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習近平聊聊台灣和中國

Nonfiction, Social & Cultural Studies, Politic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
Cover of the book 與習近平聊聊台灣和中國 by 范疇, 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范疇 ISBN: 3079865842700
Publisher: 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 Publication: December 9, 2015
Imprint: 八旗文化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范疇
ISBN: 3079865842700
Publisher: 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
Publication: December 9, 2015
Imprint: 八旗文化
Language: Chinese

為什麼應該從「後主權時代」看臺灣與中國?
為何台灣的「永久中性化」對中國、美國、世界都有利?
為何中國需要一個連續執政二十年的班子?

◎為什麼應該從「後主權時代」看臺灣與中國?
台灣人倘若普遍認知到,江澤民在任內主動向俄國割讓了相當於一百個台灣大小的爭議領土,就應該理解到,所謂的「主權」或「領土」對中共來講,並不是鐵板一塊。

中國如果不深切反省其「絕對主權思維」,三十年之後與世界政治文明接軌的能力將越來越薄弱。

台灣雖是「西伐利亞秩序」的受害者,但台灣和中國的弔詭關係,竟有可能創造第一個「非西伐利亞」的新型態關係;此舉具有巨大的世界意義。

◎為何台灣的「永久中性化」對中國、美國、世界都有利?
中國一直想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和台灣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其實找錯了對象,中國應該找美國簽署「台灣永久中性化協議」,將台灣因素排除在中美兩國的戰略競爭之外。

「台灣永久中性化」的宏觀意義是:其一,它可協助中國化險為夷,緩和當下的六大引爆點;其二,它可展現中國引領世界下一波政治文明──後主權秩序觀的能力。

「台灣永久中性化」的路徑是……

◎為何中國需要一個連續執政二十年的班子?
「現代土耳其之父」凱莫爾花了十五年才對土國的「政教分離」打下地基;德國首相俾斯麥在位二十年才縫合了德意志帝國,並安排了奧地利的自立;新加坡則花了五十年才做到「一黨主政、他黨制衡」。

假設習近平真心想要改革共產黨、真心為中國未來一百年設想(很大的一個假設),則需要比現在任期更長的時間。路徑則是……

可是,假設他有二十年的實質執政機會,會把共產黨帶向何方?把中國帶向何方?這又面臨了一個「大哉問」。

習近平能夠做到這一切嗎?
台灣人可以認識到這一點嗎?

一個中國,一中各表,台灣獨立。台灣陷入主權困擾已經長達幾十年。走到今日,台灣內部政治已經陷入困局,國民黨奉為法器的九二共識事實上已經破產,民進黨的維持現狀說則內涵不定,曖昧不明。當台灣總統大選時,一個候選人說維持現狀,一個候選人逼問維持何種現狀。不能言統,也不能言獨,難道台灣只能在統獨的死胡同裡打轉,永遠走出不來嗎?

范疇推開政治天窗,提出台灣應該「永久中性化」的思考。

中國表面上看似強大,其實也陷入內部政治困局。習近平執政以後,大力推行集權於己身,可他繼承自傳統王朝的「中央/地方」一條鞭體制,是一種違背人類歷史經驗及未來展望的制度。而他捫心自問,也知道一黨專政無法維持下一個三十年。

范疇指出,台灣無意和中國為敵,更無意推倒共產黨,台灣的目標僅僅是不被共產黨統治。多數台灣人都以為,中共想要「解決台灣問題」,只是一個「主權」之爭,或是「國共內戰」的遺緒;而稍有國際觀的人,以為台灣就是中美日三國所謂的「第一島鏈」之爭。這兩種狹隘的理解方式,導致了台灣,尤其是年輕的一代,就用「主權獨立」或「聯美親日」的姿態來對應來自中共的壓力。

台灣人倘若普遍認知到,江澤民在任內主動向俄國割讓了相當於一百個台灣大小的爭議領土,就應該理解到,所謂的「主權」對中共來講,並不是鐵板一塊。另一方面,倘若台灣社會對於「大國政治」瞭解多一些,也會意識到,自甘作為大國棋子的「聯美親日」策略,也並非長久之計。大國之間相互出賣盟友都已經是常事,何況對於台灣這個小國?

那麼,台灣的出路是什麼哦?范疇寫給習近平的公開信裡,指出中國要化解內部政治發展的困境、六大引爆點(新疆、西藏、台灣、香港、南海、東海)和國際社會對中國未來走向的疑慮,台灣的特殊存在和民主政治發展經驗,反而是解藥。

中國一直想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和台灣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其實找錯了對象,中國應該找美國簽署「台灣永久中性化協議」,將台灣因素排除在中美兩國的戰略競爭之外。而「台灣永久中性化」的宏觀意義是:其一,它可協助中國化險為夷,緩和當下的六大引爆點;其二,它可展現中國引領世界下一波政治文明──後主權秩序觀的能力。如果放在從亞洲及世界的高度來看,這對台灣、中國、美國、日本、東南亞乃至歐洲都最有利。

而台灣「永久中性化」的路徑是存在的。具體可見書中的詳細論證。

與台灣的「永久中性化」相一致,中國轉化的路徑也是存在的。以三十年為單位,對中國最有利的發展就是從絕對的一黨專政,逐步轉化成為一黨主政、多方制衡、依法治國。但如此走向則需要一個連續實質執政的領導人二十年。

這個人是習近平嗎?如果是,他有可能做到呢?具體可見書中的詳細解釋。

總之,台灣該如何做到獨立存在?(注意:不是維持現狀)本書不是從「小地緣」(兩岸)來看問題,而是從「中地緣」(亞洲)進而到「大地緣」(全球),來分析、評價中國及台灣的未來。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為什麼應該從「後主權時代」看臺灣與中國?
為何台灣的「永久中性化」對中國、美國、世界都有利?
為何中國需要一個連續執政二十年的班子?

◎為什麼應該從「後主權時代」看臺灣與中國?
台灣人倘若普遍認知到,江澤民在任內主動向俄國割讓了相當於一百個台灣大小的爭議領土,就應該理解到,所謂的「主權」或「領土」對中共來講,並不是鐵板一塊。

中國如果不深切反省其「絕對主權思維」,三十年之後與世界政治文明接軌的能力將越來越薄弱。

台灣雖是「西伐利亞秩序」的受害者,但台灣和中國的弔詭關係,竟有可能創造第一個「非西伐利亞」的新型態關係;此舉具有巨大的世界意義。

◎為何台灣的「永久中性化」對中國、美國、世界都有利?
中國一直想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和台灣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其實找錯了對象,中國應該找美國簽署「台灣永久中性化協議」,將台灣因素排除在中美兩國的戰略競爭之外。

「台灣永久中性化」的宏觀意義是:其一,它可協助中國化險為夷,緩和當下的六大引爆點;其二,它可展現中國引領世界下一波政治文明──後主權秩序觀的能力。

「台灣永久中性化」的路徑是……

◎為何中國需要一個連續執政二十年的班子?
「現代土耳其之父」凱莫爾花了十五年才對土國的「政教分離」打下地基;德國首相俾斯麥在位二十年才縫合了德意志帝國,並安排了奧地利的自立;新加坡則花了五十年才做到「一黨主政、他黨制衡」。

假設習近平真心想要改革共產黨、真心為中國未來一百年設想(很大的一個假設),則需要比現在任期更長的時間。路徑則是……

可是,假設他有二十年的實質執政機會,會把共產黨帶向何方?把中國帶向何方?這又面臨了一個「大哉問」。

習近平能夠做到這一切嗎?
台灣人可以認識到這一點嗎?

一個中國,一中各表,台灣獨立。台灣陷入主權困擾已經長達幾十年。走到今日,台灣內部政治已經陷入困局,國民黨奉為法器的九二共識事實上已經破產,民進黨的維持現狀說則內涵不定,曖昧不明。當台灣總統大選時,一個候選人說維持現狀,一個候選人逼問維持何種現狀。不能言統,也不能言獨,難道台灣只能在統獨的死胡同裡打轉,永遠走出不來嗎?

范疇推開政治天窗,提出台灣應該「永久中性化」的思考。

中國表面上看似強大,其實也陷入內部政治困局。習近平執政以後,大力推行集權於己身,可他繼承自傳統王朝的「中央/地方」一條鞭體制,是一種違背人類歷史經驗及未來展望的制度。而他捫心自問,也知道一黨專政無法維持下一個三十年。

范疇指出,台灣無意和中國為敵,更無意推倒共產黨,台灣的目標僅僅是不被共產黨統治。多數台灣人都以為,中共想要「解決台灣問題」,只是一個「主權」之爭,或是「國共內戰」的遺緒;而稍有國際觀的人,以為台灣就是中美日三國所謂的「第一島鏈」之爭。這兩種狹隘的理解方式,導致了台灣,尤其是年輕的一代,就用「主權獨立」或「聯美親日」的姿態來對應來自中共的壓力。

台灣人倘若普遍認知到,江澤民在任內主動向俄國割讓了相當於一百個台灣大小的爭議領土,就應該理解到,所謂的「主權」對中共來講,並不是鐵板一塊。另一方面,倘若台灣社會對於「大國政治」瞭解多一些,也會意識到,自甘作為大國棋子的「聯美親日」策略,也並非長久之計。大國之間相互出賣盟友都已經是常事,何況對於台灣這個小國?

那麼,台灣的出路是什麼哦?范疇寫給習近平的公開信裡,指出中國要化解內部政治發展的困境、六大引爆點(新疆、西藏、台灣、香港、南海、東海)和國際社會對中國未來走向的疑慮,台灣的特殊存在和民主政治發展經驗,反而是解藥。

中國一直想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和台灣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其實找錯了對象,中國應該找美國簽署「台灣永久中性化協議」,將台灣因素排除在中美兩國的戰略競爭之外。而「台灣永久中性化」的宏觀意義是:其一,它可協助中國化險為夷,緩和當下的六大引爆點;其二,它可展現中國引領世界下一波政治文明──後主權秩序觀的能力。如果放在從亞洲及世界的高度來看,這對台灣、中國、美國、日本、東南亞乃至歐洲都最有利。

而台灣「永久中性化」的路徑是存在的。具體可見書中的詳細論證。

與台灣的「永久中性化」相一致,中國轉化的路徑也是存在的。以三十年為單位,對中國最有利的發展就是從絕對的一黨專政,逐步轉化成為一黨主政、多方制衡、依法治國。但如此走向則需要一個連續實質執政的領導人二十年。

這個人是習近平嗎?如果是,他有可能做到呢?具體可見書中的詳細解釋。

總之,台灣該如何做到獨立存在?(注意:不是維持現狀)本書不是從「小地緣」(兩岸)來看問題,而是從「中地緣」(亞洲)進而到「大地緣」(全球),來分析、評價中國及台灣的未來。

More books from Social Science

Cover of the book Labour Migration, Human Trafficking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by 范疇
Cover of the book I'll Be Watching You by 范疇
Cover of the book Logic and Society by 范疇
Cover of the book Artifacts and Allegiances by 范疇
Cover of the book L'Obsession du bien-être by 范疇
Cover of the book Fair Play by 范疇
Cover of the book Reckless Disregard by 范疇
Cover of the book The Celtic World by 范疇
Cover of the book Resistance to Modernization in Africa by 范疇
Cover of the book Molecules of Murder by 范疇
Cover of the book Why Aren't We Saving the Planet? by 范疇
Cover of the book Children and the Afterlife of State Violence by 范疇
Cover of the book Canada's Founding Debates by 范疇
Cover of the book Les Dégénérescences de l’espèce humaine by 范疇
Cover of the book You Can't Have Him, He's Mine by 范疇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