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沒講的24件事

Nonfiction, Health & Well Being, Self Help, Self Improvement, Memory Improvement
Cover of the book 老師沒講的24件事 by 鮑曉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鮑曉鷗 ISBN: 3179570836103
Publisher: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ublication: May 21, 2010
Imprint: 聯經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鮑曉鷗
ISBN: 3179570836103
Publisher: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ublication: May 21, 2010
Imprint: 聯經出版
Language: Chinese

《老師沒講的24件事》以一位西方史學教授的觀點,對台灣青年學子提出有關家庭關係和教育等議題的獨到見解,其中包含美德的培養、進取心的養成、開放思想的塑造、合作能力的促成……等,希望藉此提供青年學子們以簡單的方法對日常生活的一切進行思考,進而建立起自己的價值體系。


這些文章一開始是來自我的進階西班牙文課程。起初,我的目標是訓練學生每週運用寫作技巧來寫出關於某個主題的文章,為此,我建立了一個西班牙文部落格,每個星期天發表隔週在課堂上要探討的主題文章。學生們有一個星期的時間來思考這個主題,有些學生在隔天就會做出回應,但有些學生則因無法完全理解主題文章而沒有做出回應。因此,我請一位熱心又傑出的學生潘映樺將這些文章翻譯成中文,並於星期三或星期四登出,提供給學生參考。

為了讓學生提出有創意並具批判性的回應,因此,我的文章內容都是讀者容易理解、熟知並有興趣的。隨著課程的進行,我累積了十六篇文章,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提供給國語日報的少年文藝版,他們安排了一個專欄《鮑教授的24堂課》,將這些文章隔週刊出。

這個專欄第一次刊出的那天,我意外地收到一封來自聯經出版公司的電子郵件,信中表明他們有興趣將這些文章集結成書。我們見了面討論,一起發想了一些新的主題,我將這些建議發展成其餘八篇有趣的文章。

這二十四篇文章,都是我在臺灣二十年的時間,觀察學生的言行態度所得來的感想。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我以簡單的文句寫出這些觀察與想法。我提出的看法中有些聽起來很基本、很理所當然,卻很少有人能完全做到。

比如說,很少有人能體會「『過度追求完美』是『把事情做好』的敵人」這句話的涵意,一個人縱使有很高的目標、期望,但同時也應該有現實的態度,才能幫助他達到可能的目標,否則一味追求完美,往往連「好」的境界也犧牲掉了。我的文章也有點斯多葛學派的意味,因為我認為碰到困難時不只要有毅力忍耐,也要找機會尋求其他可能的解決辦法。另外,我常強調要「深思熟慮」,儘管這和追求「刺激」及「即時」的世界趨勢有所衝突。而我的一些想法也跟孔子儒家的思想不謀而合,要尊重、溫和、有序,但不可扼殺了年輕人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我在書中也提到了金錢觀:追求財富可以帶來幸福,但財富本身卻不等於幸福,反倒是在家庭、健康、族群接納、美德實踐、忠於自己裡頭,能感受到更多的心靈滿足。

最後,我想說,本書中主要是想帶給學生讀者一些刺激,引發他們自我思考,或與朋友一同討論,再進一步得出自己的結論。通常這些事情很少會有老師在課堂上提及,但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年輕人比較沒有現實的負擔,有比較多探索自我的空間,因此我希望書中的二十四篇文章可以幫助他們發展出更自由寬廣的想法,並明確地判斷出哪些價值、美德是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老師沒講的24件事》以一位西方史學教授的觀點,對台灣青年學子提出有關家庭關係和教育等議題的獨到見解,其中包含美德的培養、進取心的養成、開放思想的塑造、合作能力的促成……等,希望藉此提供青年學子們以簡單的方法對日常生活的一切進行思考,進而建立起自己的價值體系。


這些文章一開始是來自我的進階西班牙文課程。起初,我的目標是訓練學生每週運用寫作技巧來寫出關於某個主題的文章,為此,我建立了一個西班牙文部落格,每個星期天發表隔週在課堂上要探討的主題文章。學生們有一個星期的時間來思考這個主題,有些學生在隔天就會做出回應,但有些學生則因無法完全理解主題文章而沒有做出回應。因此,我請一位熱心又傑出的學生潘映樺將這些文章翻譯成中文,並於星期三或星期四登出,提供給學生參考。

為了讓學生提出有創意並具批判性的回應,因此,我的文章內容都是讀者容易理解、熟知並有興趣的。隨著課程的進行,我累積了十六篇文章,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提供給國語日報的少年文藝版,他們安排了一個專欄《鮑教授的24堂課》,將這些文章隔週刊出。

這個專欄第一次刊出的那天,我意外地收到一封來自聯經出版公司的電子郵件,信中表明他們有興趣將這些文章集結成書。我們見了面討論,一起發想了一些新的主題,我將這些建議發展成其餘八篇有趣的文章。

這二十四篇文章,都是我在臺灣二十年的時間,觀察學生的言行態度所得來的感想。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我以簡單的文句寫出這些觀察與想法。我提出的看法中有些聽起來很基本、很理所當然,卻很少有人能完全做到。

比如說,很少有人能體會「『過度追求完美』是『把事情做好』的敵人」這句話的涵意,一個人縱使有很高的目標、期望,但同時也應該有現實的態度,才能幫助他達到可能的目標,否則一味追求完美,往往連「好」的境界也犧牲掉了。我的文章也有點斯多葛學派的意味,因為我認為碰到困難時不只要有毅力忍耐,也要找機會尋求其他可能的解決辦法。另外,我常強調要「深思熟慮」,儘管這和追求「刺激」及「即時」的世界趨勢有所衝突。而我的一些想法也跟孔子儒家的思想不謀而合,要尊重、溫和、有序,但不可扼殺了年輕人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我在書中也提到了金錢觀:追求財富可以帶來幸福,但財富本身卻不等於幸福,反倒是在家庭、健康、族群接納、美德實踐、忠於自己裡頭,能感受到更多的心靈滿足。

最後,我想說,本書中主要是想帶給學生讀者一些刺激,引發他們自我思考,或與朋友一同討論,再進一步得出自己的結論。通常這些事情很少會有老師在課堂上提及,但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年輕人比較沒有現實的負擔,有比較多探索自我的空間,因此我希望書中的二十四篇文章可以幫助他們發展出更自由寬廣的想法,並明確地判斷出哪些價值、美德是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

More books from Memory Improvement

Cover of the book 知識不是力量 by 鮑曉鷗
Cover of the book 个人品牌 by 鮑曉鷗
Cover of the book Improve Mental Performance: 7 Top Tips & Tools To Stop Overworking Your Brain Now by 鮑曉鷗
Cover of the book 女人35岁前必读:做一个好妻子的9大特质 by 鮑曉鷗
Cover of the book Beat Information Overload by 鮑曉鷗
Cover of the book Mind Map Mastery by 鮑曉鷗
Cover of the book 人类群星闪耀时刻 by 鮑曉鷗
Cover of the book Depression Fighter by 鮑曉鷗
Cover of the book 21世紀職場面面觀 by 鮑曉鷗
Cover of the book 人生勵誌叢書:積極人生的五大追求 by 鮑曉鷗
Cover of the book Memory Loss - Understanding What Causes, Its Symptoms And Signs And Learn How To Prevent Memory Loss To Live A Healthy Old Age. by 鮑曉鷗
Cover of the book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Tips for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by 鮑曉鷗
Cover of the book Summary of Moonwalking with Einstein by 鮑曉鷗
Cover of the book Brain Battalion by 鮑曉鷗
Cover of the book Piece Of Mind by 鮑曉鷗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