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十年大變局:野島剛觀察的日中台新框架

Nonfiction, History, Asian, Asia, Social & Cultural Studies, Political Science, Politics, Practical Politics
Cover of the book 台灣十年大變局:野島剛觀察的日中台新框架 by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ISBN: 3179570848762
Publisher: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ublication: February 8, 2017
Imprint: 聯經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ISBN: 3179570848762
Publisher: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ublication: February 8, 2017
Imprint: 聯經出版
Language: Chinese

**台灣總是跳脫我們的預測,讓我們看得頭暈目眩。
這種巨大流動所帶來的爽快感,也正是台灣政治的魅力所在。

2016年樫山純三賞 一般書部門最優秀作品
筑摩書房首刷上市10,000冊
出版後一年內受邀演講超過30場
日本近年最熱門的話題:台灣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經歷2016年的大轉折之後,日本應如何思考日中台新框架?
知名作家野島剛的台灣十年觀察,給新時代讀者的建言**

野島剛於2007年被《朝日新聞》派駐台北,第二年近距離觀察了台灣總統大選,選舉結束後,他和許多台灣人都認為二十年內民進黨無法再起。不料,短短八年之後,台灣人卻做出了完全不同的決定。野島剛認為,就這方面而言,台灣可說是民主化的優等生;所有想要理解兩黨制的人,首先都應該到台灣來觀摩。
如何解釋這樣天翻地覆的快速變動?
野島剛在《台灣十年大變局:野島剛觀察的日中台新框架》一書裡指出,必須從台灣長期歷史的角度切入,才能真正理解台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為什麼台灣社會具有這樣的性格?此外,就這十年的觀察下來,野島剛相信,2016年也正是台灣走向最關鍵轉折的一年。中台過去都抱持著「逐鹿中原」的理想,所以才會有「一個中國」的論述;假使其中一方斷然說「我已經不想追鹿了」,那麼這場遊戲就將告一段落。「不想追鹿」的話語始自李登輝,說「鹿在台灣」的則是陳水扁。儘管馬英九看起來似乎對鹿仍有興趣,不過蔡英文在當選之前,就已經明白表示對鹿毫無興趣了。

「與其觸怒中國,不如跟他們交好比較好。」儘管這種想法或許合理,但它只是一味地要求「認清現實活下去」而已。可是,在思考該如何活著的時候,維持現狀這種話真的能夠感動人嗎?不,它只會讓人搖頭歎氣,但感動卻是「零」。這樣的東西,是打動不了年輕人的。

在《台灣十年大變局》中,野島剛相信「台灣就是台灣」的人們已經凝聚成群,2016年總統大選的結果,正是最有力的證言。毫無疑問,只把台灣當成中國問題的附屬物、或者說日美同盟的附屬品,這種面對台灣的姿態,在現實主義的意味下,已經顯得不夠真實了。他認為日本首先必須摒棄對台灣的「思考停止」;以此為基礎,再認知「台灣就是台灣」,在自己心目中創建起與真實相稱的台灣理解。這是把台灣視為「固有領土」、深信不疑的中國所做不到的事。日本在使用台灣這面「鏡子、重新省察自身時,則理應能從中獲益良多。毫無疑問,這是自日本與台灣首次交會的19世紀至今,台灣人對日本人最深的期許。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台灣總是跳脫我們的預測,讓我們看得頭暈目眩。
這種巨大流動所帶來的爽快感,也正是台灣政治的魅力所在。

2016年樫山純三賞 一般書部門最優秀作品
筑摩書房首刷上市10,000冊
出版後一年內受邀演講超過30場
日本近年最熱門的話題:台灣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經歷2016年的大轉折之後,日本應如何思考日中台新框架?
知名作家野島剛的台灣十年觀察,給新時代讀者的建言**

野島剛於2007年被《朝日新聞》派駐台北,第二年近距離觀察了台灣總統大選,選舉結束後,他和許多台灣人都認為二十年內民進黨無法再起。不料,短短八年之後,台灣人卻做出了完全不同的決定。野島剛認為,就這方面而言,台灣可說是民主化的優等生;所有想要理解兩黨制的人,首先都應該到台灣來觀摩。
如何解釋這樣天翻地覆的快速變動?
野島剛在《台灣十年大變局:野島剛觀察的日中台新框架》一書裡指出,必須從台灣長期歷史的角度切入,才能真正理解台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為什麼台灣社會具有這樣的性格?此外,就這十年的觀察下來,野島剛相信,2016年也正是台灣走向最關鍵轉折的一年。中台過去都抱持著「逐鹿中原」的理想,所以才會有「一個中國」的論述;假使其中一方斷然說「我已經不想追鹿了」,那麼這場遊戲就將告一段落。「不想追鹿」的話語始自李登輝,說「鹿在台灣」的則是陳水扁。儘管馬英九看起來似乎對鹿仍有興趣,不過蔡英文在當選之前,就已經明白表示對鹿毫無興趣了。

「與其觸怒中國,不如跟他們交好比較好。」儘管這種想法或許合理,但它只是一味地要求「認清現實活下去」而已。可是,在思考該如何活著的時候,維持現狀這種話真的能夠感動人嗎?不,它只會讓人搖頭歎氣,但感動卻是「零」。這樣的東西,是打動不了年輕人的。

在《台灣十年大變局》中,野島剛相信「台灣就是台灣」的人們已經凝聚成群,2016年總統大選的結果,正是最有力的證言。毫無疑問,只把台灣當成中國問題的附屬物、或者說日美同盟的附屬品,這種面對台灣的姿態,在現實主義的意味下,已經顯得不夠真實了。他認為日本首先必須摒棄對台灣的「思考停止」;以此為基礎,再認知「台灣就是台灣」,在自己心目中創建起與真實相稱的台灣理解。這是把台灣視為「固有領土」、深信不疑的中國所做不到的事。日本在使用台灣這面「鏡子、重新省察自身時,則理應能從中獲益良多。毫無疑問,這是自日本與台灣首次交會的19世紀至今,台灣人對日本人最深的期許。

More books from Practical Politics

Cover of the book Global Powers of Horror by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Cover of the book National Integration and Local Power in Japan by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Cover of the book Handbook of China’s Governance and Domestic Politics by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Cover of the book Das Projekt Sozialdemokratie by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Cover of the book The Weight of Their Votes by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Cover of the book A Short History of the Irish Revolution, 1912 to 1927 by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Cover of the book Democratic Oak Tree by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Cover of the book Europa ja - aber welches? by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Cover of the book A House Divided by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Cover of the book Sigamos adelante by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Cover of the book Chanakya Neeti by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Cover of the book Czars in the White House by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Cover of the book O Príncipe by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Cover of the book The Clinton Presidency and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by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Cover of the book The Road to Camelot by 野島剛(Nojima Tsuyoshi)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