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世界史的缺口,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追尋之旅(西元前1000-1492)

Nonfiction, History, Civilization, Jewish, Social & Cultural Studies, Social Science
Cover of the book 猶太人:世界史的缺口,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追尋之旅(西元前1000-1492) by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ISBN: 3179570850772
Publisher: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ublication: February 2, 2018
Imprint: 聯經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ISBN: 3179570850772
Publisher: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ublication: February 2, 2018
Imprint: 聯經出版
Language: Chinese

歷史的至暗處,有光
這是個獨一無二的故事,屬於個人,屬於民族,屬於全世界
猶太人建立牢不可破的民族團結感,是一個沒有敵人能摧毀的無形神廟,是世界上最堅固的神廟。
沒有猶太人的故事,歷史就不完整;猶太人的歷史,就是世界史;只有了解猶太人的歷史,才能了解人類的文明
BBC名主持人西蒙‧夏瑪耗時40年,生涯顛峰之作,書寫猶太人的歷史,完全翻轉世界歷史
‧廣博深邃、精雕細琢的史詩。──《出版人週刊》
‧深入挖掘主題,從更廣闊的角度審視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跨越歷史的關係。──《洛杉磯時報》

◆探詢耶路撒冷爭議的最源頭
一窺無國、無家的猶太人,如何在帝國與強勢文化的圍攻下,保有自己的價值
西方權威主導的歷史,是基督徒的歷史,是想像的歷史。當訴說的角度與材料被宗教、政治力量左右;當人們聽見的聲音、閱讀的史書全被強權論述掌控,歷史便裂開大口,有了空缺。
猶太人的歷史就是缺口的歷史,屬於個人、民族,也屬於全世界。三千年來,他們依附在各帝國之下,尷尬而窘迫的生存情況,對比、凸顯出西方主流敘事和本位的荒謬,也劃開被埋藏已久,以宗教為名行罪孽之實的歷史共業。
在主流書籍裡,猶太人只有掌握金權、受迫害的那一面,但實際上他們在這世界上的角色比我們想像得都要深沉、重要。

◆猶太人是歐洲歷史上不可或缺的金礦脈
猶太人在基督徒的歐洲歷史上,以受「保護」之名支撐皇室經濟的特殊階層,長期為貴族階層提供經濟貿易服務,也因此成了局勢動盪不安、戰爭亟需金援時被隨意抄家的對象。而他們經商的手腕之高,甚至曾有商人被沒收的財產需花費五年才能點清,且其資產光是不動產就「足可抵全國一年的稅收」。
若沒有猶太人,歐洲的戰爭、擴張版圖,也許會與今日大不相同。

◆猶太人是連結基督徒、穆斯林與波斯、羅馬帝國的親善大使
猶太人無國、無家的背景,使得他們必須跨越各國界,在各種文化間遊走。這影響了古希臘、羅馬、近東的文化交流史。在耶路撒冷、埃及、西班牙等地,都有猶太人文化長期與基督教、伊斯蘭、阿拉伯文化融合的痕跡。許多現今歐洲古教堂的,在更古早以前是猶太人的聖殿,祭壇上放置的蠟燭,則是他們流浪時帶不走的資產。在被人們視為尋常且全面基督化的景象中,始終藏有猶太文化的痕跡。

◆猶太人是權威之下始終得以保有獨立文化的民族
自從亡國後,猶太人面臨波斯、羅馬、埃及、基督徒歐洲的強權文化夾擊,數度被驅趕、被屠殺,但卻始終沒有被消滅。這讓人們不禁好奇:他們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才能在無依無靠的情況下堅持這麼久呢?
我們可以說猶太人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有他們獨特的宗教,有他們堅守的儀式,但誰沒有這些?猶太人擁有的是更為形而上,更為精神性的價值,是對自身民族命運的信心,和對其本質的驕傲,而這種力量能讓他們在顛沛流離中存活,甚至在1948年強勢宣布復國,奪回應許之地。
猶太人的身分和定位不只在歷史上,就連在現今國際情勢上也總是成為注目的焦點,雖無國無家,以他們為原點的紛爭和討論卻從未止息。
藉由《猶太人:世界史的缺口,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追尋之旅(西元前1000-1492)》一書,西蒙‧夏瑪探尋猶太人的歷史,翻轉了一般大眾對猶太人的認知,就如同在西方史論述中找到一個破口,切開大國文明之下掩藏的一脈特殊過去。

※ 各界讚譽
閱讀《猶太人》,彷彿在享受這個星球最閃耀的文化歷史盛宴。
夏瑪勳爵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深厚而博遠、史料豐沛、幽默而極具其個人魅力。
──《紐約客書評》

夏瑪勳爵筆下的歷史起源於底層,在中間擴散並以意想不到的視角,重現那些被人們遺忘的過去。他通過解構社會、文化,使其筆下的人物和事件復活。
──《紐約時報》

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家、獲獎作家西蒙‧夏瑪勳爵,帶給我們一部廣博深邃、精雕細琢的史詩。他的《猶太人》歷經三千年歷史,橫跨數大洲、涉及眾多國度,令你在閱讀中目不暇給、酣暢淋漓。
──《出版人週刊》

在才華橫溢的《猶太人》中,夏瑪一掃眾多猶太歷史研究學者的多愁善感,他試圖呈現給讀者一部更客觀、更全面的猶太人歷史──閱讀本書你將受益匪淺。
──《以色列國土報》

夏瑪先生的史詩縱橫捭闔、引人入勝。
──《華爾街日報》

由最頂尖歷史學家以多角度呈現編織而成的歷史著作。
──《柯克斯評論》

夏瑪的作品顛覆了傳統,是一部關於其民族的偉大、深入的著作。
──《書單雜誌》

一部充滿能量的詩歌,一部滿載斑駁歷史細節的散文,一部睿智而深沉的史詩……
──《芝加哥論壇報》

精采絕倫,引人入勝。
夏瑪勳爵是一位偉大而博學的巨星。他可以深入挖掘某一特定主題,也能夠從更廣闊的角度審視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跨越歷史的關係。他的才華與筆力淋漓盡致地展現在這部《猶太人》之中。
──《洛杉磯時報》

※ 一致推薦
林長寬(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胡川安(「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
涂豐恩(「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創辦人)
張鐵志(政治與文化評論家)
陳建守(「說書 Speaking of Books」創辦人)
陳柔安(報導者專欄作家)
游亞旭(Asher Yarden,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
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按姓名筆劃排序)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1945年生,猶太裔英國人,是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學術之星,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歷史、藝術史。主持多部收視與質量俱佳的BBC紀錄片,其著作被翻譯超過15國語言、多次獲獎,包括沃夫森歷史獎、W. H. 史密斯文學獎、全美書評人協會獎、艾美獎等重量級獎項。猶太人三部曲的第一部《猶太人:世界史的缺口,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追尋之旅(西元前1000-1492)》,以及2017年10月甫出版的《猶太人:第二部──歸屬(1492-1900)》,皆入圍英國非小說圖書最高獎項──山謬強森獎(Samuel Johnson Prize,現已更名為貝利吉福德獎[The Baillie Gifford Prize])。

譯者:黃福武
字介夫,山東青州人。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山東大學出版社編審,《猶太研究》主編。文章發表於《山東大學學報》、《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文匯讀書週報》、《中華讀書報》等刊物;譯作有《猶太教審判》、《簡明猶太民族史》、《猶太教:一種文明》、《終止合法化賄賂》等。

譯者:黃夢初
專職譯者。

審訂者:曾宗盛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神學博士,台灣神學院副教授,於台大開設猶太人、西伯來文化相關通識課程,帶領學生深入體會不同文化。主要研究領域為:聖經希伯來文、聖經釋義與詮釋、舊約神學、舊約融合主義、聖經與婦女神學、以色列宗教史。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歷史的至暗處,有光
這是個獨一無二的故事,屬於個人,屬於民族,屬於全世界
猶太人建立牢不可破的民族團結感,是一個沒有敵人能摧毀的無形神廟,是世界上最堅固的神廟。
沒有猶太人的故事,歷史就不完整;猶太人的歷史,就是世界史;只有了解猶太人的歷史,才能了解人類的文明
BBC名主持人西蒙‧夏瑪耗時40年,生涯顛峰之作,書寫猶太人的歷史,完全翻轉世界歷史
‧廣博深邃、精雕細琢的史詩。──《出版人週刊》
‧深入挖掘主題,從更廣闊的角度審視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跨越歷史的關係。──《洛杉磯時報》

◆探詢耶路撒冷爭議的最源頭
一窺無國、無家的猶太人,如何在帝國與強勢文化的圍攻下,保有自己的價值
西方權威主導的歷史,是基督徒的歷史,是想像的歷史。當訴說的角度與材料被宗教、政治力量左右;當人們聽見的聲音、閱讀的史書全被強權論述掌控,歷史便裂開大口,有了空缺。
猶太人的歷史就是缺口的歷史,屬於個人、民族,也屬於全世界。三千年來,他們依附在各帝國之下,尷尬而窘迫的生存情況,對比、凸顯出西方主流敘事和本位的荒謬,也劃開被埋藏已久,以宗教為名行罪孽之實的歷史共業。
在主流書籍裡,猶太人只有掌握金權、受迫害的那一面,但實際上他們在這世界上的角色比我們想像得都要深沉、重要。

◆猶太人是歐洲歷史上不可或缺的金礦脈
猶太人在基督徒的歐洲歷史上,以受「保護」之名支撐皇室經濟的特殊階層,長期為貴族階層提供經濟貿易服務,也因此成了局勢動盪不安、戰爭亟需金援時被隨意抄家的對象。而他們經商的手腕之高,甚至曾有商人被沒收的財產需花費五年才能點清,且其資產光是不動產就「足可抵全國一年的稅收」。
若沒有猶太人,歐洲的戰爭、擴張版圖,也許會與今日大不相同。

◆猶太人是連結基督徒、穆斯林與波斯、羅馬帝國的親善大使
猶太人無國、無家的背景,使得他們必須跨越各國界,在各種文化間遊走。這影響了古希臘、羅馬、近東的文化交流史。在耶路撒冷、埃及、西班牙等地,都有猶太人文化長期與基督教、伊斯蘭、阿拉伯文化融合的痕跡。許多現今歐洲古教堂的,在更古早以前是猶太人的聖殿,祭壇上放置的蠟燭,則是他們流浪時帶不走的資產。在被人們視為尋常且全面基督化的景象中,始終藏有猶太文化的痕跡。

◆猶太人是權威之下始終得以保有獨立文化的民族
自從亡國後,猶太人面臨波斯、羅馬、埃及、基督徒歐洲的強權文化夾擊,數度被驅趕、被屠殺,但卻始終沒有被消滅。這讓人們不禁好奇:他們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才能在無依無靠的情況下堅持這麼久呢?
我們可以說猶太人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有他們獨特的宗教,有他們堅守的儀式,但誰沒有這些?猶太人擁有的是更為形而上,更為精神性的價值,是對自身民族命運的信心,和對其本質的驕傲,而這種力量能讓他們在顛沛流離中存活,甚至在1948年強勢宣布復國,奪回應許之地。
猶太人的身分和定位不只在歷史上,就連在現今國際情勢上也總是成為注目的焦點,雖無國無家,以他們為原點的紛爭和討論卻從未止息。
藉由《猶太人:世界史的缺口,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追尋之旅(西元前1000-1492)》一書,西蒙‧夏瑪探尋猶太人的歷史,翻轉了一般大眾對猶太人的認知,就如同在西方史論述中找到一個破口,切開大國文明之下掩藏的一脈特殊過去。

※ 各界讚譽
閱讀《猶太人》,彷彿在享受這個星球最閃耀的文化歷史盛宴。
夏瑪勳爵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深厚而博遠、史料豐沛、幽默而極具其個人魅力。
──《紐約客書評》

夏瑪勳爵筆下的歷史起源於底層,在中間擴散並以意想不到的視角,重現那些被人們遺忘的過去。他通過解構社會、文化,使其筆下的人物和事件復活。
──《紐約時報》

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家、獲獎作家西蒙‧夏瑪勳爵,帶給我們一部廣博深邃、精雕細琢的史詩。他的《猶太人》歷經三千年歷史,橫跨數大洲、涉及眾多國度,令你在閱讀中目不暇給、酣暢淋漓。
──《出版人週刊》

在才華橫溢的《猶太人》中,夏瑪一掃眾多猶太歷史研究學者的多愁善感,他試圖呈現給讀者一部更客觀、更全面的猶太人歷史──閱讀本書你將受益匪淺。
──《以色列國土報》

夏瑪先生的史詩縱橫捭闔、引人入勝。
──《華爾街日報》

由最頂尖歷史學家以多角度呈現編織而成的歷史著作。
──《柯克斯評論》

夏瑪的作品顛覆了傳統,是一部關於其民族的偉大、深入的著作。
──《書單雜誌》

一部充滿能量的詩歌,一部滿載斑駁歷史細節的散文,一部睿智而深沉的史詩……
──《芝加哥論壇報》

精采絕倫,引人入勝。
夏瑪勳爵是一位偉大而博學的巨星。他可以深入挖掘某一特定主題,也能夠從更廣闊的角度審視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跨越歷史的關係。他的才華與筆力淋漓盡致地展現在這部《猶太人》之中。
──《洛杉磯時報》

※ 一致推薦
林長寬(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胡川安(「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
涂豐恩(「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創辦人)
張鐵志(政治與文化評論家)
陳建守(「說書 Speaking of Books」創辦人)
陳柔安(報導者專欄作家)
游亞旭(Asher Yarden,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
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按姓名筆劃排序)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1945年生,猶太裔英國人,是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學術之星,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歷史、藝術史。主持多部收視與質量俱佳的BBC紀錄片,其著作被翻譯超過15國語言、多次獲獎,包括沃夫森歷史獎、W. H. 史密斯文學獎、全美書評人協會獎、艾美獎等重量級獎項。猶太人三部曲的第一部《猶太人:世界史的缺口,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追尋之旅(西元前1000-1492)》,以及2017年10月甫出版的《猶太人:第二部──歸屬(1492-1900)》,皆入圍英國非小說圖書最高獎項──山謬強森獎(Samuel Johnson Prize,現已更名為貝利吉福德獎[The Baillie Gifford Prize])。

譯者:黃福武
字介夫,山東青州人。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山東大學出版社編審,《猶太研究》主編。文章發表於《山東大學學報》、《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文匯讀書週報》、《中華讀書報》等刊物;譯作有《猶太教審判》、《簡明猶太民族史》、《猶太教:一種文明》、《終止合法化賄賂》等。

譯者:黃夢初
專職譯者。

審訂者:曾宗盛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神學博士,台灣神學院副教授,於台大開設猶太人、西伯來文化相關通識課程,帶領學生深入體會不同文化。主要研究領域為:聖經希伯來文、聖經釋義與詮釋、舊約神學、舊約融合主義、聖經與婦女神學、以色列宗教史。

More books from Social Science

Cover of the book Schools and Society by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Cover of the book Resisting Injustice and the Feminist Ethics of Care in the Age of Obama by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Cover of the book A Troika of perceptions. The influence of Bush, Powell and Rumsfeld on the Creation of the USA Patriot Act of 2001 by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Cover of the book 臺灣農民運動與土地改革,1924-1951 by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Cover of the book Trump: The Art of the Deal by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Cover of the book Testament by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Cover of the book La sonrisa de Voltaire by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Cover of the book Race, Religion, and the Continuing American Dilemma by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Cover of the book Globalisation and Enlargement of the European Union by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Cover of the book Dancing in Shadows by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Cover of the book The Archaeology of the Colonized by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Cover of the book Es Que Yo Soy El Kamikaze Japonés by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Cover of the book Interkultur als Konzept by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Cover of the book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by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Cover of the book Food and Famine in the 21st Century [2 volumes] by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