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一樣絕望,我是你的心理醫師

The Other Side of Silence:A Psychiatrist's Memoir of Depression

Nonfiction, Health & Well Being, Psychology, Self Help, Self Improvement
Cover of the book 我跟你一樣絕望,我是你的心理醫師 by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圓神出版事業機構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ISBN: 3219861372440
Publisher: 圓神出版事業機構 Publication: November 1, 2017
Imprint: 究竟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ISBN: 3219861372440
Publisher: 圓神出版事業機構
Publication: November 1, 2017
Imprint: 究竟出版
Language: Chinese

這是一個克服憂鬱症的故事,也是一個與「失去」和解的故事,兩者密切相關。
我之所以了解這點,不只是出於個人經驗,
也因為我自己就是精神科醫師,專門治療同病相憐的天涯淪落人。
跋山涉水,我終於走出了憂鬱低谷,我知道,其他人也可以辦到。

★讀者、專家一致推崇:「認識憂鬱症和所有精神相關疾病的絕佳讀本!」吳佳璇醫師專業推薦!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國民保健署、牛津大學教授好評!BBC、《泰晤士報》深入訪談報導!

誠摯,生動,精采!每一位為「心理問題」所苦的人,都能從書中找到共鳴。
──基爾大學教授 凱洛琳.喬-葛蘭

嘉絲克醫師對憂鬱症的了解如此深入而豐富,最重要的是,她知道我們都不懂的事。

──牛津大學教授 湯姆.伯恩斯

我的目的不是要寫一個令人抑鬱消沉的故事,而是以過來人的身分,為其他人帶來一些希望。

我想讓他們知道,憂鬱永遠有可能好轉。

這不止是我的故事,更是豐富的學習之旅,我從病患對我透露的經歷中學到了很多。

我的目的是想幫助處境相同的人,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經歷的狀況,更有效地因應重重難關──這些都是走出憂鬱低谷不可或缺的良方。

「憂鬱症」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病症?

身為醫師兼病患,嘉絲克醫師以誠摯的口吻,娓娓道來關於自己和眾多案例的病狀癥候及治癒的感人故事。她更以原創的新觀點,試圖讓讀者更全面、真確地「體會」憂鬱症患者的真正感受。她相信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的傷害可以被有效控制,患者大有機會重拾生活的喜悅。

【各界好評】

精神科醫師如何克服自己的憂鬱症?執業超過四分之一世紀,專精基層精神醫療的作者,真誠剖析職涯發展與疾病交纏的生活。閱讀本書將帶給同受憂鬱之苦的病人,與協助病人走出幽谷的醫師無限啟發。 
──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臺大醫院醫師

嘉絲克以本書證明了,即使一生飽受憂鬱復發所苦,你依然可以有一番成就;即使是最黑暗的時刻,仍有希望的火花。它的坦白與真誠,格外動人。對治療的描述也很公允精確。書中有關她與患者的互動特別實用,對任何醫生來說,肯定都有助益。我特別認同她在書中提出的一項批判:有太多人把疾病毫無起色歸因於人格障礙!那確實是很多精神科醫師常用的說法。
──湯姆.布朗,《英國精神醫學期刊》書評

勇敢、大膽,且深刻動人,但最重要的是,這也是首度同時以醫生、病患、學者的身分,把憂鬱症千絲萬縷的錯縱關係彙整在一起。
──蘇珊.貝利,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

曾經陷入憂鬱,或與憂鬱症親屬共處的人,都很熟悉書中描述的自我懷疑、焦慮不安、逞強面對外界的臉龐,但不見得能像嘉絲克那樣設法達到自我接納的境界。嘉絲克達成了一項罕見的成就:她寫了一本深切自剖、論述嚴謹的憂鬱症著作。
──露薏絲.艾普比,英國心理健康中心前院長

嘉絲克醫師治療病患的臨床經歷,讓她對憂鬱症有了更豐富多元的理解。她在書中以生動的筆觸勾勒這些故事,讓他們躍然紙上,而貫穿本書的是她堅定不移的意念。她無懼人生經歷的重重波濤,娓娓道出重重磨難。這本書雖然和憂鬱症有關,但讀來一點也不沉重,而是叩人心弦、刻畫入微的故事。嘉絲克醫師對憂鬱症的了解是如此深入而豐富,最重要的是,她知道我們都不懂的事。
──湯姆.伯恩斯,牛津大學社會精神醫學榮譽教授

本書對憂鬱症的現實狀況做了動人的描寫,字字扣人心弦,不僅如此,嘉絲克醫生還把個人經驗和專業知識交織成敘事、回憶錄與指南。
──賽門.衛斯理,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長
 

作者  
琳達.嘉絲克(Linda Gask) 

英國國民保健署職業30年的精神科醫師,退休後於大曼徹斯特郡索爾福德市提供心理衛生基層醫療服務。

曼徹斯特大學基層醫療中心精神病學榮譽教授,致力於憂鬱症、焦慮症及其他心理衛生醫療的研究和教育,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顧問。因為本身和至親患憂鬱症、焦慮症,有長年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的親身經驗和觀察研究,讓這本自傳式的案例分享成為相關領域的重要參考書籍。

嘉絲克醫師在英國東海岸的林肯郡成長,父親是英格蘭人,母親是蘇格蘭人。她在愛丁堡接受醫學訓練,在英格蘭北部擔任專科主治醫師數十年,目前與先生和愛貓住在本寧山的石砌屋,但有越來越多時間待在奧克尼島。

她在專業領域備受敬重,寫過數本教科書,在國際上以指導及研究醫病溝通、憂鬱症和其他常見心理疾病著稱。2010年,她因畢生致力於心理健康的教學,獲選為英國皇家全科醫師學會榮譽會員。她協助創立了兩家社會企業並擔任執行長:STORMR® 提供自殺預防培訓;Six Degrees為索爾福德市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嘉絲克醫師從十幾歲開始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她公開自身的故事,試圖洗刷精神疾病所承受的汙名,證明自己身兼「患者」與「專家」的親身經歷,足以質疑社會在心理疾病患者與正常人之間所劃下的僵化分野。

心理相關文章及個人訊息請見:

www.lindagask.com
Twitter @suzypuss

 

譯者
洪慧芳
** **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MBA。目前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譯作包括《他想要月亮》《如果那時候,好好說了「對不起」》《我跟你一樣絕望,我是你的心理醫師》(以上究竟出版)等近八十部。

部落格:cindytranslate.blogspot.tw

目錄

前言    這不只是我的故事,更是豐富的學習之旅
當醫生成了病患
走近自己,走出憂鬱

一    脆弱
憂鬱和不快樂是不同的
為了「現在」,不見得要回顧過往

二    恐懼
恐懼,與無以名狀的焦慮
人生掌控權的內在拉鋸

三    失去
措手不及的人生巨變
如果我們能談談,關於你所失去的
與失去之痛初次交手

四    心上和身上的傷
高敏感人的玻璃心
遭踐踏的自尊
用身體的痛苦紓解內在的痛苦

五    失控人生
考試恐懼症
當恐懼變成事實
偏離正軌,或是必要的轉彎?

六    愛
愛情線索的解讀
愛的冒險與歸途
在新的失去中重新面對創傷與療癒

七    孤獨
一個人的小屋
內心麻木的孤單母親
在親密與孤獨之間

八    信任
信任的安全網
取得信任與交付信任的冒險
「有人在乎我」帶來的力量

九    強迫行為 
上癮的依戀
「愛自己」,終結沉淪的關係

十    庇護
當照護只剩下管束
廢棄病院裡遭遺忘的臉龐

十一**  服藥 **
「我覺得,服藥改變不了任何事……」
跳雙人舞般的談話療程
感覺的微妙轉變──復原的開始

十二    回顧過往
等著乘虛而入的痛苦過往
人總是有辦法達成別的人「期待」

十三    驅除幽靈
「移情」關係
逾越分際帶來的衝擊

十四    溝通
未說出口的話,觸不到的心事
角色扮演練習

十五    哀傷
「接受」需要的時間
哀傷的軌跡

十六    學習活在當下
回到日常
管控思緒的方法

結語    面對它,克服它,滋養心靈以迎向人生挑戰

專有名詞說明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這是一個克服憂鬱症的故事,也是一個與「失去」和解的故事,兩者密切相關。
我之所以了解這點,不只是出於個人經驗,
也因為我自己就是精神科醫師,專門治療同病相憐的天涯淪落人。
跋山涉水,我終於走出了憂鬱低谷,我知道,其他人也可以辦到。

★讀者、專家一致推崇:「認識憂鬱症和所有精神相關疾病的絕佳讀本!」吳佳璇醫師專業推薦!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國民保健署、牛津大學教授好評!BBC、《泰晤士報》深入訪談報導!

誠摯,生動,精采!每一位為「心理問題」所苦的人,都能從書中找到共鳴。
──基爾大學教授 凱洛琳.喬-葛蘭

嘉絲克醫師對憂鬱症的了解如此深入而豐富,最重要的是,她知道我們都不懂的事。

──牛津大學教授 湯姆.伯恩斯

我的目的不是要寫一個令人抑鬱消沉的故事,而是以過來人的身分,為其他人帶來一些希望。

我想讓他們知道,憂鬱永遠有可能好轉。

這不止是我的故事,更是豐富的學習之旅,我從病患對我透露的經歷中學到了很多。

我的目的是想幫助處境相同的人,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經歷的狀況,更有效地因應重重難關──這些都是走出憂鬱低谷不可或缺的良方。

「憂鬱症」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病症?

身為醫師兼病患,嘉絲克醫師以誠摯的口吻,娓娓道來關於自己和眾多案例的病狀癥候及治癒的感人故事。她更以原創的新觀點,試圖讓讀者更全面、真確地「體會」憂鬱症患者的真正感受。她相信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的傷害可以被有效控制,患者大有機會重拾生活的喜悅。

【各界好評】

精神科醫師如何克服自己的憂鬱症?執業超過四分之一世紀,專精基層精神醫療的作者,真誠剖析職涯發展與疾病交纏的生活。閱讀本書將帶給同受憂鬱之苦的病人,與協助病人走出幽谷的醫師無限啟發。 
──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臺大醫院醫師

嘉絲克以本書證明了,即使一生飽受憂鬱復發所苦,你依然可以有一番成就;即使是最黑暗的時刻,仍有希望的火花。它的坦白與真誠,格外動人。對治療的描述也很公允精確。書中有關她與患者的互動特別實用,對任何醫生來說,肯定都有助益。我特別認同她在書中提出的一項批判:有太多人把疾病毫無起色歸因於人格障礙!那確實是很多精神科醫師常用的說法。
──湯姆.布朗,《英國精神醫學期刊》書評

勇敢、大膽,且深刻動人,但最重要的是,這也是首度同時以醫生、病患、學者的身分,把憂鬱症千絲萬縷的錯縱關係彙整在一起。
──蘇珊.貝利,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

曾經陷入憂鬱,或與憂鬱症親屬共處的人,都很熟悉書中描述的自我懷疑、焦慮不安、逞強面對外界的臉龐,但不見得能像嘉絲克那樣設法達到自我接納的境界。嘉絲克達成了一項罕見的成就:她寫了一本深切自剖、論述嚴謹的憂鬱症著作。
──露薏絲.艾普比,英國心理健康中心前院長

嘉絲克醫師治療病患的臨床經歷,讓她對憂鬱症有了更豐富多元的理解。她在書中以生動的筆觸勾勒這些故事,讓他們躍然紙上,而貫穿本書的是她堅定不移的意念。她無懼人生經歷的重重波濤,娓娓道出重重磨難。這本書雖然和憂鬱症有關,但讀來一點也不沉重,而是叩人心弦、刻畫入微的故事。嘉絲克醫師對憂鬱症的了解是如此深入而豐富,最重要的是,她知道我們都不懂的事。
──湯姆.伯恩斯,牛津大學社會精神醫學榮譽教授

本書對憂鬱症的現實狀況做了動人的描寫,字字扣人心弦,不僅如此,嘉絲克醫生還把個人經驗和專業知識交織成敘事、回憶錄與指南。
──賽門.衛斯理,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長
 

作者  
琳達.嘉絲克(Linda Gask) 

英國國民保健署職業30年的精神科醫師,退休後於大曼徹斯特郡索爾福德市提供心理衛生基層醫療服務。

曼徹斯特大學基層醫療中心精神病學榮譽教授,致力於憂鬱症、焦慮症及其他心理衛生醫療的研究和教育,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顧問。因為本身和至親患憂鬱症、焦慮症,有長年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的親身經驗和觀察研究,讓這本自傳式的案例分享成為相關領域的重要參考書籍。

嘉絲克醫師在英國東海岸的林肯郡成長,父親是英格蘭人,母親是蘇格蘭人。她在愛丁堡接受醫學訓練,在英格蘭北部擔任專科主治醫師數十年,目前與先生和愛貓住在本寧山的石砌屋,但有越來越多時間待在奧克尼島。

她在專業領域備受敬重,寫過數本教科書,在國際上以指導及研究醫病溝通、憂鬱症和其他常見心理疾病著稱。2010年,她因畢生致力於心理健康的教學,獲選為英國皇家全科醫師學會榮譽會員。她協助創立了兩家社會企業並擔任執行長:STORMR® 提供自殺預防培訓;Six Degrees為索爾福德市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嘉絲克醫師從十幾歲開始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她公開自身的故事,試圖洗刷精神疾病所承受的汙名,證明自己身兼「患者」與「專家」的親身經歷,足以質疑社會在心理疾病患者與正常人之間所劃下的僵化分野。

心理相關文章及個人訊息請見:

www.lindagask.com
Twitter @suzypuss

 

譯者
洪慧芳
** **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MBA。目前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譯作包括《他想要月亮》《如果那時候,好好說了「對不起」》《我跟你一樣絕望,我是你的心理醫師》(以上究竟出版)等近八十部。

部落格:cindytranslate.blogspot.tw

目錄

前言    這不只是我的故事,更是豐富的學習之旅
當醫生成了病患
走近自己,走出憂鬱

一    脆弱
憂鬱和不快樂是不同的
為了「現在」,不見得要回顧過往

二    恐懼
恐懼,與無以名狀的焦慮
人生掌控權的內在拉鋸

三    失去
措手不及的人生巨變
如果我們能談談,關於你所失去的
與失去之痛初次交手

四    心上和身上的傷
高敏感人的玻璃心
遭踐踏的自尊
用身體的痛苦紓解內在的痛苦

五    失控人生
考試恐懼症
當恐懼變成事實
偏離正軌,或是必要的轉彎?

六    愛
愛情線索的解讀
愛的冒險與歸途
在新的失去中重新面對創傷與療癒

七    孤獨
一個人的小屋
內心麻木的孤單母親
在親密與孤獨之間

八    信任
信任的安全網
取得信任與交付信任的冒險
「有人在乎我」帶來的力量

九    強迫行為 
上癮的依戀
「愛自己」,終結沉淪的關係

十    庇護
當照護只剩下管束
廢棄病院裡遭遺忘的臉龐

十一**  服藥 **
「我覺得,服藥改變不了任何事……」
跳雙人舞般的談話療程
感覺的微妙轉變──復原的開始

十二    回顧過往
等著乘虛而入的痛苦過往
人總是有辦法達成別的人「期待」

十三    驅除幽靈
「移情」關係
逾越分際帶來的衝擊

十四    溝通
未說出口的話,觸不到的心事
角色扮演練習

十五    哀傷
「接受」需要的時間
哀傷的軌跡

十六    學習活在當下
回到日常
管控思緒的方法

結語    面對它,克服它,滋養心靈以迎向人生挑戰

專有名詞說明

 

More books from Self Improvement

Cover of the book Metaprogrammi e Pnl. Meccanismi e Filtri del Linguaggio per Massimizzare la Tua Efficacia nella Comunicazione One-To-One. (Ebook Italiano - Anteprima Gratis) by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Cover of the book Impact Your Destiny by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Cover of the book CONCORSO AVVOCATURA dello STATO by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Cover of the book How to Make It by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Cover of the book Take Charge by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Cover of the book Insanely Gifted by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Cover of the book Liberations from Mental Bondages and Poverty by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Cover of the book Günter, der innere Schweinehund, hat Erfolg by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Cover of the book A Joosr Guide to… Black Box Thinking by Matthew Syed: Why Most People Never Learn from Their Mistakes—But Some Do by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Cover of the book Ambition and Success by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Cover of the book Le chiavi dell'autostima by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Cover of the book Physiological Damage During So Called Anal Sex, Safety and Legal Aspects by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Cover of the book The Art of Significant Public Speaking & Storytelling What I Learned From Zig Ziglar That You Should Know by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Cover of the book Boost Your Confidence by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Cover of the book The Other Side of Fear by 琳達.嘉絲克, Linda Gask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