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的印章:財運三部曲

Nonfiction, Religion & Spirituality, Occult, Divination, Fortune Telling, New Age
Cover of the book 牡丹花的印章:財運三部曲 by 伶姬,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伶姬 ISBN: 3179570835373
Publisher: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ublication: January 18, 2010
Imprint: 聯經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伶姬
ISBN: 3179570835373
Publisher: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ublication: January 18, 2010
Imprint: 聯經出版
Language: Chinese

一生的財運有三個時期,
你希望哪一個階段能夠賺到一生財富的百分之七十?

通靈這麼多年,問事者來問事,十之八九會問自己的事業,
老天爺也因此讓我看到所謂世間人的「財運圖」。

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的財運圖,但不管財運圖如何,也不管是誰,
有一個相當關鍵性的「天機」──在年約39歲的時候,
往往會有一個非常大的「事業關鍵期」!

要怎麼安然度過?
請讓我們一起探討,在哪一個階段賺到一生財富的百分之七十比較好?

財運三部曲
大部分男人來找我問事的時候,不管是大男孩、中年男子,還是老年人,他們總愛問這個問題:「我的事業。」剛開始的時候,我總覺得很心煩:「絕大部分的人都是上班命,有什麼好問的。」後來,換個心態看待這個問題:「儘管問吧!反正『事業』的畫面最好解釋,時間又花最少,我就可以提早休息!」
讀者們應該都知道如何判斷一個人的「事業命」吧!事業命分成四種:創業、合夥、上班、不順。最基本的分辨法是:
如果我調到的畫面裡有「行善」的事實,那麼才會有創業、合夥的事業命;
如果老天爺給的畫面裡有「作惡」的事實,那麼就注定事業不順了;
如果沒有「行善」也沒有「作惡」,利用剔除法,就只剩下上班的事業命了。

財運圖
那一年,有個年約三十多歲的男士問事業,答案超簡單的,只有兩個字:「金融。」
「奇怪?老天爺給的答案只有兩個字──金融,可是我覺得你不像從事金融的人。」他當然不像!滿嘴白中帶紅褐色的牙齒(吃檳榔的緣故),跟那些穿白襯衫打領帶的金融人員八竿子也打不著。
「好準!我真的是從事金融業。」
「哪一種?」什麼?我沒搞錯吧!
「我開當舖,我放高利貸!」喔喔!我又學了一課!
「等一下,老天爺還給了我一張曲線圖,我畫給你看。縱軸代表金額,橫軸代表年紀,縱軸的上面是『正值』,下面是『負值』。這張曲線圖最特別的是,到了四十歲左右,它突然往上衝,衝到某一點,然後又直直往下墜,沒了,換句話說曲線就畫到此結束了。如果依這張圖的橫軸和縱軸顯示,你到了四十歲左右的時候,應該會有一筆很大的收入,大概是幾千萬吧!」
「那很有可能!」
「為什麼?」我問。
「因為那時候我的阿公可能會走掉,我是長孫,應該可以分到一些遺產。」
「我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曲線圖,老天爺說這種圖叫做『財運圖』,它只負責『和事業有關的收入』,而事業的收入有『正成長』、『負成長』還有『持平』的時候。」
這之後,陸陸續續有些人來找我問事就是為了想知道自己的「財運圖」。有一天,一位男士問他的財運圖,我告訴他:
「通常財運圖如果是直線,就代表是領死薪水的『上班族』。直線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而越往高處的金額爬升,就代表隨著年資而加薪(A);若是直線往下降,就有可能是被減薪了(B);如果不是直線,而是帶有點小幅度的高低曲線,就有可能是靠業績、獎金的業務人員(C);如果曲線不再繼續畫下去,就表示可能沒有收入了。
「若是財運圖出現的是高高低低大幅度變化的不規則曲線,那就有可能是自己『創業』或與朋友們『合夥』的事業命,如果曲線往下,往『負值』的金額推進,那就代表不但沒有收入,還倒賠錢了。如果四十歲以前是上班族,四十歲以後才開始創業,那麼此人的財運圖在四十歲以前是直線,四十歲以後就變成是高低起伏的曲線了。
「你的財運圖很奇怪,在三十八歲以前是領死薪水的上班族,可是三十九歲又突然直線往上衝,衝到三十八歲的兩倍金額,問題是,三十九到四十三還是平平的直線,四十三以後又突然降為三十八歲的金額。我不懂的是,接近直線應該就是上班族,可是為什麼39~43會突然變為兩倍的金額?」
「有可能他要當選總統了。」現場有人打趣這麼說。
「中『大家樂』!」另一個人說。
「我知道為什麼。」他回答的好肯定。
「為什麼?」在場所有人都回頭盯著他看。
「因為那時候我可能會被派到大陸上班,到大陸上班的薪水是台灣的兩倍。也許我只去了五年,就被調回台灣。」
「老師,我那個放高利貸的朋友死了!」大概是兩、三年後的事吧,吃檳榔從事金融業那位男士的朋友來找我。
「啊!為什麼?」
「他阿公真的在你說的那段時間過世了,他告訴我們,遺產已經分好了,他大概可以分到三、四千萬,只是還沒有拿到手。有一天,他開車外出,和一輛小發財車發生很輕微的擦撞,他的車子就停靠路旁,頭靠在駕駛盤上面,只不過三、四秒的時間就因為心肌梗塞而斷氣了。」
「喔!我想起來了,他的那張財運圖裡,明明就已經暗示他的死亡劫數,只是當時我是第一次接觸到這種財運的曲線圖,所以還不太會解釋。」

財運三部曲
什麼叫做「財運三部曲」呢?想想看,在現代的社會當中,大部分的人是從幾歲開始工作賺錢呢?我的答案是25歲左右;正常的話,什麼時候的體力不再適合工作呢?70歲!從25~70歲,整整有45個年頭,若是把它分成三階段,那麼每一階段就是15年。從25~40是第一階段;40~55是第二階段;55~70是第三階段。
假設老天爺告訴你:「如果你在這一生中注定能夠賺進一筆數目的金錢,若是其中的百分之七十會集中在某個階段的15年之間,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再分成二筆,各自分配到其他兩階段的15年間,請問,你希望是哪一個階段的15年能夠賺到這筆百分之七十的金錢呢?」
我曾經在監所裡問過在場的受刑人,那場讀書會共有十二名受刑人,其中十一個人選擇第一階段,也就是25~40歲之間,只有一個人選擇第三階段的55~70歲之間。我問他:「為什麼只有你一個人選擇第三階段呢?」「我已經快六十歲了,我希望出獄以後還可以賺到錢。」
另有一次是在台南的座談會上,那場座談會全都是上了年紀的女士,平均年紀應該超過五十歲。我的問題稍稍有了變化,前面的敘述如上面所談的一模一樣,後面是這樣的:「不知道各位的想法如何,因為第二階段是從40~55,若是55歲就呈現半退休的狀態,似乎是太早了些,如果把第二階段再延後五年,也就是說45~60,各位覺得如何呢?我們現在來表決一下,每個人都一定要投票。」現場一樣是有十二個人,其中十一個人舉手投45~60歲,一個人投40~55歲。
經過幾年的現場印證結果,發現一個相當關鍵性的「天機」──
不管男女,在他們年約39歲的時候,往往會有一個非常大的「事業關鍵期」的關卡必須度過。說白一點的就是在三十九歲的時候,如果你是處在創業、合夥的事業命,往往會碰到一連串「天上掉下來的機會」,你認為機不可失,於是縱身一躍,投入所有的積蓄,結果呢?不但一無所獲,還害得你「前功盡棄」,賠了夫人又折兵!也許從此無法再翻身。
所以,我一天到晚警告周遭的人:
「到了38、39、40歲的時候,請你一定要沉得住氣,忍一忍吧!低調度過這個事業的關鍵期吧!完全採取保守的作為,千萬不要有任何的投資。等滿了四十歲再說吧!」
「妳說的到底是農曆還是國曆?」也許有人會不解。
「若是依我的行事風格,我會盡可能地小心,我會從虛歲的38小心到足歲的40為止。反正也不差前後的兩年時間。」
雖然很多人知道這個「理論」,但躲過劫數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為什麼?因為既然在三十八、三十九歲就處在創業、合夥的階段,那就表示當事人是選擇第一階段賺取百分之七十的金錢。既然選擇了第一段,那很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因為剩下的錢實在是不多,日子卻還長的很,老天爺只好安排讓你慢慢地賺。
哪些人逃得過39歲的這個事業劫數呢?就是那些在過去世裡做了相當多善事的人,或是在這一世裡,一邊創業、一邊行善的人。
我碰到過幾個相當奇特的案例,這些人是企業家,在這一世裡做了很多的善事,可是前兩、三年卻諸多不如意,例如身體病痛、莫名的官司、買不到自己喜歡的土地等等。結果呢?一氣之下,整個放下,將事業暫置一旁,遊山玩水去了。沒想到卻因此而躲過「金融海嘯」這個超大劫數。另外有個讀者在屏東種植農產品(《如來世4──因果論二》有關〈職業〉篇裡〈大愛與小愛〉的當事人),在八八水災南台灣受傷慘重的情況下,他居然是同行裡受災最輕微的一位。喔!忘了說明,這幾個人都已早過了39歲的年紀了,但因為他們一直在正確的行善,所以連全球性的金融風暴也沒有造成他們的負擔。
我想,我應該再說清楚一點,免得各位斷章取義,誤會我的意思。以上的幾個特別案例,他們都是在過去世「行大愛」的人,所以這一世才擁有創業的事業命。再加上他們把過去世「行善」的人格特質(習性)又帶到這一世,所以這一世還是一樣不斷地在「行善」(「行善」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大部分),因此,躲過了很多次的事業危機。
選擇第一階段創業的人,往往在四十歲左右,會將資金整個投注在他們的事業上,他們常會認為:「時機正好,怎麼可以輕言退出、放棄?」他們不是不行善,而是認為等到賺到更多錢的時候,就可以拿出更多的錢去行善助人,卻萬萬沒有想到,居然過不了39歲的事業大關卡。
讓我們再回頭想想那十二位中年女士的決定。她們年歲不小,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打滾過,多少對命運、事業、婚姻、家庭、育兒等,有一番深刻的體悟。她們是這麼覺得──
從學校畢業之後,最好先依在學校中所讀的科系,到相關的職場上班,一來學習待人處事,二來將課本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層面。一段時日之後,若是覺得不喜歡或不適應,再換工作。若是有創業的打算,更應該利用這段時間學習有關的專業知識,並學習如何與人相處(既然要當老闆,就得帶領屬下)。最重要的是要儲存創業的資金。舉例說明,若是你想要將來開間咖啡屋,你就可以到咖啡屋上班,一邊學習有關辨識咖啡豆、煮咖啡等的專業知識、技術,一邊看看老闆如何帶領員工。一邊偷偷學習,一邊還有薪水可拿,一舉數得!如果你與老闆、員工相處得很好,說不定哪一天老闆想要退休的時候,你就有資金可以將店面「頂」下來,自己經營咖啡屋。
從另一個層面探討,三十歲左右結婚,夫妻兩人各自在職場上奮鬥,不久之後,兒女陸續報到……。若是這個時候創業,蠟燭兩頭燒,很容易顧此失彼。若是能夠有個幾年的緩衝期,除了前面我們所談到的累積經驗、資金等,做父母的也能夠陪著孩子們一起度過快樂的童年時光(讓孩子們在安全、溫暖的家庭中長大),並且著手訓練孩子們獨立生活。四十歲左右,孩子們也差不多十歲左右了,「離腳手」(台語)也略懂事,父母開始忙於創業,孩子們看得懂、也體會得到父母創業的艱辛,除了自動、自愛,或許還會主動幫忙做些家務事。
但是五十五歲就退休,似乎是太早了些,因為現在的人很講究養生,到了六十歲還是生龍活虎的一個人,再加上年輕人有晚婚的現象,如果能夠等到小朋友上國中之後再創業,也許會更佳。
若是選擇在第一階段創業呢?父母沒有時間好好照顧孩子,孩子們也來不及參與父母的創業辛勞,待孩子們稍懂事的時候,也許正是家裡經濟最好的時候。請問,這種環境之下成長的孩子,與父母的互動會好嗎?會懂得珍惜父母辛勞的成果嗎?年輕的父母忙於創業,沒空照顧孩子,若是他們覺得虧欠孩子,往往還會利用「金錢」彌補孩子,結果呢?變成阻礙孩子的成長。
再想想,二十五歲就創業,創業資金哪來的?父母給的?向親友或銀行貸款來的?如果資金來得太容易,往往就不容易珍惜,也不知道賺錢的辛苦。如果一開始創業就「發」,更慘!年輕人會誤以為創業很簡單,除了不斷地加碼投資,也可能會養成得意忘形、揮霍的壞習性,導致最後留下一堆爛攤子,造成無法收拾的局面。至於他們的孩子?才十多歲的年紀,父母為事業而爭吵、奔波,家裡的經濟、生活都突然變了調,這時候的父母更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長需要,處在這種環境之下的孩子,他們的行為很容易因此而走偏。
若是選擇在第三階段創業,唉!還真的是滿累人的!除了體力不如人外,還不知道自己能夠撐多久、活多久。不過倒也有個好處,往往第三階段才創業的人,可以將事業「傳」給下一代。
所謂的「少年得志」,大概就是第一階段創業的寫照;「大器晚成」就是第三階段的注解!第二階段?就稱它是「中年得志」吧!第一階段:養精蓄銳;第二階段:衝刺;第三階段:守成,這樣不是很美好嗎?
想想看,若是過去世做了很多善事,到了這一世,有沒有人可以擁有「三個階段」的創業命呢?應該會有吧!但是我沒有碰過(若是有這麼好命,大概也就不會來找我了)。有沒有人擁有「兩個階段」的創業命?絕對有的!如果你擁有兩個階段的創業命,請問,你要選擇哪兩個階段呢?「第一+第二」?「第二+第三」?還是「第一+第三」階段?
如果以台灣的企業家為例,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不要太早讓第二代接棒!如果第二代太早少年得志,就很容易栽在39歲的事業大關卡。我以為應該先讓第二代到外面的公司上班學習,接受外人的訓練,培養包容力與領導力。大概40歲左右再回到自家的公司上班,如此才能夠為自家的企業注入新血,知所改進,不再墨守成規。等到四十五歲或以後,再接棒!以這樣的年紀與資歷,公司裡的一些老幹部也比較能夠信服。

沒有創業命
問:我根本就沒有創業命,只有上班的命,又該怎麼解釋呢?
答:一樣的解釋!為什麼?仔細想想,這麼多年上班的日子裡,還真的是有「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之分。若從前總統阿扁的上班史,也許我們可以說,他是屬於「第一+第二」階段的上班命。若是以我個人而言,到目前為止,也許應該就是屬於「第二階段」的上班命。
問:妳說我沒有創業命,可是我已經創業十年了,雖然沒有「大發」,但也還不錯,收入比上班的薪水還要好,這又該怎麼解釋呢?
答:假設你去上班,每個月上班的薪水是5萬;如今你選擇創業,每個月的收入是8萬。
5×12×10=600  這是你上班十年應該得到的薪水
8×12×10=960  這是你創業十年實際得到的收入
960-600=360 這是你「提前」預支的金額
360÷60=6
最後這一行(360÷60=6)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是這樣的:因為你沒有創業命,所以你的「創業」很容易有終止的一天,假設創業十年後,出狀況了,只好關門大吉,問題是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啊,怎麼辦?還想要創業?沒本錢!去上班?談何容易!沒面子!也彎不下腰、放不下身段!薪水又少!在家裡蹲了許久,為了一口飯,最後還是得出來「拼經濟」。蹲了多久?也許一蹲就是六年!因為你已經提前透支六年的薪水了!
問:我創業失敗已經賠錢了,為什麼還讓我在家裡蹲那麼久?
答:你雖然是創業失敗,但在創業的過程中,你實際上是「拿到」了不少錢,只是你不會理財,才會讓錢從你的手中流走。我們只負責計算應該要「給」你多少錢,而不必為你自己想要「花」多少錢而負責。
問:若是我去「作法改運」、「唸經迴向」、「供養師父」、「捐錢蓋廟」、「放生」、「超度」有沒有辦法改善?
答:從「菩薩」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若是這些所謂的宗教儀式「有效」的話,那些菩薩就是專門接受「賄賂」的菩薩,祂們的行為比我們世間人還不如,根本就不值得我們尊敬、崇拜(台灣的選舉,若是賄選,就會被判刑或當選無效)。這也就是我常說的:「只要將台灣這套『迷信』的宗教觀念、儀式『出口』到對岸,一定可以反攻大陸!」可是再仔細想想,對岸西藏的某些宗教儀式不也已經「進口」到台灣了嗎?台灣人有沒有受到影響?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我不是在批評密宗的不是,每一種宗教都有它的好,它的壞。我所要強調的是:不管你是信仰哪一種宗教,請保持「理智」的狀態!千萬不要被「迷信」牽著走!
問:可是有人「作法」之後,他的事業真的就有很大的轉機,由虧轉盈。
答:作法的確是有它的效力,但是你可曾想過那些錢是怎麼來的呢?猜得到嗎?師父只不過是將當事人「以後」的收入往前「預支、挪用」而已。若是真有效的話,師父為自己作法就行了,他就可以有收入為自己蓋廟,不必再那麼辛苦幫別人作法賺錢過日子。
請清楚認知這一點,蓋廟是為了師父與信徒,而不是為了菩薩,菩薩們來去自如,根本就不需要一個豪華、奢侈的「家」或「寶座」。
問:照你這麼解釋,我這種沒有創業命卻又已經創業的人,應該怎麼辦?
答:一般而言,我總是說:「趕快收攤」,但沒有人會相信我的話。截至目前為止,我的紀錄是「不聽我的勸告,損失四億五千萬」而已。這也不能責怪當事人不相信我的話,一來,因為他們不是很了解我的這套因果理論;二來,生意正好,怎麼可能就此收攤;三來,就算生意開始走下坡,任何一個老闆都會這麼想:「一定可以安全過關的!」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一生的財運有三個時期,
你希望哪一個階段能夠賺到一生財富的百分之七十?

通靈這麼多年,問事者來問事,十之八九會問自己的事業,
老天爺也因此讓我看到所謂世間人的「財運圖」。

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的財運圖,但不管財運圖如何,也不管是誰,
有一個相當關鍵性的「天機」──在年約39歲的時候,
往往會有一個非常大的「事業關鍵期」!

要怎麼安然度過?
請讓我們一起探討,在哪一個階段賺到一生財富的百分之七十比較好?

財運三部曲
大部分男人來找我問事的時候,不管是大男孩、中年男子,還是老年人,他們總愛問這個問題:「我的事業。」剛開始的時候,我總覺得很心煩:「絕大部分的人都是上班命,有什麼好問的。」後來,換個心態看待這個問題:「儘管問吧!反正『事業』的畫面最好解釋,時間又花最少,我就可以提早休息!」
讀者們應該都知道如何判斷一個人的「事業命」吧!事業命分成四種:創業、合夥、上班、不順。最基本的分辨法是:
如果我調到的畫面裡有「行善」的事實,那麼才會有創業、合夥的事業命;
如果老天爺給的畫面裡有「作惡」的事實,那麼就注定事業不順了;
如果沒有「行善」也沒有「作惡」,利用剔除法,就只剩下上班的事業命了。

財運圖
那一年,有個年約三十多歲的男士問事業,答案超簡單的,只有兩個字:「金融。」
「奇怪?老天爺給的答案只有兩個字──金融,可是我覺得你不像從事金融的人。」他當然不像!滿嘴白中帶紅褐色的牙齒(吃檳榔的緣故),跟那些穿白襯衫打領帶的金融人員八竿子也打不著。
「好準!我真的是從事金融業。」
「哪一種?」什麼?我沒搞錯吧!
「我開當舖,我放高利貸!」喔喔!我又學了一課!
「等一下,老天爺還給了我一張曲線圖,我畫給你看。縱軸代表金額,橫軸代表年紀,縱軸的上面是『正值』,下面是『負值』。這張曲線圖最特別的是,到了四十歲左右,它突然往上衝,衝到某一點,然後又直直往下墜,沒了,換句話說曲線就畫到此結束了。如果依這張圖的橫軸和縱軸顯示,你到了四十歲左右的時候,應該會有一筆很大的收入,大概是幾千萬吧!」
「那很有可能!」
「為什麼?」我問。
「因為那時候我的阿公可能會走掉,我是長孫,應該可以分到一些遺產。」
「我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曲線圖,老天爺說這種圖叫做『財運圖』,它只負責『和事業有關的收入』,而事業的收入有『正成長』、『負成長』還有『持平』的時候。」
這之後,陸陸續續有些人來找我問事就是為了想知道自己的「財運圖」。有一天,一位男士問他的財運圖,我告訴他:
「通常財運圖如果是直線,就代表是領死薪水的『上班族』。直線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而越往高處的金額爬升,就代表隨著年資而加薪(A);若是直線往下降,就有可能是被減薪了(B);如果不是直線,而是帶有點小幅度的高低曲線,就有可能是靠業績、獎金的業務人員(C);如果曲線不再繼續畫下去,就表示可能沒有收入了。
「若是財運圖出現的是高高低低大幅度變化的不規則曲線,那就有可能是自己『創業』或與朋友們『合夥』的事業命,如果曲線往下,往『負值』的金額推進,那就代表不但沒有收入,還倒賠錢了。如果四十歲以前是上班族,四十歲以後才開始創業,那麼此人的財運圖在四十歲以前是直線,四十歲以後就變成是高低起伏的曲線了。
「你的財運圖很奇怪,在三十八歲以前是領死薪水的上班族,可是三十九歲又突然直線往上衝,衝到三十八歲的兩倍金額,問題是,三十九到四十三還是平平的直線,四十三以後又突然降為三十八歲的金額。我不懂的是,接近直線應該就是上班族,可是為什麼39~43會突然變為兩倍的金額?」
「有可能他要當選總統了。」現場有人打趣這麼說。
「中『大家樂』!」另一個人說。
「我知道為什麼。」他回答的好肯定。
「為什麼?」在場所有人都回頭盯著他看。
「因為那時候我可能會被派到大陸上班,到大陸上班的薪水是台灣的兩倍。也許我只去了五年,就被調回台灣。」
「老師,我那個放高利貸的朋友死了!」大概是兩、三年後的事吧,吃檳榔從事金融業那位男士的朋友來找我。
「啊!為什麼?」
「他阿公真的在你說的那段時間過世了,他告訴我們,遺產已經分好了,他大概可以分到三、四千萬,只是還沒有拿到手。有一天,他開車外出,和一輛小發財車發生很輕微的擦撞,他的車子就停靠路旁,頭靠在駕駛盤上面,只不過三、四秒的時間就因為心肌梗塞而斷氣了。」
「喔!我想起來了,他的那張財運圖裡,明明就已經暗示他的死亡劫數,只是當時我是第一次接觸到這種財運的曲線圖,所以還不太會解釋。」

財運三部曲
什麼叫做「財運三部曲」呢?想想看,在現代的社會當中,大部分的人是從幾歲開始工作賺錢呢?我的答案是25歲左右;正常的話,什麼時候的體力不再適合工作呢?70歲!從25~70歲,整整有45個年頭,若是把它分成三階段,那麼每一階段就是15年。從25~40是第一階段;40~55是第二階段;55~70是第三階段。
假設老天爺告訴你:「如果你在這一生中注定能夠賺進一筆數目的金錢,若是其中的百分之七十會集中在某個階段的15年之間,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再分成二筆,各自分配到其他兩階段的15年間,請問,你希望是哪一個階段的15年能夠賺到這筆百分之七十的金錢呢?」
我曾經在監所裡問過在場的受刑人,那場讀書會共有十二名受刑人,其中十一個人選擇第一階段,也就是25~40歲之間,只有一個人選擇第三階段的55~70歲之間。我問他:「為什麼只有你一個人選擇第三階段呢?」「我已經快六十歲了,我希望出獄以後還可以賺到錢。」
另有一次是在台南的座談會上,那場座談會全都是上了年紀的女士,平均年紀應該超過五十歲。我的問題稍稍有了變化,前面的敘述如上面所談的一模一樣,後面是這樣的:「不知道各位的想法如何,因為第二階段是從40~55,若是55歲就呈現半退休的狀態,似乎是太早了些,如果把第二階段再延後五年,也就是說45~60,各位覺得如何呢?我們現在來表決一下,每個人都一定要投票。」現場一樣是有十二個人,其中十一個人舉手投45~60歲,一個人投40~55歲。
經過幾年的現場印證結果,發現一個相當關鍵性的「天機」──
不管男女,在他們年約39歲的時候,往往會有一個非常大的「事業關鍵期」的關卡必須度過。說白一點的就是在三十九歲的時候,如果你是處在創業、合夥的事業命,往往會碰到一連串「天上掉下來的機會」,你認為機不可失,於是縱身一躍,投入所有的積蓄,結果呢?不但一無所獲,還害得你「前功盡棄」,賠了夫人又折兵!也許從此無法再翻身。
所以,我一天到晚警告周遭的人:
「到了38、39、40歲的時候,請你一定要沉得住氣,忍一忍吧!低調度過這個事業的關鍵期吧!完全採取保守的作為,千萬不要有任何的投資。等滿了四十歲再說吧!」
「妳說的到底是農曆還是國曆?」也許有人會不解。
「若是依我的行事風格,我會盡可能地小心,我會從虛歲的38小心到足歲的40為止。反正也不差前後的兩年時間。」
雖然很多人知道這個「理論」,但躲過劫數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為什麼?因為既然在三十八、三十九歲就處在創業、合夥的階段,那就表示當事人是選擇第一階段賺取百分之七十的金錢。既然選擇了第一段,那很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因為剩下的錢實在是不多,日子卻還長的很,老天爺只好安排讓你慢慢地賺。
哪些人逃得過39歲的這個事業劫數呢?就是那些在過去世裡做了相當多善事的人,或是在這一世裡,一邊創業、一邊行善的人。
我碰到過幾個相當奇特的案例,這些人是企業家,在這一世裡做了很多的善事,可是前兩、三年卻諸多不如意,例如身體病痛、莫名的官司、買不到自己喜歡的土地等等。結果呢?一氣之下,整個放下,將事業暫置一旁,遊山玩水去了。沒想到卻因此而躲過「金融海嘯」這個超大劫數。另外有個讀者在屏東種植農產品(《如來世4──因果論二》有關〈職業〉篇裡〈大愛與小愛〉的當事人),在八八水災南台灣受傷慘重的情況下,他居然是同行裡受災最輕微的一位。喔!忘了說明,這幾個人都已早過了39歲的年紀了,但因為他們一直在正確的行善,所以連全球性的金融風暴也沒有造成他們的負擔。
我想,我應該再說清楚一點,免得各位斷章取義,誤會我的意思。以上的幾個特別案例,他們都是在過去世「行大愛」的人,所以這一世才擁有創業的事業命。再加上他們把過去世「行善」的人格特質(習性)又帶到這一世,所以這一世還是一樣不斷地在「行善」(「行善」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大部分),因此,躲過了很多次的事業危機。
選擇第一階段創業的人,往往在四十歲左右,會將資金整個投注在他們的事業上,他們常會認為:「時機正好,怎麼可以輕言退出、放棄?」他們不是不行善,而是認為等到賺到更多錢的時候,就可以拿出更多的錢去行善助人,卻萬萬沒有想到,居然過不了39歲的事業大關卡。
讓我們再回頭想想那十二位中年女士的決定。她們年歲不小,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打滾過,多少對命運、事業、婚姻、家庭、育兒等,有一番深刻的體悟。她們是這麼覺得──
從學校畢業之後,最好先依在學校中所讀的科系,到相關的職場上班,一來學習待人處事,二來將課本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層面。一段時日之後,若是覺得不喜歡或不適應,再換工作。若是有創業的打算,更應該利用這段時間學習有關的專業知識,並學習如何與人相處(既然要當老闆,就得帶領屬下)。最重要的是要儲存創業的資金。舉例說明,若是你想要將來開間咖啡屋,你就可以到咖啡屋上班,一邊學習有關辨識咖啡豆、煮咖啡等的專業知識、技術,一邊看看老闆如何帶領員工。一邊偷偷學習,一邊還有薪水可拿,一舉數得!如果你與老闆、員工相處得很好,說不定哪一天老闆想要退休的時候,你就有資金可以將店面「頂」下來,自己經營咖啡屋。
從另一個層面探討,三十歲左右結婚,夫妻兩人各自在職場上奮鬥,不久之後,兒女陸續報到……。若是這個時候創業,蠟燭兩頭燒,很容易顧此失彼。若是能夠有個幾年的緩衝期,除了前面我們所談到的累積經驗、資金等,做父母的也能夠陪著孩子們一起度過快樂的童年時光(讓孩子們在安全、溫暖的家庭中長大),並且著手訓練孩子們獨立生活。四十歲左右,孩子們也差不多十歲左右了,「離腳手」(台語)也略懂事,父母開始忙於創業,孩子們看得懂、也體會得到父母創業的艱辛,除了自動、自愛,或許還會主動幫忙做些家務事。
但是五十五歲就退休,似乎是太早了些,因為現在的人很講究養生,到了六十歲還是生龍活虎的一個人,再加上年輕人有晚婚的現象,如果能夠等到小朋友上國中之後再創業,也許會更佳。
若是選擇在第一階段創業呢?父母沒有時間好好照顧孩子,孩子們也來不及參與父母的創業辛勞,待孩子們稍懂事的時候,也許正是家裡經濟最好的時候。請問,這種環境之下成長的孩子,與父母的互動會好嗎?會懂得珍惜父母辛勞的成果嗎?年輕的父母忙於創業,沒空照顧孩子,若是他們覺得虧欠孩子,往往還會利用「金錢」彌補孩子,結果呢?變成阻礙孩子的成長。
再想想,二十五歲就創業,創業資金哪來的?父母給的?向親友或銀行貸款來的?如果資金來得太容易,往往就不容易珍惜,也不知道賺錢的辛苦。如果一開始創業就「發」,更慘!年輕人會誤以為創業很簡單,除了不斷地加碼投資,也可能會養成得意忘形、揮霍的壞習性,導致最後留下一堆爛攤子,造成無法收拾的局面。至於他們的孩子?才十多歲的年紀,父母為事業而爭吵、奔波,家裡的經濟、生活都突然變了調,這時候的父母更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長需要,處在這種環境之下的孩子,他們的行為很容易因此而走偏。
若是選擇在第三階段創業,唉!還真的是滿累人的!除了體力不如人外,還不知道自己能夠撐多久、活多久。不過倒也有個好處,往往第三階段才創業的人,可以將事業「傳」給下一代。
所謂的「少年得志」,大概就是第一階段創業的寫照;「大器晚成」就是第三階段的注解!第二階段?就稱它是「中年得志」吧!第一階段:養精蓄銳;第二階段:衝刺;第三階段:守成,這樣不是很美好嗎?
想想看,若是過去世做了很多善事,到了這一世,有沒有人可以擁有「三個階段」的創業命呢?應該會有吧!但是我沒有碰過(若是有這麼好命,大概也就不會來找我了)。有沒有人擁有「兩個階段」的創業命?絕對有的!如果你擁有兩個階段的創業命,請問,你要選擇哪兩個階段呢?「第一+第二」?「第二+第三」?還是「第一+第三」階段?
如果以台灣的企業家為例,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不要太早讓第二代接棒!如果第二代太早少年得志,就很容易栽在39歲的事業大關卡。我以為應該先讓第二代到外面的公司上班學習,接受外人的訓練,培養包容力與領導力。大概40歲左右再回到自家的公司上班,如此才能夠為自家的企業注入新血,知所改進,不再墨守成規。等到四十五歲或以後,再接棒!以這樣的年紀與資歷,公司裡的一些老幹部也比較能夠信服。

沒有創業命
問:我根本就沒有創業命,只有上班的命,又該怎麼解釋呢?
答:一樣的解釋!為什麼?仔細想想,這麼多年上班的日子裡,還真的是有「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之分。若從前總統阿扁的上班史,也許我們可以說,他是屬於「第一+第二」階段的上班命。若是以我個人而言,到目前為止,也許應該就是屬於「第二階段」的上班命。
問:妳說我沒有創業命,可是我已經創業十年了,雖然沒有「大發」,但也還不錯,收入比上班的薪水還要好,這又該怎麼解釋呢?
答:假設你去上班,每個月上班的薪水是5萬;如今你選擇創業,每個月的收入是8萬。
5×12×10=600  這是你上班十年應該得到的薪水
8×12×10=960  這是你創業十年實際得到的收入
960-600=360 這是你「提前」預支的金額
360÷60=6
最後這一行(360÷60=6)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是這樣的:因為你沒有創業命,所以你的「創業」很容易有終止的一天,假設創業十年後,出狀況了,只好關門大吉,問題是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啊,怎麼辦?還想要創業?沒本錢!去上班?談何容易!沒面子!也彎不下腰、放不下身段!薪水又少!在家裡蹲了許久,為了一口飯,最後還是得出來「拼經濟」。蹲了多久?也許一蹲就是六年!因為你已經提前透支六年的薪水了!
問:我創業失敗已經賠錢了,為什麼還讓我在家裡蹲那麼久?
答:你雖然是創業失敗,但在創業的過程中,你實際上是「拿到」了不少錢,只是你不會理財,才會讓錢從你的手中流走。我們只負責計算應該要「給」你多少錢,而不必為你自己想要「花」多少錢而負責。
問:若是我去「作法改運」、「唸經迴向」、「供養師父」、「捐錢蓋廟」、「放生」、「超度」有沒有辦法改善?
答:從「菩薩」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若是這些所謂的宗教儀式「有效」的話,那些菩薩就是專門接受「賄賂」的菩薩,祂們的行為比我們世間人還不如,根本就不值得我們尊敬、崇拜(台灣的選舉,若是賄選,就會被判刑或當選無效)。這也就是我常說的:「只要將台灣這套『迷信』的宗教觀念、儀式『出口』到對岸,一定可以反攻大陸!」可是再仔細想想,對岸西藏的某些宗教儀式不也已經「進口」到台灣了嗎?台灣人有沒有受到影響?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我不是在批評密宗的不是,每一種宗教都有它的好,它的壞。我所要強調的是:不管你是信仰哪一種宗教,請保持「理智」的狀態!千萬不要被「迷信」牽著走!
問:可是有人「作法」之後,他的事業真的就有很大的轉機,由虧轉盈。
答:作法的確是有它的效力,但是你可曾想過那些錢是怎麼來的呢?猜得到嗎?師父只不過是將當事人「以後」的收入往前「預支、挪用」而已。若是真有效的話,師父為自己作法就行了,他就可以有收入為自己蓋廟,不必再那麼辛苦幫別人作法賺錢過日子。
請清楚認知這一點,蓋廟是為了師父與信徒,而不是為了菩薩,菩薩們來去自如,根本就不需要一個豪華、奢侈的「家」或「寶座」。
問:照你這麼解釋,我這種沒有創業命卻又已經創業的人,應該怎麼辦?
答:一般而言,我總是說:「趕快收攤」,但沒有人會相信我的話。截至目前為止,我的紀錄是「不聽我的勸告,損失四億五千萬」而已。這也不能責怪當事人不相信我的話,一來,因為他們不是很了解我的這套因果理論;二來,生意正好,怎麼可能就此收攤;三來,就算生意開始走下坡,任何一個老闆都會這麼想:「一定可以安全過關的!」

More books from New Age

Cover of the book Seed Sounds for Tuning the Chakras by 伶姬
Cover of the book The Secret Doctrine by 伶姬
Cover of the book Qigong Massage for Your Child with Autism by 伶姬
Cover of the book Ouverture vers l'infini by 伶姬
Cover of the book Unbroken Curses by 伶姬
Cover of the book All's Well: Alice's Victory by 伶姬
Cover of the book Al primer vuelo by 伶姬
Cover of the book Mademoiselle of Monte Carlo by 伶姬
Cover of the book It's Not All Love & Light by 伶姬
Cover of the book Big Ban Theory: Elementary Essence Applied to Zinc, Malaysian Airlines, Kevin Love as an Open Door, the Eternal Johnny Winter, and Sunflower Diaries 27th, Volume 30 by 伶姬
Cover of the book Folk-lore of Shakespeare by 伶姬
Cover of the book Unusual Occurrences by 伶姬
Cover of the book Capricorne 2019 by 伶姬
Cover of the book Into the Stillness by 伶姬
Cover of the book Dios by 伶姬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