年,最真實感慨的心內話,如今娓娓道來。

這四千天的故事,是陳菊的縮時記錄,也是台灣民主歷程的紀錄,讓人看到政治跟我們並不遙遠,只要願意投入就有改變社會的一天,這也是像花媽這樣的政治人物,對我們共同的未來最深的期待。

**花媽的人生哲學 **

【論工作】
◎交情敵不過政治現實,但這些都是人性,沒有什麼好看不開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我也有我的個性,但如果兩人不能合作,就代表各自都有太多私心。

【論夢想】
◎如果你太在乎就會很受傷,這些都是牽扯人的本質,當你沒有堅定的信仰,改變是很自然的。
◎有基本理念的人比較不會變化,不會跟著利益走,沒有核心價值的人很容易就會改變。

【論遺憾】
◎我的人生訓練讓我知道,你在追求某種東西,可能會失去一些東西,無法全部都擁有,我能理解也能接受和別人不一樣的人生,可能別人所擁有的我沒有,不過我的生命厚度、深度和多樣態,當然也和別人不同。

專文推薦
「台灣何其有幸,我們不同世代的人,都能夠見證到不同面向的陳菊。而無論身處哪個年代,我相信,台灣永遠是菊姐生命中的重中之重,她也永遠是那朵堅忍、強韌、『壓不扁的台灣菊』。」
--總統/蔡英文

「從黨外的小妹到叛亂犯,從部會首長到打造大高雄的第一名市長,我心中的陳菊其實還是當年那個義無反顧,為理想不顧生死的年輕女孩。」
--前行政院長/蘇貞昌

More books from Political

Cover of the book The Bonnot Gang by 林倖妃
Cover of the book Soviet Foreign Policy 1917-1991 by 林倖妃
Cover of the book The Israeli Central Bank by 林倖妃
Cover of the book The Prosperity Agenda by 林倖妃
Cover of the book This Little President by 林倖妃
Cover of the book Environmental Justice by 林倖妃
Cover of the book The Individual and the Welfare State by 林倖妃
Cover of the book Policy Paradigms, Transnationalism, and Domestic Politics by 林倖妃
Cover of the book Detention in Non-International Armed Conflict by 林倖妃
Cover of the book Nome in codice Siegfried by 林倖妃
Cover of the book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by 林倖妃
Cover of the book Land Grabbing by 林倖妃
Cover of the book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in Cyberspace - Battlefield of the 21st Century by 林倖妃
Cover of the book Environmental Politics and Policy in the West, Revised Edition by 林倖妃
Cover of the book Cambiare il sistema by 林倖妃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