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戒

Tabu

Fiction & Literature, Crime
Cover of the book 犯了戒 by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圓神出版事業機構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ISBN: 3259861342405
Publisher: 圓神出版事業機構 Publication: October 30, 2014
Imprint: 先覺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ISBN: 3259861342405
Publisher: 圓神出版事業機構
Publication: October 30, 2014
Imprint: 先覺出版
Language: Chinese

當一切都被剝奪殆盡,所有的幸福都不可企及,

已然破碎的人生,最後剩下的卑微乞討是──

超越法律之外,人世間的正義。

◆《罪行》作者馮‧席拉赫閉關19個月、暴瘦20公斤精心雕琢、禁忌之作!
◆「馮‧席拉赫最受矚目的一本!」甫上市書店即銷售一空,媒體佳評如潮。

一樁沒有屍體的謀殺案,挑釁法律的最禁忌!

年輕藝術家瑟巴家世顯赫,卻有著孤獨童年,自小被送至寄宿學校,八歲才第一次獲准與家人共餐。然而,父親自殺、母親改嫁,一幕幕的成長回憶讓瑟巴關起心房。

孑然一身的瑟巴因緣際會成為享譽國際的藝術家,擅長「交溶」的疊影手法,反映「真相」與「事實」的差異。後來卻捲入一樁謀殺案,涉嫌綁架姦殺少女,並在刑求下招認犯案。案情撲朔,暗影交疊浮現,宛若暗房中漸次顯影的照片沖洗過程。

但,屍體始終沒有出現,經驗老道的辯護律師試圖找出屍體缺席的真相……

誰是那名打求救電話後,卻人間蒸發的被害女子?瑟巴的動機為何?他和辯護律師所看見的是「真相」還是「事實」?法院如何評估呈堂證供,那些證據與真相有何關連?

事實,往往不等於真相。按下快門的決定瞬間,只記錄了當下,真相卻永遠缺席,如同一幕幕的犯罪場景。馮‧席拉赫寫出當今社會的禁忌議題,迫使讀者面對最不堪的道德底線,做出決定!

讀者好評:

*「本書以藝術手法織就真實世界中各種層面的樣貌,細膩、毫無虛飾的描繪筆法,引人沉浸其中,而在結尾意想不到的轉折處驚嘆不已。我認為是他寫得最棒的一部作品,比其他前作更感人、更富深度。」 ──德國讀者 西蓮娜

*「輕輕拿起,重重放下,獨特的敘事風格,意想不到的發展,讓你用疑惑的眼,一步步搜索細節,最後看見真相,也看見人性。」──德國讀者 凡妮莎

*「這不是一本書,我認為這是一件藝術品。一個會令每位讀者著迷、捲入故事洪流中,好幾天欲罷不能無法放下的藝術精品。這是最棒的席拉赫!」──德國讀者 約凡克

*「驚心動魄!偉大的作家,偉大的故事!席拉赫用說故事的方式,帶領讀者一層一層進入哲學思辨,你看見的是真理還是現實?你看見的是自己還是影子?」──德國讀者 盧克

國際各大媒體讚譽:

美國《紐約時報》:「傑出的風格學家。」

西班牙巴塞隆納《先鋒報》:「思辨細膩、能量巨大。」

日本東京《讀賣新聞》:「唯有見過眾生才寫得出這樣的故事。」

德國第一電視台:「他有犀利的眼、寬厚的心。」

法國巴黎《解放報》:「馮‧席拉赫向我們展現了:無論當初看起來再可怕的罪行,人終究還是人。」

英國倫敦《衛報》:「馮‧席拉赫是文壇瑰寶,聰明、犀利、挑戰讀者思維」

作者簡介
德國最會說故事的辯護律師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1964年生於慕尼黑,自1994年起擔任執業律師,專司刑事案件。他的委託人包括前東德中央政治局委員君特.沙博夫斯基、前聯邦情報局特務諾貝特.尤瑞次科、工業鉅子、達官顯貴、中下階層人士及常民百姓。

2009年出版處女作《罪行》,引起廣大迴響,德國讀者及媒體好評不斷,售出35國版權。2010年獲《慕尼黑晚報》選為年度文學之星。除了獲頒德國文壇重要獎項克萊斯特文學獎,在日本也得到本屋大賞翻譯小說獎肯定。中文版在台出版亦大獲讀者喜愛,上市未滿一週即登上《蘋果日報》當週統計全台暢銷小說榜第一名,更獲得當年度金石堂「最具影響力好書」之殊榮。2010年第二本書《罪咎》出版,立即登上《明鏡週刊》暢銷書榜冠軍。

《罪行》及《罪咎》獲得全球百萬書迷擁戴,電影版權皆由《香水》的出品者康士坦丁電影公司買下。2012年上映的改編電影《罪愛妳》由國際知名導演多莉絲.朵利執導,奪下「巴伐利亞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更在柏林影展上大放光彩。改編電視迷你影集則由德國第二電視台(ZDF)製作播映。

他的第三部作品、也是第一部長篇小說《誰無罪》出版後,2012年1月,德國聯邦司法部長下令籌組委員會,針對聯邦司法部內與納粹歷史相關的案件審理,進行全面徹查。

為了尋求寫作上的突破,他閉關19個月,寫出第二部長篇小說《犯了戒》,除了延續精練的文字與嚴謹的架構,全新的敘事風格讓讀者大為讚嘆。

譯者簡介
薛文瑜,德文譯者。譯有《犯了戒》《誰無罪》《罪咎》《罪行》(以上由先覺出版)《最後的邀請:父予子的告別禮物》等。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當一切都被剝奪殆盡,所有的幸福都不可企及,

已然破碎的人生,最後剩下的卑微乞討是──

超越法律之外,人世間的正義。

◆《罪行》作者馮‧席拉赫閉關19個月、暴瘦20公斤精心雕琢、禁忌之作!
◆「馮‧席拉赫最受矚目的一本!」甫上市書店即銷售一空,媒體佳評如潮。

一樁沒有屍體的謀殺案,挑釁法律的最禁忌!

年輕藝術家瑟巴家世顯赫,卻有著孤獨童年,自小被送至寄宿學校,八歲才第一次獲准與家人共餐。然而,父親自殺、母親改嫁,一幕幕的成長回憶讓瑟巴關起心房。

孑然一身的瑟巴因緣際會成為享譽國際的藝術家,擅長「交溶」的疊影手法,反映「真相」與「事實」的差異。後來卻捲入一樁謀殺案,涉嫌綁架姦殺少女,並在刑求下招認犯案。案情撲朔,暗影交疊浮現,宛若暗房中漸次顯影的照片沖洗過程。

但,屍體始終沒有出現,經驗老道的辯護律師試圖找出屍體缺席的真相……

誰是那名打求救電話後,卻人間蒸發的被害女子?瑟巴的動機為何?他和辯護律師所看見的是「真相」還是「事實」?法院如何評估呈堂證供,那些證據與真相有何關連?

事實,往往不等於真相。按下快門的決定瞬間,只記錄了當下,真相卻永遠缺席,如同一幕幕的犯罪場景。馮‧席拉赫寫出當今社會的禁忌議題,迫使讀者面對最不堪的道德底線,做出決定!

讀者好評:

*「本書以藝術手法織就真實世界中各種層面的樣貌,細膩、毫無虛飾的描繪筆法,引人沉浸其中,而在結尾意想不到的轉折處驚嘆不已。我認為是他寫得最棒的一部作品,比其他前作更感人、更富深度。」 ──德國讀者 西蓮娜

*「輕輕拿起,重重放下,獨特的敘事風格,意想不到的發展,讓你用疑惑的眼,一步步搜索細節,最後看見真相,也看見人性。」──德國讀者 凡妮莎

*「這不是一本書,我認為這是一件藝術品。一個會令每位讀者著迷、捲入故事洪流中,好幾天欲罷不能無法放下的藝術精品。這是最棒的席拉赫!」──德國讀者 約凡克

*「驚心動魄!偉大的作家,偉大的故事!席拉赫用說故事的方式,帶領讀者一層一層進入哲學思辨,你看見的是真理還是現實?你看見的是自己還是影子?」──德國讀者 盧克

國際各大媒體讚譽:

美國《紐約時報》:「傑出的風格學家。」

西班牙巴塞隆納《先鋒報》:「思辨細膩、能量巨大。」

日本東京《讀賣新聞》:「唯有見過眾生才寫得出這樣的故事。」

德國第一電視台:「他有犀利的眼、寬厚的心。」

法國巴黎《解放報》:「馮‧席拉赫向我們展現了:無論當初看起來再可怕的罪行,人終究還是人。」

英國倫敦《衛報》:「馮‧席拉赫是文壇瑰寶,聰明、犀利、挑戰讀者思維」

作者簡介
德國最會說故事的辯護律師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1964年生於慕尼黑,自1994年起擔任執業律師,專司刑事案件。他的委託人包括前東德中央政治局委員君特.沙博夫斯基、前聯邦情報局特務諾貝特.尤瑞次科、工業鉅子、達官顯貴、中下階層人士及常民百姓。

2009年出版處女作《罪行》,引起廣大迴響,德國讀者及媒體好評不斷,售出35國版權。2010年獲《慕尼黑晚報》選為年度文學之星。除了獲頒德國文壇重要獎項克萊斯特文學獎,在日本也得到本屋大賞翻譯小說獎肯定。中文版在台出版亦大獲讀者喜愛,上市未滿一週即登上《蘋果日報》當週統計全台暢銷小說榜第一名,更獲得當年度金石堂「最具影響力好書」之殊榮。2010年第二本書《罪咎》出版,立即登上《明鏡週刊》暢銷書榜冠軍。

《罪行》及《罪咎》獲得全球百萬書迷擁戴,電影版權皆由《香水》的出品者康士坦丁電影公司買下。2012年上映的改編電影《罪愛妳》由國際知名導演多莉絲.朵利執導,奪下「巴伐利亞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更在柏林影展上大放光彩。改編電視迷你影集則由德國第二電視台(ZDF)製作播映。

他的第三部作品、也是第一部長篇小說《誰無罪》出版後,2012年1月,德國聯邦司法部長下令籌組委員會,針對聯邦司法部內與納粹歷史相關的案件審理,進行全面徹查。

為了尋求寫作上的突破,他閉關19個月,寫出第二部長篇小說《犯了戒》,除了延續精練的文字與嚴謹的架構,全新的敘事風格讓讀者大為讚嘆。

譯者簡介
薛文瑜,德文譯者。譯有《犯了戒》《誰無罪》《罪咎》《罪行》(以上由先覺出版)《最後的邀請:父予子的告別禮物》等。

 

More books from Crime

Cover of the book The Thieves of Threadneedle Street: The Incredible True Story of the American Forgers Who Nearly Broke the Bank of England by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Cover of the book Murder in The Lehigh Valley by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Cover of the book Sexual Obsessions Gone Wrong by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Cover of the book Deep State Vol. 1 by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Cover of the book The Best American Crime Writing: 2003 Edition by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Cover of the book Shatter the Bones (Logan McRae, Book 7) by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Cover of the book Was die Schatten verbergen by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Cover of the book Halva vagy halva by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Cover of the book Protecto - Volume 0 - Genesis by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Cover of the book Images by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Cover of the book Jerry Cotton 3199 - Krimi-Serie by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Cover of the book Chemin des brumes (Le) by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Cover of the book The Blond Baboon by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Cover of the book Archibald Lawless, Anarchist at Large by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Cover of the book Dead Inside Volume 1 by 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