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金木水 | ISBN: | 3119865613426 |
Publisher: | 城邦出版集團 | Publication: | April 13, 2017 |
Imprint: | 橡樹林文化 | Language: | Chinese |
Author: | 金木水 |
ISBN: | 3119865613426 |
Publisher: | 城邦出版集團 |
Publication: | April 13, 2017 |
Imprint: | 橡樹林文化 |
Language: | Chinese |
這些問題看似幼稚,卻並非玩笑——
我們早就明白「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的道理,為什麼常為昨天後悔?
我們早就明白「活在今天」的道理,為什麼總為明天擔憂?
我們早就明白「做自己的本色」,為什麼卻為別人一句話想個半天?
我們早就明白「憤怒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為什麼還在懲罰自己?
我們早就明白「睡吧,留到明天去想」的道理,為什麼大腦仍然拒絕入睡?
顯然,道理歸道理,理念歸理念,大腦即使明白,也未必照辦。
這是一個勵志書籍與勵志課程氾濫的時代。誠如作者所言,每次走進書店,都被擺滿大廳的心靈雞湯類書籍吸引,深深感受到迎面而來的正能量:書名有讓人動心的,如「愛拚」、「要贏」、「無極限」;也有讓人靜心的,如「放下」、「淡然」、「不執著」。倒不是說它們寫得不好,應該講文筆真好;也不是說它們寫得不對,應該講道理都對。但就跟我們一樣,他也不禁質疑——理念真的有用嗎?
大家都見過很多速效的廣告吧? 比如,「30天讓你減肥」、「30天讓你牙齒變白」、「30天讓你胃口變好」、「30天開始新的人生」、「30天情緒控制」等等。這些廣告並不是虛假宣傳,只可惜速效的,往往是短效的;最速效的,也是最容易反覆的。顯然,勵志如果停留於理念,效果有限。
旁聽勵志課程時,老師問學員們:「大家今天開悟了嗎?」同學們一個個心潮澎湃,左邊的站起來發言:「老師,我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後面的也站起來說:「老師,我終於恍—然—大—悟!」三個月後,再見到以前的同學們時,發現該怎樣的又變回了怎樣:原來發火的繼續發火,原來悲觀的繼續悲觀,原來睡不著覺的還是睡不著覺,再沒人提「大悟」,只剩下了「恍然」。顯然,勵志如果只停留在理念,保質期也很短。
勵志的理念大家都一清二楚,只是如何尋找實現的方法?在追求速成的現代社會中,大家都難免有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傾向:煩惱馬上勵志——單純修心;求知馬上讀書——單純修知;慈悲馬上行善——單純修行。問題不在速成,而在「欲速則不成」。而這正是作者撰寫本書的目的。儘管承認未知世界、也尊重宗教情懷,本書的態度仍立足於人類現有的科學知識,以科學為準,以「古以今準」、「古為今用」為原則,按照科學家的思路,從我們的大腦入手,將更深層的心理原因,總結為頭腦中的兩座「大山」——潛意識與習慣。大山可否挪移?大山如何挪移?
本書從第一部分的理論「人類不平靜的起源」開始,以清清楚楚、平實易懂的敘述,目的是說明:通往平靜,沒有捷徑;再逐步引導到第二部分的方法「平靜是怎樣煉成的」,讓我們知道:雖然沒有捷徑,但自我平靜仍有足可實現的理性之道。對喜愛佛學的朋友來講,自我平靜的五個步驟,用現代語言撥開佛學方法的神秘,為你揭示一條理性的修心之路。對喜歡心理學的朋友來講,本書結合現代心理學的概念,將帶給你很多「噢,原來如此」的答案,以及不時的會心一笑。
讀者會問:「我已經讀過不少關於平靜的書了,這本會有區別嗎?」首先,這不是一本勵志書,因為幾句話解決不了煩惱的問題;其次,也不是一本宗教書,因為不管有沒有宗教信仰,都可以獲得平靜的人生;最後,它更不是一本「口水書」,世界上浪費的紙張那麼多,沒必要增加了吧,除非它能真實有益。作者想寫的,是一本理性的「乾貨書」—不會像心靈雞湯那樣容易消化—但希望它能講清楚佛學方法的原理與應用,希望能帶給讀者「噢,原來如此,原來我也可以做到」的實用建議。
因此,這是一本宣揚「勵志可能無效」的勵志書,也是一本宣傳「修心沒有捷徑」的修心書,作者不打高射炮、反對一切玄而又玄的言語,以幽默輕鬆的生花妙筆,獨樹一幟的寫作風格,讓你在會心微笑之餘,更能按照書中的方法實際地起而行,把「修心」當成「健身」一樣重要,邁向自我平靜的鍛鍊之道。
這些問題看似幼稚,卻並非玩笑——
我們早就明白「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的道理,為什麼常為昨天後悔?
我們早就明白「活在今天」的道理,為什麼總為明天擔憂?
我們早就明白「做自己的本色」,為什麼卻為別人一句話想個半天?
我們早就明白「憤怒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為什麼還在懲罰自己?
我們早就明白「睡吧,留到明天去想」的道理,為什麼大腦仍然拒絕入睡?
顯然,道理歸道理,理念歸理念,大腦即使明白,也未必照辦。
這是一個勵志書籍與勵志課程氾濫的時代。誠如作者所言,每次走進書店,都被擺滿大廳的心靈雞湯類書籍吸引,深深感受到迎面而來的正能量:書名有讓人動心的,如「愛拚」、「要贏」、「無極限」;也有讓人靜心的,如「放下」、「淡然」、「不執著」。倒不是說它們寫得不好,應該講文筆真好;也不是說它們寫得不對,應該講道理都對。但就跟我們一樣,他也不禁質疑——理念真的有用嗎?
大家都見過很多速效的廣告吧? 比如,「30天讓你減肥」、「30天讓你牙齒變白」、「30天讓你胃口變好」、「30天開始新的人生」、「30天情緒控制」等等。這些廣告並不是虛假宣傳,只可惜速效的,往往是短效的;最速效的,也是最容易反覆的。顯然,勵志如果停留於理念,效果有限。
旁聽勵志課程時,老師問學員們:「大家今天開悟了嗎?」同學們一個個心潮澎湃,左邊的站起來發言:「老師,我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後面的也站起來說:「老師,我終於恍—然—大—悟!」三個月後,再見到以前的同學們時,發現該怎樣的又變回了怎樣:原來發火的繼續發火,原來悲觀的繼續悲觀,原來睡不著覺的還是睡不著覺,再沒人提「大悟」,只剩下了「恍然」。顯然,勵志如果只停留在理念,保質期也很短。
勵志的理念大家都一清二楚,只是如何尋找實現的方法?在追求速成的現代社會中,大家都難免有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傾向:煩惱馬上勵志——單純修心;求知馬上讀書——單純修知;慈悲馬上行善——單純修行。問題不在速成,而在「欲速則不成」。而這正是作者撰寫本書的目的。儘管承認未知世界、也尊重宗教情懷,本書的態度仍立足於人類現有的科學知識,以科學為準,以「古以今準」、「古為今用」為原則,按照科學家的思路,從我們的大腦入手,將更深層的心理原因,總結為頭腦中的兩座「大山」——潛意識與習慣。大山可否挪移?大山如何挪移?
本書從第一部分的理論「人類不平靜的起源」開始,以清清楚楚、平實易懂的敘述,目的是說明:通往平靜,沒有捷徑;再逐步引導到第二部分的方法「平靜是怎樣煉成的」,讓我們知道:雖然沒有捷徑,但自我平靜仍有足可實現的理性之道。對喜愛佛學的朋友來講,自我平靜的五個步驟,用現代語言撥開佛學方法的神秘,為你揭示一條理性的修心之路。對喜歡心理學的朋友來講,本書結合現代心理學的概念,將帶給你很多「噢,原來如此」的答案,以及不時的會心一笑。
讀者會問:「我已經讀過不少關於平靜的書了,這本會有區別嗎?」首先,這不是一本勵志書,因為幾句話解決不了煩惱的問題;其次,也不是一本宗教書,因為不管有沒有宗教信仰,都可以獲得平靜的人生;最後,它更不是一本「口水書」,世界上浪費的紙張那麼多,沒必要增加了吧,除非它能真實有益。作者想寫的,是一本理性的「乾貨書」—不會像心靈雞湯那樣容易消化—但希望它能講清楚佛學方法的原理與應用,希望能帶給讀者「噢,原來如此,原來我也可以做到」的實用建議。
因此,這是一本宣揚「勵志可能無效」的勵志書,也是一本宣傳「修心沒有捷徑」的修心書,作者不打高射炮、反對一切玄而又玄的言語,以幽默輕鬆的生花妙筆,獨樹一幟的寫作風格,讓你在會心微笑之餘,更能按照書中的方法實際地起而行,把「修心」當成「健身」一樣重要,邁向自我平靜的鍛鍊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